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年高考生物优质试题汇编专题08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试卷更新日期:2021-01-15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 B、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 C、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均能够自由组合2. 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和 的基因型不同 C、若 与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5/51 D、若 和 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3. 有一观赏鱼品系体色为桔红带黑斑,野生型为橄榄绿带黄斑,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养殖者在繁殖桔红带黑斑品系时发现,后代中2/3为桔红带黑斑,1/3为野生型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桔红带黑斑品系的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品系为杂合子 B、突变形成的桔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 C、自然繁育条件下,桔红带黑斑性状容易被淘汰 D、通过多次回交,可获得性状不再分离的桔红带黑斑品系4. 某植物的野生型(AABBcc)有成分R,通过诱变等技术获得3个无成分R的稳定遗传突变体(甲、乙和丙)。突变体之间相互杂交,F1均无成分R。然后选其中一组杂交的F1(AaBbCc)作为亲本,分别与3个突变体进行杂交,结果见下表:杂交编号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株数)
Ⅰ
F1×甲
有(199),无(602)
Ⅱ
F1×乙
有(101),无(699)
Ⅲ
F1×丙
无(795)
注:“有”表示有成分R,“无”表示无成分R
用杂交Ⅰ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与杂交Ⅱ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杂交,理论上其后代中有成分R植株所占比例为( )
A、21/32 B、9/16 C、3/8 D、3/45. 若某哺乳动物毛发颜色由基因De(褐色)、Df(灰色)、d(白色)控制,其中De和Df分别对d完全显性。毛发形状由基因H(卷毛)、h(直毛)控制。控制两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的雌雄个体交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De对D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6种表现型 B、若De对Df共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12种表现型 C、若De对Df不完全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9种表现型 D、若De对Df完全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8种表现型6. 如图是雄性哺乳动物体内处于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 B、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C、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只产生2种基因型的精子 D、A,a和D,d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7. 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选择红花植株(RR)与白花植株(r)进行杂交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的表现型不能反映它的基因型 B、F2中粉红色花所占比例的理论值为1/3 C、基因R对基因r为完全显性 D、金鱼草花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8. 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9. 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A、250、500、0 B、250、500、250 C、500、250、0 D、750、250、010. 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11. 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雌蜂是 AADD, AADd, AaDD, AaDd;雄蜂是 AD, Ad, aD, a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 )A、AADd 和 ad B、AaDd 和 Ad C、AaDd 和 AD D、Aadd 和 AD12.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13. 一对A血型和B血型的夫妇,生了AB血型的孩子。AB血型的这种显性类型属于( )A、完全显性 B、不完全显性 C、共显性 D、性状分离14.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 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5. 某种植物的叶形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F1均为宽叶,F1自交,F2中宽叶:窄叶=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自交,F2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基因重组 B、F2中宽叶植株随机交配,子代窄叶植株占1/6 C、F2中宽叶植株进行自交,子代窄叶植株占1/9 D、F1连续多代自交,宽叶植株的比例逐代下降16. 等位基因A、a为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相互交配,所获得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下列解释中最可能的是( )A、基因A对a为不完全显性 B、环境因素影响了表现型 C、种群中存在杂合致死现象 D、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能受精17. 植物A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为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饱满对皱缩为显性,现有黄色饱满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一隐性纯合子杂交,得到如下表的后代。根据这一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表现型
黄色饱满
黄色皱缩
白色饱满
白色皱缩
数目
145
341
350
151
A、A、B基因连锁,两者遵循基因的完全连锁 B、A、b基因连锁,两者遵循基因的完全连锁 C、a、b基因连锁,两者遵循基因的不完全连锁 D、a、B基因连锁,两者遵循基因的不完全连锁18. 小鼠的毛色由复等位棊因A(黄色)、a1(灰色)、a2(黑色)控制。已知该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A对a1、a2为显性,a1对a2为显性。若一只黄色雄鼠与一只黑色雌鼠交配,其子代的表现型可能( )A、只有灰色 B、只有黑色 C、只有黄色 D、只有黑色和灰色19. 通过下列杂交组合,可确定性状显隐性的组合是( )组合
杂交亲本
杂交子代
①
长翅雄×长翅雌
长翅雌∶长翅雄=1∶1
②
红眼雄×白眼雌
红眼雌∶白眼雄=1∶1
③
灰身雄×灰身雌
灰身雄∶灰身雌∶黑身雄∶黑身雌=3∶3∶1∶1
④
黑檀体雄×灰檀体雌
