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11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2-3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特征的是(  )
    A、体表有刺细胞 B、有消化腔 C、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两侧对称
  • 2. 下列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蚯蚓 B、水蛭 C、沙蚕 D、蜈蚣
  • 3. 下列选项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珊瑚虫 B、田螺 C、蜻蜓 D、蚂蚁
  • 4. 某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则该动物为(   )
    A、线形动物 B、环节动物 C、节肢动物 D、两栖动物
  • 5. 幼体与成体的呼吸方式完全不同的是(   )
    A、金鱼 B、鳄鱼 C、 D、青蛙
  • 6. 蛇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有卵壳保护。据此可初步判断,它属于(   )
    A、鱼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 7. 狗属于哺乳动物,它的主要特征是(  )
    A、体表被毛 B、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C、胎生、哺乳 D、以上都是
  • 8. 下列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鱼类、两栖类 B、爬行类、鸟类 C、哺乳类、鸟类 D、两栖类、爬行类
  • 9. 动物界中包含动物种类最多的类群是(   )
    A、腔肠动物 B、哺乳动物 C、节肢动物 D、鱼类
  • 10. 如图,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鸟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飞行的阻力 B、图2鸟类前肢变成翼,飞行的动力来自双翼 C、图3鸟有发达的腹肌可以驱动双翼上下扇动空气 D、图4鸟类骨骼轻而薄、长骨中空,不利于减轻体重
  • 11. 目前海洋鱼类日益减少,有些种类甚至濒临灭绝,主要原因是(   )
    A、鱼类食物短缺 B、海洋鱼类自相残杀 C、全球气温升高 D、人类过度捕捞以及环境污染严重
  • 12. 我们常吃的鸡、鸭、鹅属于下列哪类动物?(  )
    A、爬行类 B、两栖类 C、鸟类 D、哺乳类
  • 13. 下列动物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狒狒 B、老虎 C、蚂蚁 D、蜜蜂
  • 14. 人体在做伸肘动作时,相关肌肉的运动状态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 15. 蜘蛛一出生便会自行结网,这是(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一种与遗传因素无关的行为 D、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 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信息交流的是(  )
    A、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B、蜜蜂的各种舞蹈 C、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D、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
  • 17. 如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时间内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稻蝗数量增加,水稻减产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 18. 下列有关“生命在于运动,锻炼助力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 C、仅靠运动系统就可完成运动 D、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功能
  • 19. 下列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等动物没有学习行为能力 B、先天性行为较低等,因此动物可以不需要 C、先天性行为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学习行为能让动物适应环境的变化,利于生存
  • 20.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在维持生态乎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二、综合题

  • 21. 如图是关节剖面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节的固性主要决定于[1] , 它是由组织构成的。
    (2)、图中[2]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 , 使关节灵活自如。
    (3)、图中结构[6]称为关节面,是骨之间接触的部位,多为一凸一凹,其中凸出的部分叫 , 凹陷的部分叫 , 图中结构[6]的表面覆盖一层[4]
    (4)、某人患关节炎后,感觉关节胀痛,医生用针管抽出大量浑浊的滑液。其原因是的分泌功能异常,使中滑液过多。
    (5)、当我们用力过猛或摔倒时,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落出来便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
  • 22. 观察动物走迷宫的实验,在蚯蚓走“”形迷宫的实验中,蚯蚓要经过大约两百次尝试,遭受多次轻微的电击,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小鼠经过几次尝试,就能快速在复杂的迷宫中找到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动物选用常见的小鼠和蚯蚓,小鼠属于较高等的动物,而蚯蚓属于较低等的环节动物。
    (2)、通过实验发现,小鼠尝试错误的次数要比蚯蚓尝试错误的次数 , 蚯蚓和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行为,此行为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这种行为能力
  • 23. 关于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请回答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含有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从而养育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2)、动物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与其他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的状态,这种现象叫
    (3)、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使植物顺利结果;动物还能帮助植物传播 , 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三、实验探究题

  • 24. 同学们对蝗虫的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些同学认为其气体出入的门户—气门在头部,有些同学则认为在胸腹部。他们最终决定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这一难题,请你帮助他们共同完成探究。

    实验材料用具:试管、虫、清水。

    ( 1 )提出问题:蝗虫的气门在头部还是在胸腹部?

    ( 2 )作出假设:

    ( 3 )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并放入清水。

    ②把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虫放入甲、乙试管中,甲蝗虫的浸入水中,露出部;乙试管中蝗虫的部浸入水中,露出头部。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蝗虫的存活情况。

    ( 4 )结果预测:甲试管内的蝗虫存活,乙试管内的蝗虫死亡。

    ( 5 )实验结论:

    ( 6 )表达与交流:同学们还发现,蝗虫体表有坚韧的 , 该结构既可保护体内柔软的器官,又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应陆地生活身体分为头部、胸部,三部分。蝗虫既能跳跃,又能飞行,运动能力强,其运动器官都着生于

    ( 7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结论不具有说服力,原因是虫的数量太少了,实验存在 , 应该增加虫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