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二章 第 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试卷更新日期:2021-01-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图中可表示在食物网中,草与食草昆虫关系的是(纵轴为种群个体数,横轴为时间)( )A、 B、 C、 D、2. 水晶球样的生态球(如图)常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有水、2一3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水藻。妙在小鱼、水藻都是活的。下列关于生态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球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水草 B、该生态球与外界隔绝,所以小鱼、水藻一直能繁衍下去 C、该生态球必须放在有光照的地方才能使小鱼、水藻存活 D、该生态球食物链简单,较易遭到破坏3. 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它的叶和根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A、叶小,根系不发达 B、叶大,根系发达 C、叶小,根系发达 D、叶大,根系不发达4. 在武夷山(地处亚热带中部)生长的是常绿阔叶树,在黄山(地处亚热带北部)生长的常绿阔叶树和落叶阔叶树,而在泰山(地处温带)生长的几乎都是落叶阔叶树,这种分布特点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 )A、水分 B、土壤 C、温度 D、空气5. 分布在我国的下列各种植被类型中,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是( )A、热带雨林 B、荒漠 C、草原 D、落叶阔叶林6. 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为此,你认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正确做法是( )。A、严禁采伐森林 B、采伐与更新相结合 C、提倡林区狩猎 D、清除枯枝落叶7. 动物作为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以上三项都正确8.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而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其原因不包括( )A、麻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B、麻雀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麻雀可以捕食农业害虫 D、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9. 下列对生态平衡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随着生产者的数量锐减,消费者也大量死亡 B、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相等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保持恒定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10. 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A、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 B、能量的收支随季节而波动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反复进行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二、填空题
-
11. 环境中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和两类。对于生活在池塘水底同一处的两种水草来说,它们的因素相同,因素不同。12. 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包括因素和因素。火山喷发、、、水旱灾害、雷电、火灾、、滑坡、等自然灾害都属于自然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和越来越强烈。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往往是共同作用的,因素可以导致因素的强化或弱化。13.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和功能能够通过一定的作用而保持相对 。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不同 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能力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的限度。
14. 当今我们生存的地球环境已受到一定程度的 , 如、和遭到污染, 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资源枯竭,的不合理引入,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为了保护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建立了许多区。15. 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一类是 , 如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等;另一类是 , 主要是指人类在活动中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稳定状态造成的破坏.此外,不合理也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必须尊重 , 以维持(避免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三、实验探究题
-
16.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5)、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17. 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实验材料: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请回答:
(1)、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应选择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2)、通过该实验探究能得出“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这个结论吗?(填“能”或“不能”)。(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流动的。(4)、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瓶。四、解答题
-
18.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幅美丽的大草原景象.大庆何尝不曾是这样.但学生调查大庆目前的状况是:①开发石油时,由于没有注意保护植被,导致草原破坏;②土地退化、沙化、盐碱化非常严重;③土壤板结、裸地面积增大…如果你是一个大庆人的后代,请据些提出你的见解(至少写五点)?
19. 阅读有关“三江源地区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生态环境”的资料,并回答问题。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1990年以前,草场丰厚。1994年草场开始退化,但牲畜比前四年还多,它们只能以啃食草根为生。1999年时,草场开始沙化,黄沙飞扬;黄河的河床升高,河水干涸,湖泊消失一半。上世纪70年代,位于青海省境内的玛多县,森林茂密,为当时全国第一首富县,人均100多头牲畜。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人均牲畜只有十几头,成为全国贫困县。那里的老百姓守着三江源头,却没有水喝,只得买水喝,栽种树苗因缺水而造成树苗死亡。由于草场退化,鼠害成灾,每公顷有4000多个鼠穴,鼠穴相连,加剧了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1998年长江发大水,与该地区森林被毁、滥采滥挖、水土流失有密切关系。上世纪末,该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生态承受能力严重超载。
(1)、上述资料中至少涉及到哪几种生态系统的恶化?①;②;③。
(2)、上述资料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3)、要想恢复三江源地区原有的生态环境,你有何建议?(2条)①。
②。
20.据报道,云南省元阳县境内有17万亩梯田,到今年3月份为止,随着小龙虾的入侵,蛀空了3万亩梯田,水田濒临干涸。如图是元阳县境内某梯田中的部分食物网。
(1)、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雨生红球藻属于。(3)、小龙虾的入侵不但会蛀空梯田,还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明显减弱,稳定性降低,最终导致生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