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章末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0-12-30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酒酿是蒸熟的糯米经生物发酵而形成的食品。在显微镜下观察酒酿液体,可以观察到其中布满了微生物。这种微生物主要是(   )
    A、大肠杆菌 B、青霉菌 C、醋酸菌 D、酵母菌
  • 2. 早餐店的师傅每天早上都要制作大量的馒头,在制作馒头的过程中需要的微生物是(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根霉菌 D、曲霉菌
  • 3. 四川泡菜主要是利用哪种微生物发酵制作的(   )
    A、毛霉 B、酵母菌 C、乳酸菌 D、大肠杆菌
  • 4. 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酸奶和酿酒都是利用了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B、白酒酿造过程首先是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 D、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其他细菌
  • 5. 以下食品的制作过程没有利用发酵技术的是(  )
    A、酱油 B、豆浆 C、泡菜 D、酸奶
  • 6.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酿醋利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B、酿造米酒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C、制作酸奶时,将牛奶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D、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目的是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坛内,为坛内营造缺氧环境
  • 7. 下列食品或调料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发酵技术的是(   )

    ①米酒    ②葡萄干    ③酸奶    ④酱油    ⑤刀削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
  • 8. 下列食品与保存方法不对应的是(  )
    A、盒装牛奶─巴氏消毒 B、牛肉罐头─脱水法 C、袋装火腿─真空包装 D、咸鱼─腌制
  • 9. 下列各项食品的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是(  )

    ①酸奶、米酒②酱油、豆腐③酱油、食醋④火腿肠、牛肉干.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 10. 下面是酸奶的制作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

    ①接种   ②密封  ③发酵  ④灭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 11. 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造成缺氧环境,利于霉菌的发酵 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 C、造成缺氧环境,利于醋酸菌发酵 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 12. 在利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3种化学物质,其相对含量变化趋势如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

    A、氧气、酒精、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C、氧气、二氧化碳、酒精 D、二氧化碳、氧气、酒精
  • 13. 中国人的祖先们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携手让食物转化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被时间二次发酵制造出来的新食物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下列发酵食物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可以用来酿制红酒、白酒、黄酒等产品 B、利用醋酸菌的发酵可以用来制作酸奶和泡菜 C、豆豉、腐乳等食品的制作主要是利用了霉菌的发酵 D、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的种类也有可能是相同的
  • 14. 在盛有牛奶的甲、乙、丙三个奶瓶内分别加入乳酸菌,甲、乙两瓶封闭,丙瓶敞开,将甲瓶加热100℃再冷却.然后将三个奶瓶放于温室下12小时,可以变成酸奶的是( )
    A、 B、 C、 D、全部变成
  • 15. 右图表示发面是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分析此图能大致判断发面的最适温度 B、45℃时发面效果会明显好于30℃ C、60℃的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存活 D、发面过程中不可能产生酒精

二、填空题

  • 16. 把下列发酵食品与微生物名称用线连接起米:

      光明酸奶          a霉菌

      老于妈豆腐        b乳酸菌

      茅台酒            c.醋酸菌

      香醋              d.酵母菌

  • 17. 回答在家庭制作甜酒过程中的问题:
    (1)、将糯米蒸熟的目的是
    (2)、将蒸熟的糯米用凉开水冲至30℃的目的是
    (3)、在糯米饭的中间挖一个凹坑的目的是
    (4)、如果发酵盖不密封,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三、实验探究题

  • 18. 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如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表中的现象,请据此顺答问题: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①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②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③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④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⑤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酵母菌分解白砂糖生生气体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这一组?
    (4)、如果选择①④或①⑤作为对照实验,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需要 , 则实验变量是

四、综合题

  • 19. 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 ℃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匀后置于一瓷坛中(其他容器也可以,在中间要挖一个洞),加盖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 ℃左右),12天即成。请你从以下几方面对其发酵过程进行简单分析,并回答问题。
    (1)、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
    (2)、为什么要将煮熟的米饭冷却至30 ℃才加入酵母菌菌种?
    (3)、在米饭中间挖一洞的目的是
    (4)、发酵坛没有密封,坛内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环境是由造成的。
    (5)、酿酒过程中总是先来“水”后出酒,原因是
    (6)、制作甜酒时用的酒曲能把变成 , 从而产生酒香。
    (7)、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所有的用具都必须是清洁的、干净的,原因是
    (8)、为什么要将瓷坛放在温暖的地方?
  • 20. 东北酸菜因其酸爽可口,正逐渐被许多威海人喜爱,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自己腌制酸菜,在査阅量资料之后,他们按以下步骤进行了操作。

    ①准备:将白菜洗净,切成两半。将腌制白菜用的水缸等器具洗干净,并用酒精擦拭消毒。

    ②进缸:将白菜放入缸内,均匀地摆好;加入凉开水,水要没过白菜;加入食盐,盐与白菜的重量比约为1:50。

    ③封缸:放上一块石头将白菜压住,用塑料袋密封缸口。

    ④发酵:将缸放到适当的位置,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若干天。

    ⑤测量:每天取样榨汁,测量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得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1)、酸菜制作的主要原理是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发酵过程中,存在于白菜叶上的少量乳酸菌会通过的方式大量繁殖。   
    (2)、培养细菌需用培养基提供现成的有机物。酸菜制作过程中,为乳酸菌提供有机物的是 , 由此可知乳酸菌的营养方式是。   
    (3)、酸菜制作过程中,既要保证乳酸菌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又要抑制杂菌以防腐烂。在上面的操作中,能够起到抑制杂菌作用的步骤有(填写步骤序号) , 依据“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受到抑制”而设计的步骤有(填写步骤序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毫克/千克。则该小组腌制的酸菜从第天到第天不能食用。   
    (5)、—次性摄入的亚硝酸盐总位超过0.3克即可能引起中毒。据此计算,若食用该小组腌制的第30天的酸菜,一人一次不超过千克就不会引起中毒。   
  • 21. 小敏用酸奶自制酸奶.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后,将买来的盒装鲜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38℃)和时间,让其进行发酵.回答下列问题:
    (1)、题干中的划线部分相当于细菌培养的哪一步骤?
    (2)、乳酸杆菌的生殖方式是生殖,这是一种无性生殖.
    (3)、举例另外一个乳酸菌在食品制作的应用:可以用来制作
    (4)、乳酸杆菌的营养方式是(选填“自养”或“异养”).
    (5)、查阅资料:

     

    资料1: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表.

    资料2: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mL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图2.

    资料3:每mL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小时.

    (6)、酸奶机内的容器密封性很好,说明乳酸杆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