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2-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_____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过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褚党人碎”,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此整日里_____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家史”。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_____。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他的才华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提出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展”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_____。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身不由己 不修边幅 停止 失色 B、不由自主 蓬头垢面 停滞 失重 C、不由自主 蓬头垢面 停滞 失色 D、身不由己 不修边幅 停止 失重(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B、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C、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 D、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还有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使然。 B、还由于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 C、还是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 D、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个人一生的发展。
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威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ロ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B、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个人的尊严。 C、“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标。 D、家国情怀在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B、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 C、第五段作者论述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D、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B、对于个体而言,不是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 C、对于每个人来说,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也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更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 D、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今天,垃圾围城成为困扰全球大城市的难题,具体现象包括填埋场侵占土地、垃圾造成长期污染、垃圾焚烧厂被周边居民抵制等。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离不开垃圾分类。妥善分类,能有效减少源头垃圾总量,防止有害垃圾被不当处理,确保被焚烧处理的垃圾无公害。理想的垃圾处理方式,应是从源头就做好分类,但目前源头正确分类率太低,二次分拣倚重比例过高,导致垃圾分类效率低、费用高。今天的城市体量在不断扩大,但环境容量却极为有限,人人都能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是解决城市垃圾困境的关键之举,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从必要性看,强制垃圾分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北京早在1957年就率先提出垃圾分类理念,1996年,北京就推出了第一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调查显示,北京居民对生活垃圾“四分类”知晓率达到了80%,但分类投放的自觉性和参与率仍然较低,对厨余垃圾的准确投放率仅有两成。知易行难,20年的宣传、引导并未形成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的局面,缺乏“硬手段”,只靠“软约束”很难让人做到知行合一。毕竟,在选择如何完成一件日常事务时,大多数人倾向于“方便”而不是“高尚”,既然正向激励效果不明显,那么只能采取制度倒逼的手段。从日本、新加坡等国的经验来看,强制的处罚措施,也是确保垃圾分类高效完成的必须条件,在垃圾分类这件事上,还真不能完全指望自觉。正面宣传引导的覆盖率很难保障,总有一些人对公益性质的事情无感,觉得这些为子孙计的事情跟自己无关。对这些人来说,适当的惩罚手段是确保他们正视垃圾分类的唯一选择。同时,用强制手段确保垃圾分类无死角,能有效防止少数不守规矩者肆意妄为,防止错误示范带来的“破窗效应”。
(摘编自袁媛《为了好习惯,强制又何妨》)
材料二:
下图为“阻碍公众进行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调查统计表
