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八校2021届高三生物摸底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1-13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细胞及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核酸的参与,核酸的合成过程也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B、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 C、卵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效率比白细胞的运输效率高 D、虽然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但它们的通透性是不同的
  •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需现配现用,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 3. 生物实验中常用水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水解处理后需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 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用清水引流后能观察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 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D、“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把哺乳动物的新鲜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
  • 4. 下列概念中哪项可用如图模型来表示 (   )

    A、1表示还原糖,2~4分别表示葡萄糖、果糖、蔗糖 B、1表示双层膜的细胞结构,2~4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膜 C、1表示具有色素的细胞器,2~4分别表示叶绿体、液泡、中心体 D、1表示固醇,2~4分别表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 5.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甲的数量较多 B、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有关 C、丙合成的物质能被苏丹III染成橘黄色 D、酵母菌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 6.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 7. 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到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结果

    NaCl

    茉莉酸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 , 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 8. 某小组为了解某种加酶洗衣粉对蛋白质的水解作用,将相同大小的蛋白块置于等量相同适宜浓度的洗衣粉溶液中,蛋白块消失所需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洗衣粉水解脂肪的最适温度也是45℃ B、B和C两点催化效率相同的原因是酶的空间结构相同 C、若改变洗衣粉溶液的pH,则A点会向左或向右移动 D、若减小洗衣粉的浓度,A,B,C点均向上移动
  • 9.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他影响因素保持恒定且适宜时,如图所示曲线最有可能用来表示(   )

    A、CO2跨膜运输速率随膜两侧CO2浓度差的变化 B、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 C、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 D、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变化
  • 10. 如图(1)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2)表示图(1)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 10mmolL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 min内可被完全分解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一定低于曲线②和③ 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高于曲线②和③
  • 11.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 12. 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Ⅰ阶段生成ATP和NADpH所需要的能量可以是光能,也可以是化学能 B、Ⅰ阶段中生成的NADpH将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 C、如该植物是水稻,根部在水淹较长时间后,其④过程的产物是酒精和CO2 D、③④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 13. 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 B、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 C、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 14.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 B、老年人头发变白的原因是体内缺失酪氨酸酶 C、衰老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 D、细胞有丝分裂使细胞中的所有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 15.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内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NA数目加倍发生在A中的2时期 B、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3→2→1→E→F→G→H C、在H时期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出现C过程 D、细胞周期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G时期
  • 16. 玉米是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在玉米育种中和栽培中作了大量的研究。如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繁殖原理上分析,A→D属于无性生殖 B、植株D和G中的染色体组数不同 C、E→G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D、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一般不用于大田生产
  • 17.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d阶段用X射线照射可诱发基因突变,c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图2中的温度在b时酶分子结构没有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变化的原因是不同的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
  • 18.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
    A、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C、艾弗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 D、克里克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 19. 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 20. 下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赤道板存在于上一时期的细胞中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果蝇卵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中不会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 21. 下图是某个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高等动物的一个器官中的细胞分裂图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该个体的睾丸中可同时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的分裂相 B、正常情况下,乙细胞分裂所得2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BBDD和aabbDD或AAbbDD和aaBBDD C、丙细胞的子细胞名称是精细胞,丙细胞中3上的A与4上的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在甲与丙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为6和0;甲、乙、丙三细胞分别位于图丁中⑥②③段
  • 22. 如图是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 23. 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为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也就是说,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 , F1自交得F2 , 则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现型比例为(   )
    A、3种、3∶1 B、3种、1∶2∶1 C、9种、9∶3∶3∶1 D、9种、1∶4∶6∶4∶1
  • 24. 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共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m个 B、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A占全部碱基的34%,则碱基G占16% C、含有a个碱基、b个腺嘌呤的双链DNA分子中,共含有a-b个氢键 D、一个大肠杆菌拟核中的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 25. 据报道,墨西哥男孩Luis Mannel在10个月大的时候,体重达到60斤,相当于一名9岁男孩的体重,医生对他进行检查,认为他可能患有Prader-Willi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该病是由于15号染色体微缺失引起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此病的变异类型同猫叫综合征一样 B、此病的致病基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C、医生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对此病进行初步诊断 D、此病可能是由于母方或父方的第15号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引起的
  • 26. 如图所示为某生物核基因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内,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若合成一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水分子,则该条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氧原子 C、RNA与DNA的杂交区域中既有A—T又有 U—A之间的配对 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 27.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其DNA分子是一个有部分单链区的环状双链DNA。如图所示为乙肝病毒在肝脏细胞中的增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引起乙肝病毒的变异 B、②过程在生物学上叫转录,需要RNA聚合酶 C、③过程在生物学上叫翻译,需要氨基酸为原料 D、④过程与①过程相比,所需模板和原料都不同
  • 28.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 29. 作物育种是生物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方法手段也日益先进和多样化。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现在要将它转变为基因型为①AABB ②aB ③AaBBC ④AAaaBBBB的生物,可以采取的相关技术及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诱变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 D、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
  • 30. 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论大小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围 B、②表示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C、③表示自然选择学说,其中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④表示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 31. 如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e为细胞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c是细胞膜,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都不能进入细胞 C、图中ace均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 D、在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中一定都含有g和h
  • 32.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C、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l0℃时的2倍
  • 33. 下图是分别以紫色洋葱的鳞片叶、根尖细胞和正常叶为材料进行实验得到的现象或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细胞正处于图1所示状态,则B处溶液浓度可能小于A处 B、图2中,与C相比,D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若秋天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可能只分离到色素带1和2 D、能发生图1生理现象的洋葱细胞一般也能发生图2所示现象
  • 34. 将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将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的继续培养。下列关于细胞内染色体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二次分裂结束只有一半的细胞具有放射性 B、第二次分裂结束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可能有4个 C、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D、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 35.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是一种抑癌基因,杂合子(Rr)仍具有抑癌功能。杂合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旦体细胞的杂合性丢失,形成纯合子(rr)或半合子(r),就会失去抑癌的功能而导致恶性转化。下图为视网膜母细胞增殖过程中杂合性丢失的可能机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1是由减数分裂导致含R的染色体移到另一个细胞中所形成的半合子(r) B、2可能是由分裂时染色体分离不正常而导致纯合子(rr)的产生 C、1、2、3、4的变异都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出来 D、1、2、3、4的变异有的对身体有利,有的对身体不利
  • 36. 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节瓜的性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实验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占1/9 C、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或AaBB D、实验一中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
  • 37. 为确定控制果蝇翅形和眼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某实验小组利用卷翅红眼和直翅紫眼两个纯合品系进行了以下实验,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亲本组合

