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6 物质的特性

试卷更新日期:2020-12-19 类型:复习试卷

一、密度

  • 1. 下列对密度公式ρ= mV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由它的质量和体积所决定 D、用ρ= mV 等可以计算物质的密度,但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 2. 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水(     )
    A、质量减半,密度也减半 B、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C、它的质量、体积、密度都减半 D、质量和体积都减半,但密度却不变
  • 3. 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3 , 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 34 ,则剩下气体的密度为(   )
    A、2千克/米3 B、4千克/米3 C、6千克/米3 D、8千克/米3
  • 4. 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酒精密度=0.8×103千克/米3)混合,则该混合液的密度( )
    A、  大于0.9×103千克/米3     B、小于0.9×103千克/米3 C、等于0.9×103千克/米3    D、无法判断
  • 5. 甲、乙两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 甲 、ρ 乙 ,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制成合金,则合金密度为(   )
    A、ρ+ρ2 B、ρρρ+ρ C、2ρρρ+ρ D、ρρ2(ρ+ρ)
  • 6. 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油的密度,以下实验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
  • 7. 三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盐水、水和酒精。用塞子将三个容器的口封好,如图所示,则可判定(   )

    A、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盐水 B、甲是酒精,乙是盐水,丙是水 C、甲是水,乙是酒精,丙是盐水 D、甲是盐水,乙是水,丙是酒精
  • 8. 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 B、用塑料做砂锅的手柄 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
  • 9. 实验桌上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满液体,小佳分别拿起后感觉其中一瓶特别沉。老师告诉她:轻的那瓶装着200g蒸馏水,沉的那瓶装满水银,水银密度是13.6×103kg/m3。则瓶中的水银质量为( )
    A、200g B、2720g C、10.88g D、272g
  • 10. 如图-1利用定滑轮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桶,测量一块蓝田玉坠的密度。将玉坠放入左侧小桶,向右侧小桶内逐渐加水至19.5mL时,滑轮两侧平衡,则玉坠的质量为g,取下右侧小桶置于水平桌面上,将玉坠浸没在水中如图-2所示,此时液面示数是mL,玉坠的体积是mL,由此可得到该玉坠的密度为g/cm3 . (ρ=1.0×103kg/m3

  • 11. 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的;在科学中, 的某种物质的 ,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字母来表示。
  • 12. 为了用铁浇铸一个机器零件,先用蜡做了一个该零件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1800g,蜡的密度为0.9×103kg/m3 , 则该零件的体积为cm3 , 浇铸这样一个铁件需要铁的质量为kg。(ρ=7.8×103kg/m3)
  • 13. 一件200kg的冰雕作品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为kg,体积是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14.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2)、因矿石的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3)、矿石密度的测量值为 kg/m3(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乙中的A到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 15.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两个实心物体AB , 则A物体的密度是kg/m3 , 若B物体的质量为200g,则它的体积为m3。将A物体切掉一部分后,则A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6. 小亮为了测量萧山特产“徐同泰”酱油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处,然后调节 , 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四项操作: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B.将部分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1

    C.将烧杯中酱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酱油的体积V;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它是步骤(填步骤序号)。用上述字母表示“徐同泰”酱油的密度

  • 17. 一个铜球的体积是6cm3 , 质量是26.7g,问:
    (1)、请通过计算判断这个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铜的密度为8.9 g/cm3

二、比热

  • 18. 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温度较低的物质比热较小 C、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D、物体质量越大,它的比热越大
  • 19. 由c= Qmt-t0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比热容增大到原来的2倍 B、若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比热容减至原来的 12 C、若加热前后温度差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比热容增大到原来的2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 20. 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中所示。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

    时间t/min

    0

    1

    2

    3

    4

    5

    甲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乙的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A、c>c B、c=c C、c<c D、无法确定
  • 21. 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 22. 下列事例主要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是( )
    A、热水袋盛热水来取暖 B、夏天中午洒水车洒水降温 C、初春夜晚要向稻田中灌水 D、城市建造人工湖来调节气温
  • 23. 小明对三烊湿地公园内的气温和水温进行了观测,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可判断( )

    A、实线代表水温,虚线代表气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B、实线代表水温,虚线代表气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C、实线代表气温,虚线代表水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D、实线代表气温,虚线代表水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 24.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B、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C、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D、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 25. 如图甲是小东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相同且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
    (2)、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见图乙)。由图乙可知,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或“小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 26. 某同学分别用图甲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A.B两杯中的液体加热,绘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如果A、B两杯中的液体的质量相同,那么杯中液体的比热较大。
    (2)、如果A、B两杯中是同种液体,那么杯中液体的质量较大。
  • 27. 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
    (2)、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煤油的比热容是 J/(kg·℃)。[c=4.2×103J/(kg·℃)]
    (4)、若本实验共消耗酒精20g,则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q酒精=3.0×107J/kg)
  • 28. 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金同学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订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方案二: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
    (3)、为了验证猜想,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可以知道:小金选择(填“方案一”“方案二”)进行实验。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水的温度℃

    20

    24

    28

    32

    油的温度℃

    20

    28

    36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