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专题:20 内战的爆发
试卷更新日期:2020-12-19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小明同学做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年代尺,请指出年代尺中年份有误的历史事件( )A、A B、B C、C D、D2.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D、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3. 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下列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典型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台词的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围攻中原4. 如图为某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第十三章的章名可能是( )A、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B、第三次“反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挥师过长江5. 1945年8月,毛泽东飞抵重庆。众多媒体纷纷赞誉“好像在阴暗的天空中忽然放出来一道光明”,是“历史和人民的喜讯”。这表明当时( )
①国内格局依然动荡不安
②国民党真诚求合作
③共产党实力强于国民党
④人民迫切期盼和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 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A、解放战争的打响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战略决战开始 D、使华北、华东和东北解放区连成一片7. 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其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A、陕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8.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 )A、派遣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C、派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D、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9. 1947年8月底,毛泽东无比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二十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以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这是因为此时解放军已顺利( )A、粉碎了敌人的全面和重点进攻 B、把敌人压制在交通线和大城市 C、实现了挺进中原和反攻的计划 D、取得了三大战略性决战的胜利10. 下图是20世纪40年代《新华日报》的头版。根据新闻标题推测,其最有可能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 B、重庆谈判 C、解放战争 D、开国大典11. 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重庆各界纷纷表达他们的喜悦心情。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二、材料分析题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晨8时,约毛泽东早餐后,余再与之恳切对谈,阐明数次谈论要旨,明告其所谓解放区问题,政府决不能再有迁就,否则不成其为国家之意,坚决表示望其了解也。
——蒋介石日记 1945年10月11日
材料二:许多观察家的意见,他们(指国民党政府)已经堕落于腐败,争夺地位权力……一向是一党政府,而不是在西方意义下之民主政府。……尽管如此,我们为了显见的理由,仍旧继续倾全力援助国民政府。
——《艾奇逊致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其结果如何?(2)、根据材料二,说说西方观察家们眼中的国民政府的形象。并说明尽管如此,还要倾全力援助国民政府的目的。(3)、艾奇逊写这封信时,中国局势如何?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原因。东的正确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