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1-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选出每组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   )
    A、/拾  热/热  锐不可/家作主 B、灭/陌  懊/教  弃陋习/息敛声 C、/首  见/嘴  苛杂税/刻精美 D、/露  发/缩  精竭虑/肆无忌
  • 2. 选出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奥秘  燥热  高瞻远瞩  两全其美 B、仲裁  锃亮  诚慌诚恐  为富不仁 C、震憾  坐落  气宇轩昂  无所事事 D、甲胄  祖藉  粗制滥造  惟妙惟肖
  • 3.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

    图像、视频和网络尽管扩大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纸质书阅读。比起图像、视频和网络等接受方式,读纸质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                      也有不同媒介的运用所造成的效应问题。

    ①总有些怪怪的,不能进入状态

    ②拿着手机或阅读器诵读“目尽青天怀今古”

    ③是图像、视频所没有的

    ④这不全是习惯的问题

    ⑤甚至是网上阅读也无法获得的

    A、③②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③⑤②①④ D、⑤②①④③

二、句子默写

  • 4. 古诗文默写
    (1)、《三峡》中用“。”正面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
    (2)、《钱塘湖春行》中表现西湖美不胜收,诗人流连忘返的诗句是:“。”
    (3)、《使至塞上》以景物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
    (4)、 , 志在千里。
    (5)、 , 松柏有本性。

三、名著阅读

  • 5. 经典阅读

    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到了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的到来的时候,他正伏案在看电报。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文中的“他”是 , “我”是
    (2)、简述“他”在作者眼中具有怎样的特点。

四、综合性学习

  • 6. 综合学习

           我校八年级拟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语文实践活动。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5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

    (1)、结合材料一,为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
    (2)、材料二: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

    弘扬书法艺术,

    (3)、材料三:阅读下列诗句或对联,判断它们所描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是什么。

    ①双手剪出龙飞凤,一贴更见日月明。(       )

    ②围设青绫好隐身,象声一一妙于真。(       )

    ③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④黑白纵横风光无限,生死决荡境界不凡。(       )

    (4)、材料四:小明在活动中有个发言,想请老师帮他修改发言稿。给老师发了一条微信,其中的一些措辞使用不当,请找出任意三处并加以修改。

    高老师,您好,我是您的高足小明。我写了一篇“棋如人生”的发言稿,期待您的指教,不知是否方便告知府上的具体位置,以便我亲临贵府,当面垂询?如有不便,可否将大作发至您的邮箱,请您斧正?多有打扰,万望见谅。

    ①将改为 ② 将改为③将改为 

五、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②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③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④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

    ⑤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⑥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地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⑦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节选自老舍《我的母亲》

    (1)、简要概括第5、6段记叙了母亲哪些事。每件事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母亲”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3)、第六段画线句子写母亲两次流泪,结合上下文,体会母亲的思想情感。
    (4)、简要赏析下面两句。

    ①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②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满架秋风扁豆花

    丁立梅

    记不清是从哪天起,我回家,都要从一架扁豆花下过

    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到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诗意地搭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

    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舞蹁跹,欢天喜地

    花落,结荚,扁豆成形。四岁的侄儿,说出的话最是生动,他说那是绿月亮。看着,还真像,是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我走过时,稍稍抬一抬手,就会够着路旁的那些绿月亮。想着若把它切碎了,清炒一下,和着大米饭蒸,清香会浸到每粒大米的骨头里——这是我小时候的记忆。乡村人家不把它当稀奇,煮饭时,想起扁豆来,跑出屋子,在屋前的草垛旁,或是院墙边,随便捋上一把,洗净,搁饭锅里蒸着。饭熟,扁豆也熟了。用大碗装了,放点盐,放点味精,再拌点蒜泥,滴两滴香油,那味道,只一个字,香。打嘴也不丢。

    这里的扁豆,却无人采摘,一任它挂着。扁豆的主人大概是把它当风景看的。于扁豆,是福了,它可以不受打扰地自然生长,花开花落。

    也终于见到扁豆的主人,一位整洁干练的老妇人。下午四点钟左右的光景,太阳跑到楼那边去了,她家小院前,留一片阴。扁豆花却明媚着,天空也明媚着。她坐在院前的扁豆花旁,膝上摊一本书,她用手指点着书,一行一行地读,朗朗有声。我看一眼扁豆花,看一眼她,觉得他们是浑然一体的。

    此后常见到老妇人,都是那个姿势,在扁豆花旁认真地读书。视力不好了,她读得极慢。人生至此,终于可以停泊在一架扁豆花旁,与时光握手言欢,从容地过了。暗暗想,真人总是不露相的,这老妇人,说不定也是一个高人呢。像郑板桥,曾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居住在大悲庵里,春吃瓢儿菜,秋吃扁豆。人见着,不过一乡间普通农人,谁知他满腹诗才?秋风渐凉,他在他居住的厢房门板上,刻了一副对联“一帘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几百年过去了,当年的大悲庵,早已化作尘土。但他那句“满架秋风扁豆花”,却与扁豆同在,一代又一代,不知被多少人在秋风中念起。

    大自然的美,是永恒的。

    清代学者查学礼也写过扁豆花:“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人生秋至,不打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生命不息。

    (1)、本文体裁是 , 线索是 , 第一段和第三段画线句子分别运用的表达方式。
    (2)、作者笔下的扁豆花有哪些特点。
    (3)、“我看一眼扁豆花,看一眼她,觉得他们是浑然一体的”,为什么?
    (4)、文章提及郑板桥的对联“一帘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发挥了什么作用?

六、对比阅读

  • 9.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相关习题。

    (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晓雾将 ②夕日欲  沉鳞竞跃  ④未复有能其奇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相与步于中庭。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
    (4)、分别阐述两篇短文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七、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相关习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2)、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又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情的?

八、作文

  • 11. (1)      ▲           , 让我铭记在心

    补全题目,然后作文。6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12.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木板问钉子:“你总是被铁锤敲打,却从不抱怨,这是为什么呢?”

    钉子笑笑说:“我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全靠铁锤的敲打。”

    这材料给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