    F1表现型

    (F1雌雄相互交配)F2表现型及数量

    卷翅红眼雄蝇×直翅紫眼雌蝇

    卷翅红眼雌蝇、卷翅紫眼雄蝇

    卷翅红眼

    卷翅紫眼

    直翅红眼

    直翅紫眼

    304只

    296只

    97只

    103只

    A、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为显性 B、由实验结果可排除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的可能 C、F2中直翅紫眼均为雄性 D、F2中卷翅红眼中雌性:雄性=1:1
  • 38. 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条1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1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 B、该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含2个A基因的细胞应为减Ⅱ后期 C、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基因型为AAa代的概率为5/18 D、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1/4
  • 39. 下图表示某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其中X表示一种酶,核糖体a、b、c合成的多肽链甲的序列完全相同,核糖体d、e、f合成的多肽链乙的序列完全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合成酶X时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与运输 B、核糖体a和d在不同的位置结合到该mRNA上 C、核糖体a、b和c共同参与合成一条多肽链甲 D、核糖体a和d在mRNA上移动的方向不同
  • 40.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如表为2005-2008年,该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

    0.074

    0.12

    0.14

    0.19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2.66

    6.11

    10.9

    25.5

    A、抗生素的使用诱导细菌产生了可遗传的耐药性变异 B、已经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种群属于一个新的物种 C、为避免“超级细菌”的产生,应禁止使用抗生素 D、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强属于共同进化

二、实验题

  • 41. 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填序号)。

    ①试管    ②滴管    ③量筒    ④酒精灯    ⑤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 , 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温育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三、综合题

  • 42. 叶绿体中催化CO2固定的酶R由叶绿体DNA编码的大亚基和细胞核DNA编码的小亚基共同组装而成,其合成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酶R时,细胞核DNA编码小亚基的遗传信息到RNA上,RNA进入细胞质基质后指导多肽链合成;在叶绿体中,参与大亚基肽链合成的RNA中,种类最多的是
    (2)、进行光合作用时,组装完成的酶R需ATP参与激活,光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是在上(填场所)完成的。活化的酶R催化CO2固定产生C3化合物(C3-Ⅰ),C3-I还原为三碳糖(C3-Ⅱ),这一步骤需要作为还原剂。在叶绿体中C3-Ⅱ除了进一步合成淀粉外,还必须合成化合物X以维持卡尔文循环,X为
    (3)、作为光合作用的重要成分,X在叶绿体中的浓度受多种因素调控,下列环境条件和物质代谢过程,与X浓度相关的有(填序号)。

    ①外界环境的CO2浓度

    ②叶绿体接受的光照强度

    ③受磷酸根离子浓度调节的C3-Ⅱ输出速度

    ④酶R催化X与O2结合产生C2化合物的强度

    (4)、光合作用旺盛时,很多植物合成的糖类通常会以淀粉的形式临时储存在叶绿体中,假如以大量可溶性糖的形式存在,则可能导致叶绿体
  • 43. 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一

    甲×乙

    全为灰鼠

    9灰鼠∶3黑鼠∶4白鼠

    实验二

    乙×丙

    全为黑鼠

    3黑鼠∶1白鼠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

    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三

    丁×纯合黑鼠

    1黄鼠∶1灰鼠

    F1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

    F1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

  • 44. 现有味甘汁多、消暑解渴、稳定遗传的绿皮(G)、红瓤(R)、小籽(e)西瓜品种甲与白皮(g)、黄瓤(r)、大籽(E)西瓜品种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请根据如图所示西瓜育种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过程所用的试剂为 , 得到的四倍体与乙杂交,其四倍体母本上所结西瓜的果皮基因型为 , 其种皮的染色体组数 , 通过②途径培育无籽西瓜的方法叫做
    (2)、通过③途径培育无籽西瓜时所用的试剂为。方法产生的无籽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填②或③)
    (3)、过程⑤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 图中F1可以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F1逐代自交产生Fn的过程中,若不经过筛选淘汰,则该种群是否发生进化 , 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