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20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试卷更新日期:2021-01-08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英国煤炭的开采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陡然增至1861年的57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应用 C、发电机的发明 D、汽车的发明
  • 2. “上青天(上海,青岛,天津)曾经代表中国棉纺织业的辉煌,英国的工业革命也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第一台真正意义的机器是(    )
    A、飞梭 B、珍妮机 C、蒸汽机 D、水力织布机
  • 3. 将人类从手工工场推进到“蒸汽时代”,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A、富尔顿 B、瓦特 C、爱迪生 D、斯蒂芬森
  • 4. “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 5. 以下对工业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化使人口迅速增长而且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②工业化导致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③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工业化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贫富分化加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来自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促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直接因素是(    )
    A、开辟新航路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C、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D、殖民扩张与掠夺
  • 7.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1819年一位去世伟人讣告中的赞词,赞词中的这位伟人是(    )
    A、瓦特 B、爱迪生 C、牛顿 D、卡尔·本茨
  • 8. 1832年3月霍乱遍及英国;1848—1849年,霍乱在英国再次兴起……斯诺博士的理论和实验使人们初步了解了霍乱的根源,这就是水的污染。而在19世纪的英国,水体污染则是十分严重和普遍的现象。自工业革命爆发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每天排出的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了许多河流,其中,首先当推泰晤士河……1863年,一家报纸报道,有个贫穷的鞋匠,“因直接由于不洁空气所造成的疾病而失去两个孩子”。在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由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此则材料反映了(    )
    A、工业化使国家教育水平提高 B、工业化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C、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D、工业化导致贫富分化加剧
  • 9. 造成如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来人口增多 B、就业机会的增加 C、工厂规模扩大 D、工业革命的影响
  • 10. 现在我们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都是“瓦”,这是为了纪念使人类社会步人“蒸汽时代”的英国著名机械师(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富尔顿 D、斯蒂芬森
  • 11. 1770—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日平均生产率约提高了20倍,棉纺工人的生产率高于手纺工人的266倍。这说明了工业革命的哪一重要影响(    )
    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调动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C、现代大工厂制度的出现 D、引起了人类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 12. 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上半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大机器生产取代,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钢铁时化 D、信息时代
  • 13. 18世纪,英国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过程被划分为一系列的简单操作,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材料反映了(   )
    A、机器生产使工人阶级遭受到更残酷的压迫 B、手工工场的技术积累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 C、英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D、机器生产方式取代了手工工场生产方式
  • 14. 如图中英国人口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 B、妇女彻底摆脱家庭的束缚 C、贫富分化的不断加剧 D、大众教育的迅速推广
  • 15. 如图所示发明被视为工业革命兴起的标志,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它(   )

    A、提高了织布速度 B、提高了生产效率 C、采用了机器动力 D、扩大了市场需求
  • 16. 英国历史学家在《技术工人》一书中写道:“工业革命时期的英闰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这里“内战”的双方应该是(   )
    A、议会军与国王军队 B、城市与乡村 C、英国与殖民地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 17.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体现的主题是(   )

    A、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B、工业化国家的新变化 C、环境恶化资源枯竭 D、交通技术的革新
  • 18. 有人说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主要指工业革命的实质是(    )
    A、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改革 B、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D、工业生产代替农业生产的重大变革
  • 19. 某学者认为,近代西欧如果没有横跨大陆的铁路和电报,没有往返于大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没有能割除大草原草皮的农业机械,没有征服诸土著民族的连发枪,殖民地的荒野原是不可能被征服的。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近代西欧扩张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产阶级革命的扩展 C、新航路的开辟 D、殖民军事力量的落后
  • 20. 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是头脚倒立、逆向发展的。是先器物、再制度、后思想。而英、法等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是先思想、再制度、后器物。材料中所述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发展的“后器物”阶段应开始于( )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殖民扩张
  • 21. 比较方法学习历史,可以增强理解力,阅读下方表格理解错误的一选项是(    )

    选项

    比较项

    工业革命完成前

    工业革命完成后

    A

    生产技术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B

    生产动力

    人力、畜力、水力

    蒸汽机

    C

    生产组织形式

    大工厂

    手工工场

    D

    生产能力

    生产效率一般

    生产能力极大提高

    A、A B、B C、C D、D
  • 22. 下图是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其中对A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B、发明了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C、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 D、生活中人们普遍采用电灯照明
  • 23. 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从乡村的河流边搬迁到城市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的主要原因与哪一发明有关(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蒸汽轮船 D、火车机车
  • 24.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    )

