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06 戊戌变法

试卷更新日期:2020-12-28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学校有(    )
    A、北洋西学堂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同文馆
  • 2. 有学者认为:甲年中日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 3. 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报刊是( )
    A、《国闻报》 B、《知新报》 C、《相学报》 D、《时务报》
  • 4.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进行一场激进的改革或革命,才能拯救中国。当一部分进步人士倡导效法彼得大帝与明治天皇,进行体制重组时,另一部分人则宣传革命,主张以中华民国代替清王朝。实行“改革进行体制重组”具体措施有(    )
    A、废除科举制 B、创办福州船政局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颁布剪辫法令
  • 5.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时期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    )
    A、维护了清朝封建统治 B、得不到群众支持 C、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D、传播了革命思想
  • 6. 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的观点的人物是(   )
    A、曾国藩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 7. 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导致公车上书”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8.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起因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B、得到了慈禧的大力支持 C、变法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D、改变了中国的专制制度
  • 9. 在一群读书人的呼吁下,“不甘作亡国之君”力行变革的清帝是(    )
    A、宣统帝 B、光绪帝 C、咸丰帝 D、道光帝
  • 10. 甲午中日战争后,梁启超发表了《变法通议》,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这反映当时的时代主题是(    )
    A、中体西用 B、救亡图存 C、民主共和 D、联共抗日
  • 11. 从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1300多名举人发动的“公车上书”到五四运动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这说明(    )
    A、民族工业蓬勃发展 B、学生教育水平提高 C、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D、民族觉醒不断加深
  • 12. 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对这一观点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谋求对现有制度的变革 B、依托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C、带有浓厚的封建思想,注定其会失败 D、康有为没有反清,只是进行改良
  • 13. 戊戌年间,国难深重。维新志士挺身而出,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但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
    A、奖励发明 B、废除八股 C、精简机构 D、裁汰冗员
  • 14. 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几年前看过林则徐虎门销烟。”李四说:“我的朋友参加过维新派。”王五说:“我读过《新青年》。”赵六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你认为他们中谁说的话属实(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 15. 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对这一观点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谋求对现有制度的变革 B、依托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C、因触动了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被镇压而失败 D、康有为没有反清,只是进行改良
  • 16. 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陈独秀
  • 17. 康有为在一次上书中说:局势”一处火燃,四面皆应……割台之后,两载遂有胶州(指德国强行租借胶州湾)…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萄安且夕面不可得矣……故当今自而思图存,舍变法外,更无他巧”。康有为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教育救国 C、变法图强 D、民主科学
  • 18.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技术创新”转向“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19.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在天津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 )
    A、 B、 C、 D、
  • 20.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他们的目的是(  )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清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 21.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则自有其成功之处。”材料肯定了戊戌变法(    )
    A、抵御了西方的侵略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 22.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技术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 23. 1895年春,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某条约”指的是()
    A、《望厦条约》 B、《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马关条约》
  • 24.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应谋求制度的变革。这时期先进中国人的代表人物是(    )
    A、洪秀全          洪仁玕 B、曾国藩              李鸿章 C、康有为            梁启超 D、陈独秀            李大钊
  • 25. 李克强总理在参观严复故居时赞誉他“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严复译著的哪本书在当时影响最大?(    )
    A、《海国图志》 B、《物种起源》 C、《四洲志》 D、《天演论》
  • 26. 下列选项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7.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 28.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时务报》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A、A B、B C、C D、D
  • 29. 有人说,这场变革既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又得罪了军队和大多数知识分子,也没有顾及广大农民的利益,仅仅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所以短短三个多月就以失败告终。这场变革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 30.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万国公报》的创办 B、公车上书 C、维新团体的形成 D、强学会的成立
  • 31.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冶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B、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 32. 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如下,其中“康有为”适合填写于哪一横线处(  )

        为走救国之路,___①___再次上书;不做亡国之君,___②___下诏变法。

        反对变法维新,___③___发动政变;以血唤醒民众,___④___慷慨就义。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