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2-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海蜇等腔肠动物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 D、由细胞膜排出
  • 2. 蛔虫是人体常见寄生虫,它最发达的器官是( )
    A、运动器官 B、感觉器官 C、消化器官 D、生殖器官
  • 3. 在大雨后,经常会看到穴居生活的蚯蚓爬到地面上活动。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A、雨后的地面空气凉爽 B、雨后的地面食物丰富 C、雨后的土壤中缺少氧气 D、雨后的土壤重量加大,压迫蚯蚓
  • 4. 可做装饰或入药的珍珠是由珍珠贝等软体动物的哪部分结构分泌形成的(   )
    A、贝壳 B、斧足 C、外套膜 D、珍珠层
  • 5. 美丽的蝴蝶在陆地上分布广泛,其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有( )

    ①用气管呼吸                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6. 水由鱼的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排出,水中成分的变化是(  )    
    A、氧浓度上升,二氧化碳浓度下降 B、氧浓度上升,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C、氧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下降 D、氧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 7. 有人认为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其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温恒定②肺发达③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④皮肤裸露  ⑤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
  • 8. 虎与羊在牙齿分化上,相同点是两者都有( )
    A、门齿、臼齿和犬齿 B、犬齿、臼齿 C、门齿、臼齿 D、门齿、犬齿
  • 9. 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是不能活动的连结 B、关节的基本结构一般由①②③三个部分构成 C、脱臼就是关节窝从关节头里滑脱出来 D、结构⑤是关节软骨,表面光滑,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产生的震动
  • 10.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诗描述了和尚在月光下轻轻推开寺门美妙情景.该和尚在推门的过程中,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

    A、收缩→舒张,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收缩→舒张 C、收缩→舒张,舒张→收缩 D、舒张→收缩,舒张→收缩
  • 11. 下列结构对功能的自述,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 12. 把一只刚出生的仔兔寄放在同时产仔的另一只母兔旁,被寄放的仔兔会立即被母兔认出,常被咬死或弃于窝外。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母兔是根据气味来辨别仔兔的 B、把母兔的尿液涂抹在仔兔的身上,母兔就会正常的哺育仔兔 C、母兔对仔兔的辨别是先天性行为 D、母兔对仔兔的哺育是本能,将仔兔被咬死或弃于窝外,说明它失去了本能
  • 13. 下列关于仿生例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模仿萤火虫发冷光—日光灯 B、模仿蛇类感知热源—响尾蛇导弹 C、模仿肾脏结构—血液透析机 D、模仿青蛙的游泳状态—蛙泳姿势
  • 14. 关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B、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 C、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组成自身物质
  • 15.

    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来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捕获的蚂蚁必需来自同一蚁穴 B、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C、连接B、C岛间的“桥”和A、B岛间的“桥”的粗细和长短应一致 D、做实验只要两只蚂蚁就可以了
  • 16. 小红在做实验时,用无菌棉擦拭指甲缝,然后轻轻地在培养基上涂抹,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她观察到的下列菌落中,不属于真菌菌落的是(  )
    A、菌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B、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C、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菌落比较大,有时表面呈现不同的颜色
  • 17. 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1mL)培养大肠杆菌,培养36小时后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是( )

