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10-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在实验室,小华看见一支音叉上标有“256”字样,她请教老师后得知该字样表示此音叉的频率为256Hz.接着她将这支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 2. 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为4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为37℃ D、我国江南地区的最低气温-25℃
  • 3. 如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A分别发射出次声波、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

    A、可见光 B、红外线 C、次声波 D、紫外线
  • 4. 如图所示,是某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个途径实现的(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改变声音的音调
  • 5. 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 6. 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则测出来的体温是(    )
    A、36.6℃ B、39.6 ℃ C、38.6℃ D、76.2℃
  • 7. 下列事例中,属于减慢蒸发的措施是(    )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 8. 一杯温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内,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 9.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 10. 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 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 C、清晨,草叶上露珠晶莹 D、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
  • 11. 下列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的是( )
    A、世博会上的阳光谷在水中映出倒影 B、日食的形成 C、太阳光透过棱镜发声色散 D、拱桥的美景
  • 12.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 13. 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   )

    A、 B、 C、 D、
  •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上的 B、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C、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D、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红外线消毒
  • 15.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 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二、填空题

  • 16. 探测专家用超声波可探测到潜艇的确切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选填“大”或“小”);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出直至接收到潜艇的回波经历的时间为0.4s,则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约为m.
  • 17. 如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此时它所指示的温度是℃。体温计使用时最显著的优点是

  • 18.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 , 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 19. 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读数较;在一定的气温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

  • 20.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 。

  • 21. 为了缓解旱情,有时会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空中水蒸气便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下降遇到暖气流就成雨点降落到地面
  • 22. 如图所示,是用于探究“碘的升华与凝华”的装置,关于碘锤加热方式,一是将碘锤放在热水中,二是用酒精灯加热,由于碘的熔点是112℃,所以选择(选填“将碘锤放在热水中”或“用酒精灯加热”)方案较好,另一种方案容易出现现象.在碘锤的上方放少许冷水,其目的是

  • 23. 如图所示的两幅插图,均来自物理课本,请你说出它们各自的光学现象.甲图显示的现象叫做现象.乙图中的温度计未被太阳光照射到,但示数升高,说明红外线具有效应.

  • 24. 如图是超市中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条形码,它就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当扫描仪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同上),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了。

  • 25. 每年到了秋季,气温变化较大,儿童极易感冒发烧,为了降温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额头贴“退热贴”.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请问在这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此过程需要热(选填“吸/放”).

  • 26.   2012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原理来解释.
    (2)、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凌日现象.

  • 27. 一位身高1.8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则镜中的像高m,像到人的距离是m,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的大小将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8. 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374℃,酒精是243℃,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低于常温,如氧是﹣119℃,氢是﹣240℃,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由以上知识可知: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温和加压两种,但对于某些气体,只使用的方法是不行的,首先要.
    (2)、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分离,首先液化的是.
    (3)、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氦气的沸点是-269℃,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态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

三、简答题

  • 29.  作图题     
    (1)、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

  • 30.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刚好听不到声音,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②依次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声源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材  料

    衣  服

    报  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  子

    听不见声音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2)、请你回答问题.

    ①小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选填“大”或“小”)的原理.

    ②根据实验数据,在上述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材料是.

  • 31. 如图甲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个铁夹中的铁夹.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
    (3)、改正实验中的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温上升到84℃,每隔1 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 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其中第三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将读数填入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4

    88


    96

    99

    99

    99

    99

    (4)、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5)、由上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水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6)、如果图甲、乙是该同学观察到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过程,则图是液体沸腾时的情况.

    (7)、在家中用电热水壶烧水,第一次烧了一壶水直到沸腾,第二次仍用该壶烧了半壶水直到沸腾,则两次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第一次为,第二次为‚)        
    A、 B、 C、 D、
  • 32. 小伟“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1甲所示,A、B是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

    (1)、实验中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以得出:像与物的大小 , 现将玻璃板靠近A蜡烛一些,为了使B蜡烛与A蜡烛的像再次重合,B蜡烛应选填“靠近”或“远离”)A蜡烛:
    (2)、如果移去B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A蜡烛的像;
    (3)、将玻璃板的上端向物体A的方向略有倾斜,那么像的位置将会(选填“升高”、“不变”或“下降”).
    (4)、小伟看到自己的手表与同桌的相同,于是小伟突发奇想将两块手表替代A、B蜡烛,正立于玻璃板两侧,如图乙所示,此时A手表指针指在9点整,那么B手表的指针应调至点才能与A手表指针的像完全重合.
    (5)、做完实验后,下面是四个小组在白纸上收集和处理的信息,如图2所示,则正确的是.(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 33.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像.

    (1)、该实验是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2)、在图乙中利用光线作出烛焰AB在塑料薄膜上像(保留作图痕迹)。

    (3)、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若将蜡烛靠近小孔少许,蜡烛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5)、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 34. 每年冬天的大雪,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明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

    他用同样多的适量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甲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选填“A”或“B”).

    【测量数据】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分析数据】根据曲线图可知:利用盐水制成的冰(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得出结论】根据分析可以得到: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选填“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

    【拓展思维】小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线,又有了新发现:

    ①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选填(“快”或“慢”).

    ②小明想起一件事,他们在学习熔化时,也用冰块做了这样的实验,但那次做实验时,测量冰熔化时的温度不是0℃,请你分析造成冰的熔化温度不是0℃的原因是什么?(只要讲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