    ①出现垄断组织  ②贫富分化  ③殖民掠夺  ④环境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25. 电视纪录片《工业革命的兴起》以翔实的资料,真实地记录了两百多年前生产领域那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揭开工业革命序幕的重要发明是(    )
    A、珍妮机 B、火车机车 C、蒸汽轮船 D、蒸汽机
  • 26.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A、蒸汽机的出现 B、珍妮纺纱机的出现 C、火车的发明 D、机器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 27. “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比它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或造成了更剧烈的苦难和不满。”这里的“它”是指(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百日维新

二、判断题

  • 28.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是真正近代意义上机器,“珍妮机”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 29. 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火车试行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三、辨析题

  • 30. 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蒸汽时代的开始。

四、材料分析题

  • 31. 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用来摇撼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1)、此文字涉及的历史事件称作什么?
    (2)、写出这个时期将热变成机械运动的发明家。
    (3)、用一句话归纳科技的作用。
  • 32. 观看下面图片及解说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二,三: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蒸汽机是万能的发动机,它改变了动力来源受自然因素影响的局限。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图二描绘的是19世纪早期英格兰的一个煤矿井口。图二的左侧是一个由蒸汽机驱动的大型机器,用于搬运煤块以及抽去井底积水。图三是1867年美国俄亥俄州一家木加工厂的产品海报,展示了将蒸汽机用于木材加工的场景,该工厂加工的木材可以被用作修建铁路的枕木。

    (1)、根据三幅图片及文字介绍说出,人们把这场变化称之为什么?
    (2)、根据三幅图片及文字介绍,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点?
    (3)、根据图片及文字介绍说出,这场变化最先开始于哪个国家?首先出现在哪个行业?
    (4)、根据图片二,三及文字介绍,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英国城市人口从约占人口总数的20%增加到3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1770年时,英国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是45%,工业的比例只有23.6%;1861年时,工业占比上升到将近40%,超过了各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到1848年时,英国的棉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煤产量占全世界的23,生铁产量甚至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材料二:英国燕汽纺纱机的快速运转冲垮了印度的手摇纺车,印度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使工匠们限于绝境。印度棉纺中心达卡迅速萧条,居民锐减,饥荒频仍。19世纪上半叶,印度约有150万人直接死于饥馑。

    (1)、材料一中,英国的社会出现了哪些发展趋势?
    (2)、材料一内容与材料二内容有什么关系。
    (3)、综上所述,你能从国家的发展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 3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大多数行业实行工厂制,劳动分工和标准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超过了50%。生产的增长推动了铁路交通线的建设,1850年,美国的铁路超过2.35万英里,在英国的带动下,世界许多国家相继进入“铁路时代”。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材料二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

    ——《受雇于曼切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

    材料三  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后,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却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来吸纳这些人口,导致失业现象极其严重。流入城市人口的激增,使得城市原有的住房不能满足需要,城市住房十分拥挤。由于城市居住条件太差,导致卫生环境十分恶劣,疾病到处流行。英国工业化初期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这使伦敦成了世界著名的“雾都”。

    ——摘编自吴雪《回眸工业时代开端——浅析工业革命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厂制实行的影响。
    (2)、根据二三,概括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启示。
  • 35. 科技革命中涌现了大量的发明创造,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她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下图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摘编自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材料二: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类别

    大事记

    公路

    1760~1774年,议会批准了452项公路筑路审请。

    至1800年,已建成1600条公路。

    内河航运

    1761年,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

    18世纪90年代,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

    铁路

    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1845~1847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

    材料三: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1851年英国为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修建了水晶宫。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根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纺织业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机器的广泛使用”得益于什么动力机械的发明和改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飞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述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4)、结合以上材料,概括科技的进步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为工业革命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材料三:1800年,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到1835年底,政府相继颁布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材料四: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基本条件。
    (2)、列举工业革命中“动力的革命”和“运输的革命”的成就各一例,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铁路建设发展的原因。
    (4)、据材料四,归纳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提出你的对策。
  • 37.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精神面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13年机械师约输凯伊首先发明飞梭,提高织布效率一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曲开始了。织布革新以后,造成织与纺的矛盾,从而出现了长期的“纱荒”。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在1760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1830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接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

    ——摘编自(英)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摘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  “从这污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航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到访英国爱彻斯特的评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纱荒”这一关键问题的科技发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各出现了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加强“各民族的相互往来”的交通工具。
    (4)、材料四这段评论反映出托克维尔对工业革命有着怎样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