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1-0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搬运快递的机器人 B、腐烂桔子上的霉斑 C、由小变大的钟乳石 D、通过网络传播的电脑病毒
  • 2. 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清华附中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推测法 B、调查法 C、比较法 D、模型制作
  • 3. “雨露滋润禾苗壮”中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 D、土壤
  • 4. 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态。下列生物的形态与干旱缺水环境相适应的是(   )
    A、枯叶蝶的叶状翅 B、猪笼草的捕虫囊 C、仙人掌的刺状叶 D、老虎身上的斑纹
  • 5.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鹰和狼为捕食关系 B、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C、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D、若草原受重金属污染,羊体内重金属积累量比狼多
  • 6. 表为家蚕卵孵化实验的记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蚕卵数(个)

    100

    100

    100

    培养温度(℃)

    16

    20

    30

    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天)

    10

    9

    8

    孵化率(%)

    90

    100

    68

    A、控制各组的蚕卵数相同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由表可知,家蚕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16℃ C、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蚕卵的孵化有影响吗? D、“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和“孵化率”是实验结果
  • 7. 以下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草原中的全部昆虫 B、一片树林的全部真菌 C、一块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D、一个池塘及其中的全部生物
  • 8. 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的(  )
    A、分裂能力 B、分化能力 C、增殖能力 D、生长能力
  • 9. 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 10. 关于“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载玻片中央滴加蒸馏水 B、能观察到细胞壁 C、可直接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D、碘液染色有利于观察
  • 11. 图乙是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想将图乙视野中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B、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目镜不变,将物镜换成40× D、换镜头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 12. 泡制杨梅酒是温州的风俗,将杨梅浸入白酒中,过一段时间后,液体的颜色会变红,其主要原因是酒精破坏了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膜
  • 13. 在做“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我们所撕取的洋葱内表皮是(  )
    A、一个细胞 B、一块组织 C、一个器官 D、一个系统
  • 14. 一个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这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形成的细胞数和每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6个和3条 B、8个和2条 C、6个和8条 D、8个和8条
  • 15. 如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控制人指纹形成的遗传信息存在于(  )

    A、 B、 C、 D、
  • 16. 木棉树鲜艳的花朵引来了麻雀在枝头流连,与麻雀的结构层次相比,木棉树没有(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 17. 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①细胞质平分为二,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③细胞核平分为二.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 18. 如图为叶肉细胞内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和②为气体,A为细胞内某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B、A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线粒体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能同时进行 D、在叶绿体中可以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 19. 如图表示葫芦藓、苏铁和玉米的分类,其中乙、丙所能代表的植物分别是(  )

    A、葫芦藓、玉米 B、苏铁、玉米 C、葫芦藓、苏铁 D、玉米、苏铁
  • 20. 诗句“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中,由于大量繁殖使水变绿的植物主要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 21. 如图为玉米种子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③④⑤组成了玉米种子的胚 B、滴加碘液后变成蓝色的部分是① C、③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的茎和叶 D、一粒完整的玉米粒是由胚珠发育来的
  • 22. 为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将3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到盛水烧杯的不同位置。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探究了水分和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②号种子 C、③号种子最有可能发芽 D、该实验应设置重复组
  • 23.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输送到各个部分。请问吸收水分的部位、运输水分的结构分别是(  )
    A、根尖伸长区、导管 B、根尖成熟区、导管 C、根尖伸长区、筛管 D、根尖中成熟区、筛管
  • 24. 番薯的块根所含的大量淀粉是(  )
    A、番薯根部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 B、番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C、番薯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 D、番薯根呼吸作用的产物
  • 25. 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受精作用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列变化不正确的是(  )
    A、雄蕊→凋落 B、子房壁→种皮 C、子房→果实 D、胚珠→种子
  • 26. 取两段相同的植物枝条甲和乙,摘除其中一个枝条的叶片,再分别放入均装有10毫升清水的量筒中,一起放在阳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的叶片被摘除 B、实验变量是光照时间 C、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实验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 27. 没有晒干又放置过久的玉米堆会发热,那么与玉米细胞产热直接相关的生理作用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运输作用
  • 28. 下列与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原理无直接关系的是(  )
    A、移栽植物时遮阴 B、增大温室栽培作物昼夜温差 C、合理密植农作物 D、在低温低氧环境中储藏果蔬
  • 29. 如图甲乙曲线分别表示某植物一天中的两种生命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光合作用,乙表示呼吸作用 B、a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 C、11点到12点间,光合作用呈减弱趋势 D、18点前后植物体内储藏的有机物含量最低
  • 3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是(  )
    A、发展旅游 B、开采矿产 C、植树造林 D、填海造田