黑檀体雄∶黑檀体雌∶灰檀体雄∶灰檀体雌=1∶1∶1∶1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0.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用两种纯合玉米杂交得F1 , F1自交得到F2 , 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花高茎∶紫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27∶9∶2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紫花和白花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F2中的所有白色植株随机受粉,得到的F3中紫花植株占8/49 C、F2中紫花高茎个体的基因型有9种 D、亲本性状的表现型不可能是白花高茎和白花矮茎21. 育种专家为获得基因型为AA的高产小麦品种,以基因型为Aa的小麦为亲本,通过逐代自交,且逐代淘汰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方法进行育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育种专家逐代淘汰基因型为aa的个体属于自然选择的过程 B、基因型为Aa的小麦自交后代中出现基因型为aa的个体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C、该育种过程中若不发生突变,则该种群不会发生进化 D、该育种过程所得F2中,经筛选后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522. 白花三叶草有两个品种:叶片内含较高水平氰(HCN)的品种和不含氰的品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两个不含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含有较高水平氰,F1自交获得F2 , 则( )A、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和ddHH(或ddHh) B、氰产生后主要储存在叶肉细胞溶酶体中 C、向F2不含氰品种的叶片提取液中加入含氰葡萄糖苷,约有3/7类型能产生氰 D、F2中高含氰品种∶不含氰品种=15∶123. 已知人的ABO血型,由三个基因即ⅠA、ⅠB和i控制。一对夫妇血型分别为A型和B型,生了一个O血型的儿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儿子O血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IA对i为完全显性,IB对i为完全显性 C、ⅠA、ⅠB和i基因分别决定红细胞表面的A抗原、B抗原和O抗原 D、若该儿子与A血型的女性结婚,生一个O型女儿的可能性为1/824. 某二倍体植物,其叶片细胞中存在X蛋白时叶缘表现为非锯齿状,反之表现为锯齿状。X蛋白的合成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T和t)控制。现将两锯齿状亲本植株杂交得F1 , F1自交获得F2 , F2中锯齿状植株与非锯齿状植株的比例是1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TT、aatt或aaTT、AAtt B、推断基因A的存在可抑制基因T的表达 C、杂交获得的F1和F2群体中,T的基因频率相同均为1/2 D、叶缘锯齿状植株中不可能同时存在A和T基因的mRNA25.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二、综合题
-
26. 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27. 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回答下列问题:(1)、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已知普通小麦是杂种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条染色体。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是(答出2点即可)。(2)、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可采用的方法有(答出1点即可)。(3)、现有甲、乙两个普通小麦品种(纯合体),甲的表现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现型是易感病抗倒伏。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28. 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3个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D/d表示,且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4种植株:板叶紫叶抗病(甲)、板叶绿叶抗病(乙)、花叶绿叶感病(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甲和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8种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可知这3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2)、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和。(3)、若丙和丁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为。(4)、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与乙进行杂交,统计子代个体性状。若发现叶形的分离比为3∶1、叶色的分离比为1∶1、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1∶1,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29. 基因控制豌豆花色形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1)、用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答出2点即可)。(2)、图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 ,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紫色物质产生后,储存在花瓣细胞的(填细胞器)中。(3)、某科研小组用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豌豆植株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 , F1自交得到F2。
①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若F2中紫花:白花= , 则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若F2中紫花:白花= . 则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假设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用一株白花植株(甲)与F1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花:白花的分离比为3:5,则植株(甲)可能的基因型是。
30. 玉米果穗有秃尖现象,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减产。为揭示秃尖现象的遗传规律,育种工作者将纯合秃尖和纯合不秃尖两个品系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秃尖,将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秃尖为228株,不秃尖为17株;用F1与不秃尖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中,不秃尖为49株,秃尖为15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的秃尖和不秃尖性状(填“属于”或“不属于”)相对性状,判断理由是。(2)、根据上述现象推断显性性状是 , 判断依据是。(3)、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数据可以推测,玉米秃尖与不秃尖的性状至少由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定律。F2中秃尖植株的基因型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