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2-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生物中,通常生活在石块下、腐烂的木料中或潮湿的草丛中的是(  )

    A、麻雀 B、蚂蟥 C、鼠妇 D、袋鼠
  •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是(   )
    A、 B、空气、 C、温度 D、湿度
  • 3. 生物圈指的是(   )
    A、地球上一切适应生物生存的环境 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D、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类群
  • 4. 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
    A、湿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 5. 小明在观察时发现口腔上皮的物像位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图A),要想使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图B),这时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 6. 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⑤是植物细胞的液泡,可以储存营养物质 B、①是细胞膜可保护细胞 C、②能控制物质进出 D、③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 7. 在洋葱根尖生长点内,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结构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核 D、以上三者均是
  • 8. 美国研究人员首次使用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制造出了小鼠内耳毛细胞。这种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干细胞(     )的结果

    A、分裂 B、分化 C、生长 D、成熟
  • 9. 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属于(  )组织.

    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神经组织
  • 10. 某植物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其根尖分生区一个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产生的细胞数目和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8个、46条 B、8个、23条 C、4个、46条 D、4个、23条
  • 11. 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的表膜可以把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 B、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能够通过分裂 D、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能力
  • 12. 在大型燃煤厂附近,下列植物最不容易成活的是(   )
    A、葫芦藓 B、铁线蕨 C、柳树 D、肾蕨
  • 13. 下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叙述正确的是(   )

    A、菜豆和玉米都属于双子叶植物 B、菜豆种子的①②④⑤组成种子的胚 C、玉米种子的子叶遇到碘液变蓝色 D、菜豆种子的④和玉米种子的⑧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 14. 菜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胚轴伸长②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发育成根③种子吸水,营养物质运输到胚④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A、②①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 15. 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是(  )

    A、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B、水和二氧化碳  C、水和有机物     D、无机盐和有机物
  • 16.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D、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在树干的最外层
  • 17. 下图是植物花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粉管在结构③中 B、结构⑤发育成种子 C、结构⑥发成果实 D、图中②上的花粉散落在①上属于传粉过程
  • 18. 进行无土栽培时应适时更换营养液,目的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   )
    A、 B、有机物 C、无机盐 D、氧气
  • 19. 移栽植物时,常常去掉几片叶,其目的是为了(    )
    A、降低光合作用 B、减小呼吸作用 C、减少蒸腾作用 D、移栽方便
  • 20. 据报道,科学家首次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下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以下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   )
    A、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伸长区 B、“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 C、“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各个部分 D、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必定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氧气
  • 21. 下列各项中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中和生物界中的循环途径的是(   )
    A、大气→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B、大气→一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D、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 22. 人们在移栽幼苗时,根部往往要带一个土坨,主要目的是(   )
    A、使幼苗尽快适应新的土壤环境 B、使幼苗在移栽前后土壤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 C、防止幼苗在移栽过程中根部水分的大量流失 D、保护幼苗的根和根毛,使之移栽后仍能正常地吸收水分
  • 23. 在“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中,你观察到的表皮细胞的颜色是(    )

    A、绿色 B、黄色 C、无色 D、蓝色
  • 24. 下列关于叶片结构和功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栅栏层细胞比海绵层细胞含有的叶绿体多 B、叶脉具有输导营养物质的作用 C、保卫细胞不含有叶绿体 D、叶绿素需在光照下才能形成
  • 25. 严重干旱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这表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或重要原料)是(    )

    A、 B、 C、二氧化碳 D、适宜温度
  • 26. 若让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应选用(    )
    A、用酒精除去叶绿素的叶 B、全绿的叶 C、不含叶绿体的叶 D、有白斑的绿叶
  • 27. 要验证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会放出二氧化碳,以下的实验条件,必须的一项是(   )
    A、用幼小的植物 B、用叶片较多的 C、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 D、把植物淹没在水里
  • 28. 农谚说:“锄头出肥”.这是说松土有利于植物生长,相当于给植物施了肥.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原因是(  )

    A、缺少肥料,不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B、缺少水分,不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C、缺少二氧化碳,不利于光合作用 D、缺少氧,不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 29. 粮食堆里会产生大量的热,与这一现象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 30. 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  )

    ①光合作用旺盛,改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②蒸腾作用旺盛,使大气湿度增加

    ③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增多

    ④为更多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

  • 31. 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A、B、C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图所示生态系统称
    (2)、图中B表示的是若A、B和C产生二氧化碳过程属于生物的哪个生理过程
    (3)、图中水和无机盐主要由植物的哪个器官吸收;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中产生氧气最多的是
  • 32. 甲图为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乙图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一颗种子属于一个______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植物体
    (2)、处于甲图①②阶段时,萌发所需的能量通过提供
    (3)、种子萌发的过程,实际上是细胞的生长、分裂和的过程,其中先突破种皮
    (4)、为了保证菜豆较高的产量,根据乙图所示,种植菜豆所采取的措施是
  • 33. 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B表示两种物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b过程的生理功能主要在细胞中的中进行
    (2)、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有机物,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同时碱少了大气中的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为了缓解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我们应该

三、实验探究题

  • 34. 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

    光照充足

    实验材料

    同样多株韭菜

    ————————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

    (1)、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

    ②实验材料选择:乙组

    (2)、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甲组植株叶子乙组植物叶子
    (3)、叶绿素在植物细胞的哪个结构中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