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2-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 2. 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子”、“洋纱”等物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这种状况表明(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 B、外国资本家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近代中国主动开放市场惠及乡村 D、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 3. 清朝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航,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为什么就不行?难道非要在中国商船都插上外国旗帜才有生路吗?”你认为这件事最有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 4. “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外来文明的成果,反映了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变,它体现了工业革命后,半殖民地人民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抗争和对封建统治的质疑。”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A、绝对否定传统农业文明 B、是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C、体现了不同文明的交织 D、由于农民阶级局限性而失败
  • 5. “它(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人华北:使上国帝京(北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段文字描述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6.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B、维护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 7. 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   )

    瓜分中国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影响
  • 8. 1895年以后,列强称中国为“正躺在死亡榻上”的“远东病夫”,提出要将“分配这个病夫的遗产”问题提上议程。这个“分配”活动的开端是(   )
    A、三国干涉“还辽” B、黄海大战的爆发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 9.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C、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 10. 某历史兴趣小组编排一幕反映1900年中国社会的历史课本剧,下列情境符合史实的是(   )
    A、签订《辛丑条约》 B、清军拆毁大沽炮台 C、义和团战士中弹倒下 D、慈禧太后作为“祸首”被惩办
  • 11.
    据下图可知,通商口岸的开设(   )

    中国近代开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

    A、都是在我国沿海地区 B、都为了进行鸦片贸易 C、和侵华战争路线吻合 D、由沿海地区深入内地
  • 12.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取而代之以共和国家”。他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

    A、推翻清朝统治 B、建立共和制 C、推翻封建制度 D、建立君主立宪制
  • 13.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

    ①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②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4. 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科学时代 C、民主共和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 15.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
    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土地革命,分田地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16. 伍修权曾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革命“上新途”的转折点是指(   )
    A、飞夺泸定桥 B、四渡赤水河 C、遵义会议召开 D、三大主力会师
  • 17.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是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下列人民英雄属于这一阶段的是(   )
    A、刘胡兰 B、邓世昌 C、陈化成 D、杨靖宇
  • 18. 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时说:“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 19. “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不带有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史论”则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A、辛亥革命后,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 B、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面粉业和纺织业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落后 D、近代中国的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都建立了庞大家族企业
  • 20. 报纸是政策、新闻、广告宣传的重要媒介,下列哪一份是中国创办的最早的报纸(    )

    A、 B、 C、 D、

二、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 21. 1931年,七七事变爆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22. 1936年掀起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23.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 24. 1940年,左权指挥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 25. 1945年,中共七大在北平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三、综合题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他们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如下)

    年代

    哲学

    宗教

    自然

    应用科学

    社会

    科学

    历史

    地理

    文学

    艺术

    合计

    年平均数

    1895年前

    1

    4

    1

    2

    3

    12

     

    1896-1911

    38

    172

    366

    238

    136

    958

    63.86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救亡”成了近代历史的第一主题。虽然我们不得不向西方学习,但总感到“先生”很可恶,老欺侮“学生”。“救亡”与“启蒙”成了一对矛盾,不容易处理好。西方人常说要敢于同魔鬼打交道。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中“漂亮的拳击手套”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洋务派的“实际行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95年后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走向近代过程的特点。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孙文(孙中山)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单;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于是我们(共产国际)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己的同盟。

    ——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问题的解决》

    材料二: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筑梦中国》(第一集)

    材料三: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国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重庆机场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同盟”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其结成“同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过程。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共产党为解决此问题做了哪些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共两党关系发展的认识。
  • 28. 历史图片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图说党的历史”为主题开展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党的创立)

    图— 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

    图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图

    (发展壮大)

    图三 1929-1932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图四 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1937—1940)

    (走向胜利)

    图五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图六 三大战役形势图

    (1)、图一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具有怎样的特点?根据图一图二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2)、图三到图四反映了中国革命的中心和任务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图五和图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4)、通过参与“图说党的历史”活动,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