(摘编自《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
材料三:
古人言,“没有五音,难正六律”,从制度上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任、义务、权力,目前对于垃圾分类收集这样一个规模大、时间长、参与广的活动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等历史上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现实背景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提出符合我国现发展阶段的相关政策法规,使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同时,注重多种媒介形态的综合应用,并利用宣传典型辅助手段加强示范引导,强调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使公众更加明确垃圾的正确分类及现行的规章制度。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生产力大国,但消费和生产总是以分解作为循环的前提条件。在今天的语境下,如何分解我们的生产、消费之物,如何将放错位置的资源加以循环利用,或许与化解产能过剩这一问题同等重要。而垃圾分类工作作为解决该问题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是一时一刻的权宜之计,而应作为“百年大计”来对待。在这一过程中,只有结合历史因素和管理难度所制定出的政策规范,才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制度成本、政策成本和实施成本,将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有效地推进到底。同时,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完善相关的法规与制度,加强媒体宣传与教育普及,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为垃圾分类的有效实施保驾护航,摸索出成本可控、成果可见、具有我国特色的垃圾分类模式,让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真正落地生根。
(摘编自吴清扬《垃圾分类:提升生活品质,涵养城市颜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垃圾围城——解决方法——垃圾妥善分类——作用——减少总量,焚烧无公害垃圾,防止有害垃圾被不当处理 B、理想的垃圾处理方式——应该——从源头做好分类——而且——人人都能正确进行分类 C、城市垃圾分类现状——表现——源头正确分类率太低,二次分拣倚重比例过高——结果——效率低、费用高 D、借鉴日本、新加坡经验——采取——制度倒逼手段——全面杜绝——错误示范带来的“破窗效应”(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虽然提出垃圾分类理念的时间较早,但由于没有制定相关管理措施,以致很难形成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的局面。 B、中国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采取措施,将放错位置的资源加以循环利用,就可能解决我国产能过剩这一问题。 C、有受访者认为“身边很少有人分类”,或者嫌麻烦,认为自己“没有精力”,可见,公众“垃圾分类”的践行度较低。 D、从影响和阻碍公众进行“垃圾分类”的统计数据来看,受访者普遍认为“垃圾分类”设施不能及时跟进是主要原因。(3)、应如何落实垃圾分类处理?请结合材料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兵
梁晓声
天黑了。
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一辆客车,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
车上二十几名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儿。还有一个兵,他入伍不久。他那张脸看去怪稚气的,让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呐。
那时车厢里的温度,由白天的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车窗全被厚厚的雪花一层层“裱”严了。车厢里伸手不见五指,每个人都快冻僵了,那个兵自然也不例外。不知从哪一年起,中国人开始将兵叫做“大兵”。其实,普通的大兵们,实在都是些小战士。
那个兵,原本是乘客中穿得最保暖的人:棉袄、棉裤,冻不透的大头鞋,羊剪绒的帽子和里边是羊剪绒的棉手套,还有一件厚厚的羊皮军大衣。
但此刻,他肯定是最感寒冷的一个人。
他的大衣让司机穿走了,只有司机知道应该到哪儿去求援,可司机不肯去,怕离开 车后,被冻死在路上,于是兵就毫不犹豫地将大衣脱下来了……
他见一个老汉只戴一顶毡帽,冻得不停地淌清鼻涕,挂了一胡子,样子非常可怜。于是他摘下羊剪绒帽子,给老汉戴了。老汉见兵剃的是平头,不忍接受。兵憨厚地笑笑说:“大爷您戴着吧!我年轻,火力旺,没事儿。”
人们认为他是兵,他完全应该那么做,他自己当然也这么认为。
后来他又将他的棉手套送给一个少女戴,她接受时对他说:“谢谢。”
他说:“不用谢,这有什么可谢的?我是兵嘛,应该的。”
后来那年轻的母亲哭了,她发现她的孩子已经冻得嘴唇发青,尽管她一直紧紧抱着孩子。
于是有人叹气……
于是有人抱怨司机怎么还没找来救援的人们……
于是有人骂娘、骂天、骂地,骂那年轻的母亲哭得自己心烦心慌……
于是,兵又默默地脱自己的棉袄,走到那位年轻母亲身边。帮着她,用自己的棉袄,将她的孩子包起来了……
穿着大衣的几个男人和女人,都用大衣将自己裹得更紧了。仿佛兵的举动,使他们冷上加冷了……
再后来,天就完全黑了。
伸手不见五指的车厢里忽然有火苗一亮:一个男人按着了打火机。他接近到兵跟前,一松手指,打火机灭了,车厢里又伸手不见五指了。
他低声说:“真的,你这兵就是经冻。咱俩商量个事儿,把你的大头鞋卖给我吧,200元!200元啊!”兵说:“这不行,我要冻掉了双脚,就没法儿再当兵了。”
他一再地央求。说哪儿会冻掉你双脚呢!你把大衣、棉袄、帽子和手套都白送给别人穿着戴着了,怎么我买你一双鞋你倒不肯了呢?
