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试卷更新日期:2021-01-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A、 B、 C、 D、2. 京沪高铁的时速达350km/h,当两列“和谐号”动车相对驶过时,按铁路部门的规定,它们必须减速,否则车窗玻璃可能会损坏。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现象,( )A、碎玻璃将会飞向车内 B、碎玻璃将会飞向车外 C、碎玻璃沿竖直方向下落 D、碎玻璃将会飞向车顶3. 如图所示,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大注射器向两只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两船将( )A、静止不动 B、向两侧分开 C、向同侧偏移 D、向中间靠拢4. 下列有关飞机升力产生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的升力如同气球在空气中受到向上的力,是空气对它的浮力 B、是因为机翼上下方气流速度不同,使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 C、是因为飞机高速运动产生的,任何一个物体,只要在空气中高速运动都会获得这样的升力 D、是由于发动机的动力产生的5. 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水流动过程中,A、B、C三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A、A处最小 B、B处最小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6. 杜甫有诗云“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风“卷”走屋顶茅草的原因是流过屋顶外侧的空气( )A、流速大,压强大 B、流速大,压强小 C、流速小,压强小 D、流速小,压强大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B、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在拉萨做米饭要用高压锅才能煮熟,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 D、飞机获得升力的原因是流体的速度越快,压强越大8. 如图所示,草原犬鼠的洞穴有两个洞口,A口在平地上,B口在凸起的小土包上。当微风从左向右掠过地面的时候,就会有气流在洞穴内流动,让闷热的洞穴变成凉爽的“空调房”。洞穴内能形成气流,是因为B口上方比A口上方( )A、风速大,气压大 B、风速大,气压小 C、风速小,气压大 D、风速小,气压小9. 如图所示,电影《中国机长》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的真实事件改编。影片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突然爆裂并脱落,导致副驾驶整个上半身被“吸”出舱外。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A、舱内温度低于舱外温度 B、舱内温度高于舱外温度 C、舱内气压大于舱外气压 D、舱内气压小于舱外气压10. 中国南极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泰山站采用轻质材料装配而成,为避免被南极强横风吹得移位,其独特的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了作用。泰山站的悬空形状接近于( )A、 B、 C、 D、11. 如图所示,家用吊扇对悬挂点有拉力作用,正常转动时吊扇对悬挂点的拉力与它不转动时相比(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12. 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发现车内有人吸烟时,把窗玻璃降下一点,烟就“嗖嗖”被“吸”到窗外,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A、二力平衡 B、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大气压的存在 D、连通器原理
二、填空题
-
13. 旅游景区的“热气球”升空是利用了空气产生的;民航客机起飞,是利用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而产生的。(两空均选填“升力”或“浮力”)14. 如图所示,是河水中的漩涡,漩涡边沿水的流速相对中心处的流速较 , 压强较 , 从而形成压力差,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温馨提示:严禁学生私自下河游泳)15.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所述清风能翻书,是风使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书本上表面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16. 如图所示,三枚大头针插在水平台上,上放一枚硬币,紧贴硬币上表面使劲吹气,发现硬币被抛起来了。这是因为流体的压强与有关,吹气使硬币上方空气的压强(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7. 如图甲所示,将一个硬质塑料瓶装满水,把乒乓球放在瓶口处按住并倒置,松开手后,乒乓球在的作用下不会下落;如图乙所示,去掉瓶底,把乒乓球放入瓶内,若从瓶口处用力向上吹气,由于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 所以乒乓球不会上升。18. 一个成年人的掌心的面积约为l.ldm2 , 大气压强约为l.0×105Pa,则手掌掌心上所受 大气压力约为N。高铁车站等车时,乘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是因为高铁列车行驶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 , 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发生事故。
三、解答题
-
19. 如图取一根吸管,在离吸管末端三分之一处,剪一水平切口 ,从切口处折弯吸管,把吸管放进水中,让切口离水面约 ,用力吹气,如图所示,你可以看到什么现象?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个现象,生活中有什么运用?
四、实验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