二、综合题

  • 31. 冬季到来,雾霾天气增加,造成阳光被遮挡,空气中微小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增加。某生物小组进行了“探究雾霾遮挡阳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①如图一。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工具打出一批直径为0.5cm的圆型片。设法抽出叶圆片细胞间隙的空气,使其能沉入水底。

    ②如图二。向两个装有等量2%碳酸氢钠溶液(能释放出二氧化碳)的烧杯中各放入10片叶圆片,密封。再将两个烧杯放入装有台灯的甲、乙玻璃罩。甲不做其它处理。在乙中点燃卫生香,造成烟雾模拟雾霾。最后密封甲和乙。

    ③打开台灯30分钟后,统计甲、乙装置内叶圆片浮起的数量。

    (1)、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该实验判断植物光合作用的依据是:叶圆片光合作用产生的能使叶圆片上浮。
    (2)、步骤②中,释放二氧化碳的目的是增加光合作用的。设置甲装置的目的是 , 实验的变量是
    (3)、为了使实验更科学准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4)、实验结果显示,甲中浮起的叶圆片数量多,原因是:甲中的光线(填“强”或“弱”),产生的气体(填“多”或“少”)。
    (5)、雾霾对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微小颗粒物会堵塞叶片表面的 , 阻塞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为检测空气污染中的二氧化硫,可以利用哪个类群植物作为指示植物:
  • 32. 如图是常见植物大豆的结构层次和发育过程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细胞的生命活动,“A﹣D”表示植物的组织,①⑥表示大豆种子的结构)。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与大豆的根毛细胞相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2)、大豆种子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图中⑤种皮主要属于植物的[]组织。成熟的植物体内,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的细胞群是组织。
    (3)、大豆的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它将发育成种子结构中的[] , 即新植株的幼体。在此过程中,要经过细胞的生长、分裂和[丙]过程。
    (4)、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与大豆相比,草履虫结构简单,身体由构成,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因此,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 33. 如图为北极圈内某海岛及周围海域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这里的动物们普遍长着厚重皮毛,皮下有很厚的脂肪。北极熊是这里最大的食肉动物。当冰封海面的时候,北极熊会在海面的冰上捕猎;当冰层消融,它们才到岛上捕猎,直到下一次冰封海面。

    近年,全球变暖现象开始影响这个偏远的海岛。冰封期缩短,导致北极熊滞留在海岛上的时间延长,这给海岛上的生物带来了一系列变化。请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藻类是生态系统中的者。它们结构简单,没有的分化。资料没有提及的生态系统生物部分是
    (2)、北极熊从冰上变换到岛上捕猎,主要是对哪种非生物因素变化的适应:。请另举一个当地动物适应这种因素的例子
    (3)、此食物网的生物中,数量最少的是。当冰层消融时,苔藓的数量会 , 旅鼠的数量(填“会”或“不会”)无限增加。这种现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4)、不仅是北极海岛,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这说明生物圈是一个 ,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 34.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有着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例如不结种子的“活化石”桫椤,树干可高达8米,长达1~3米的羽状叶片背面有一排排的孢子囊。又如辣椒、菠萝、番茄、可可、木薯、巴西橡胶树、烟草、金鸡纳树等被子植物,都是重要农作物。这里的森林还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因而孕育了世界上流量最大的亚马孙河,更为平衡人类活动排出的大量温室气体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2019年,亚马孙地区为了开垦农田和牧场,放火焚烧森林,造成森林火灾频发,严重程度远超往年,这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思考。请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你认为桫椤属于植物。这类植物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组织。
    (2)、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原因之一是被子植物的果实具有的作用;它们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请举一个例子
    (3)、亚马孙森林孕育了亚马孙河,原理是植物通过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这里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4)、生物的作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分解以及人类大量使用各种燃料,都会消耗氧气,产生气体。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一氧平衡。根据资料,你认为森林火灾可能带来什么后果?请谈两点: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