    A、I和Ⅱ B、Ⅱ和Ⅲ C、I和Ⅲ D、
  • 18. 科学家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的汁液滴到健康烟草叶片上 ,引起花叶病;将患病的烟草叶 片的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 ,再滴到健康烟草叶片上,依然引起花叶病 ,由此发现了病 毒。病毒发现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病毒比细菌小 B、烟草花叶病不是由细菌引起的 C、细菌具有致病性 D、病毒具有致病性
  • 19. 一些细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下面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 B、霉菌引起人患感冒 C、链球菌引起人患扁桃体炎 D、真菌引起人患足癣
  • 20. 在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有一区域没有细菌生长,该区域可能生活着(   )
    A、酵母菌 B、大肠杆菌 C、青霉菌 D、甲烷菌
  • 21. 为测定链霉素对三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三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三条等长的平行线(三条线均与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条件下恒温培养三天,结果如图所示。关于对链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阻止结核菌的生长 B、对结核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对结核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可以用于治疗伤寒
  • 22. 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分解有机物都不需要氧气 B、病毒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 C、固氮微生物能够将氮气转化为氮肥 D、用营养液培养病毒可加快繁殖速度
  • 23. 下列对生物进行分类以及进化顺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被子植物中,根、茎、叶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B、生物分类可揭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对研究生物的进化有很大的帮助 C、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两栖类、鱼类、爬行类、哺乳类 D、无种子的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藻类、蕨类、苔藓、裸子植物
  • 24. 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卷柏、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则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根的有无 B、种子的有无 C、果实的有无 D、陆生或水生
  • 25. 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单位中,“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仅比较动物的形态结构,就能对动物进行分类 C、越小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 D、越大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越多
  • 26. 关于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是( )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27. 公元1600年至180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25种鸟;公元1800年至195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378种鸟。生物种类多样性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基因多样性的减少 B、病虫害爆发 C、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进化 D、环境恶化
  • 28. 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滇池引进水葫芦后,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狂生长,使当地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①森林面积减少  ②水污染   ③大气污染  ④生物入侵 ⑤人类的捕杀

    A、①②④ B、④⑤ C、②④ D、②③④⑤
  • 29. 下列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的是(   )
    A、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B、将江豚移人水族馆进行保护 C、大规模人工养殖小龙虾 D、对东北虎行人工培育繁殖
  • 30. 有4位同学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随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C、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丁说: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不着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综合题

  • 31. 读图理解:家鸽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请根据图分析家鸽适于飞行的特点。

    (1)、家鸽的身体呈 型,这种体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
    (2)、前肢变成 , 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能扇动空气振翅高飞。
    (3)、家鸽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胸骨上高耸的突起龙骨突,其上附着发达的[] , 能为飞行提供动力。
    (4)、家鸽的呼吸器官是 , 体内有发达的[]辅助呼吸,家鸽不论吸气还是呼气,呼吸器官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通过,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5)、家鸽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

三、资料分析题

  • 32. 资料分析: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江北水城”积极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

    材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的“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材料三: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的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材料四:纪实电影《重返狼群》讲的是狼孤儿格林获救后被带到城市养大,当格林重返草原后主要捕食野兔、鼠类,它尖利的长牙在肉食面前派上用场。回到狼群后,格林在狼王的带领下,与同伴们合作“打围”,甚至能捕杀比它大的牦牛等动物。

    (1)、材料一中列举了野鸭的行为,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看,这应属于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所决定的。
    (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 , 在群体觅食、避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
    (3)、材料三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和学习获得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4)、材料四中提及格林在狼王带领下,与同伴合作“打围”,说明狼群具有行为,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 33. 综合应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年灭绝种。从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一种。

    材料二:下表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31%

    32%

    17%

    20%

    材料三: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壤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分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消失的时间,而且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病。

    (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主要体现为
    (2)、由材料二可知,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若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鸟类、哺乳类归为动物。
    (3)、由材料三可知,“垃圾袋装化”难于被分解的原因是
    (4)、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结合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如何参与保护环境

四、实验探究题

  • 34. 实验探究:在缤彩纷呈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似乎显得过于微小与沉寂。然而,它们在食品制作方面却作用非凡。某小组为了探究制作酸奶的环境影响因素,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A组

    B组

    C组

    第一步

    50mL灭菌纯牛奶加入消毒的玻璃瓶中

    50mL灭菌纯牛奶加入消毒的玻璃瓶中

    50mL灭菌纯牛奶加入消毒的玻璃瓶中

    第二步

    加入5mL酸奶

    加入5mL酸奶

    加入5mL酸奶

    第三步

    密封

    密封

    通入纯净的氧气

    5℃、放置8h

    35℃、放置8h

    35℃、放置8h

    实验结果

    牛奶无变化

    牛奶变成了酸奶

    牛奶基本无变化

    (1)、制作酸奶时需要的微生物是。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将牛奶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 , 把牛奶变成酸奶。与制酒用到的微生物相比,该微生物的结构特点是。该微生物主要通过的方式进行繁殖。
    (2)、第二步中,“加入酸奶这一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步骤。
    (3)、上述实验中A组和B组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
    (4)、B组与C组进行对照的实验变量是 ,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