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10-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面有关数据说法合理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是39℃左右 B、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为0dB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之间
  • 2. 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是(   )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 B、“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 C、“请勿高声喧哗” 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 3. 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是(   )
    A、只有太阳、月亮 B、只有太阳 C、只有太阳、烛焰 D、三个都是
  •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扇电风扇,人觉得凉快,是因为电风扇使人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B、-10℃的酒精也能蒸发 C、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D、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一定不变
  • 5. 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 6. 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道路转弯,行车注意安全 D、乐器商店的标志
  • 7.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电灯泡里的灯丝常用钨制成,因为钨的沸点高 B、寒冷冬天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在内侧 C、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的叶子有减慢蒸发的作用 D、水沸腾后,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 8.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认为这个步骤是科学探究中的哪个步骤(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分析论证 D、进行实验
  • 9. 下列做法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   )
    A、照相机用滤镜照相 B、用验钞机来辨别钱币的真假 C、医院用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 D、用电视机的遥控器来控制电视的音量和频道
  • 10. 关于霜、云、露、雾的形成,卜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汽化成的小水珠 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水蒸气 C、霜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凝固成的小冰晶 D、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 11. 如图所示,两平面镜相对竖直放置,相距L,发光点S在两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1和S2之间的距离为L1 , 当S在两平面镜中左右移动时,它所成的两个像S1、S2之间的距离L1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 12. 下列现象中有一个与其它的形成原理不同,它是(   )
    A、雨后彩虹 B、日食 C、小孔成像 D、路灯下人的影子
  • 13.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字或单位
    (1)、中考期间禁噪,要确保各考点的噪音不超过30(填单位).
    (2)、光在真空中每秒传播的距离为m.
  • 14. 北方冬天为了使菜不被冻坏,往往在菜窖里放入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在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热的原理(选填“吸”或“放”).

  • 15. 某物质从60℃开始熔化,直到75℃才熔化完,此物体为(填“晶体”或“非晶体”),在此过程中,该物质需要热(填“吸”或“放”)
  • 16. 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上衣是色,裙子是色.
  • 17. 声音是以的方式传播,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小石头,这表明声音具有.
  • 18. 家用液化气瓶中的液化气是以存在的,它是常通过对液化气在常温下的方法,使之后贮存在氧气瓶中的.(填状态、液化方法及物态变化名称)
  • 19. 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道理解释.发生日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近似在同一直线上,日食时上述二者在中间的是 (填太阳、地球或月球),月食时位于中间的是.(填太阳、地球或月球)
  • 20. 小红站在穿衣镜前2m处,这时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为m.若小红举起自己的右手,则她的像举起的是 (选填“左手”或“右手”).若小红后退0.5m,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为了看清楚自己脸上“青春痘”她拿着小镜子来到窗前仔细观察自己的脸,她应该把脸 (选填“面对”或“背对”)窗户才能观察的更清楚.

  • 21.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测量物体温度的,这些温度计必须保证测温物质在液态状态下才能正常使用.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同答: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熔点/℃

    —38.8

    —117

    —95

    328

    80.5

    沸点/℃

    357

    78.5

    111

    1740

    218

    (2)、—80℃时酒精呈态;
    (3)、若要测量铅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
  • 22. 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 表面(选填“内”或“外”),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 23. 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
  • 24. 绿化城市,不仅可以减弱的传播,而且可以减弱.
  • 25.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如图所示,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那么甲的示数是℃,乙的示数是℃.

    (2)、①如图为“坐井观大”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它能看到大空的范围(画出光路示意图).

    ②请在下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 26. 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他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用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实验要选取相同的两支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关系.
    (3)、实验中他用白纸做的屏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实验中想使蜡烛成的像更亮一些,可以用手电筒照亮蜡烛(填"A”或“B").
    (4)、当他沿桌面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时,始终不能使蜡烛B与己点燃的蜡烛A的像重合,她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27.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F

    100

    0.76

    B

    60

    0.89

    G

    80

    1.02

    C

    60

    1.02

    H

    尼龙

    80

    1.02

    D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100

    1.02

    J



    (1)、“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能/不能).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填写编号) 的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 cm和横截面积 mm.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 (两根/三根)琴弦实验较合理.

    理由:

  • 28.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右边的音叉时,与左边的音叉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音叉在 ,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 29. 二(3)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水的沸腾实验”,为了节约能源,缩短加热时间,老师提供的是初温大约90℃左右的温水.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的位置,再调整固定的位置(均选填"A”或“B").

    (2)、张军同学纪录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水沸腾时,水下小气泡上升途中逐渐(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酒精灯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选填“继续上升”或“保持不变”
    (3)、王磊同学把加热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4)、李敏同学用同一个酒精灯加热水,先后做了两次“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分别画出如图丙所示的a、b两条图线,实验数据及绘图都是正确的.试分析一下,为什么两次图线有差异,其原因是.

  • 30.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2)、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声音,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②依次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声源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声音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请你回答问题:

    ①小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小)的原理.

    ②根据实验数据,在上述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材料是.

    ③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你可以作一个猜想:.

  • 31. 阅读题:

            小明根据生活经验,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认为可能与温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蜂蜜分装入二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蜂    蜜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    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1)、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如蜂蜜),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面的图像来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明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还运用了“转换法”,她将不能直接测量的转换成可以测量的来完成实验探究。在物理学习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这两种方法,请将与各探究方法相同的实验序号填入空格中.

    应用“控制变量法”的有: ;应用“转换法”的有:

    A.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B.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不变

    D.通过蜡烛火焰是否晃动来判断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E.研究乒乓球跳动的远近反映振幅的大小

    F.将光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