兵沉默片刻,犹豫地说:"那……如果你愿意用你那半瓶酒和我换的话,我可以考虑……”
二人互换之际,他又灌了一大口酒,好像如若不然,这种交换,在他那一方面是很吃亏的。
兵从车厢这一端,摸索着走向那一端,依次推醒人们,让所有的人都饮口酒驱寒。包括那位年轻的母亲,包括那少女。
酒瓶回到兵的手中时,兵最后将它对着嘴举了起来——只有几滴酒缓缓淌进兵的嘴里。兵感到口中一热,似乎浑身也随之热了一下……
车是被困在一条山路上的,一侧是悬崖。狂风像一把巨大的扫帚,将下坡的雪一片片扫向悬崖底谷。
于是车开始悄悄地倒滑了,没有一个乘客感觉到这是一种不祥。
但兵敏锐地感觉到了,他下车了……
拂晓,司机引领来了铲雪车和救援的人。乘客们欢呼起来,只有一个人没有欢呼,就是兵。就是那看上去怪稚气的兵,就是那使人觉得还是个少年的兵。
人们是在车后发现他的——他用肩顶着车后轮,并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车后轮下。
他就那么冻僵在那儿,像一具冰雕。
也许,他没有声张,是怕人们惊慌混乱,使车厢内重量失衡,车向悬崖滑得更快。也许,他发出过警告,但沉睡的人们没有听见,呼啸的狂风完全可能将他的喊声掩盖……
事后人们才知道,他入伍才半年多。他还不满19岁,他是一个多子女的穷困乡村的农家的长子,他的未婚妻是个好姑娘,期待着在他复员后做他的贤妻……,
(选自《小小说精读》,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兵”为旧时对普通士兵的称呼,常含有贬义。小说以“大兵”为题,这种“贬词褒用”式的称谓,既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又突显了主人公的高大形象。 B、“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写出环境的极冷,引出下文“大兵”让衣、让帽、让手套、换酒等一系列行为,与后文狂风扫雪的环境描写相照应,为结局作铺垫。 C、“有人叹气,有人抱怨,有人骂娘、骂天、骂地,骂那年轻的母亲……”这些叙述表现出车上的人们除了“大兵”都是些自私自利、缺少互助精神的人。 D、小说围绕着客车被困,“大兵”送出他所有的保暖衣物、用冻不透的大头鞋换酒给大家驱寒、顶住将要滑下悬崖的汽车这些情节,歌颂了“大兵”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2)、小说中有多处自然环境的描写,请概括其作用。(3)、小说写了一个想用200元钱换“兵”的大头鞋的男人,有什么作用?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 , 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廷页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来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颒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 , 着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有改动)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B、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C、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D、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龙,周朝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 B、金陵,现在的南京,曾名“建康”“邺都”,史上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C、长庚星,也叫金星,黎明前叫“启明星”或“太白星”;黄昏出现,叫它“长庚星”, 故有“东太白,西长庚”之说。 D、左拾遗是一个古代官职,主要作用是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隶属谏诤机构。杜甫就当过左拾遗。(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10岁就通诗书,成年后,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在长安李白拜见贺知章,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颇为感叹。 B、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李白得以步入仕途,担任翰林供奉。玄宗皇帝爱李白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 C、李白曾游历并州(今山西太原),见到大将郭子仪,郭子仪认为李白很奇特。 D、李白是个“骜放”之人,《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道出了他的心声;在朝堂上“使高力士脱靴”又为一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②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遥同社员外审言过岭
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①作者和杜审言都于神龙初年(705)流放岭南,杜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境内),沈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广西崇左县)。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长地阔”“岭头”“白云”看似自然之物,但营造的意境却寄托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B、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洛浦风光”和“崇山瘴疠”形成强烈的反差,引起读者的共鸣。 C、“人何处”是默念友人杜审言人在何方,类似于设问,不答而答,不言自明,表意含蓄。 D、最后一联“两地江山”即可指与朋友分隔之远,又可指与朝廷相距万里之遥,面君之难。(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概括说明。五、情景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 , 。(2)、《归园田居》中透过 ,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行为飘逸潇洒,降临人间的句子是: , 。(4)、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用落叶和江水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5)、《琵琶行》中描写了琵琶女弹琴的优美动作,先是 , 似述说自己平生的不幸遭遇;后是 ,弹出了当时著名的《霓裳羽衣曲》。(6)、《琵琶行》中形容乐曲中断,可曲断情连的句子是 , 。
六、语言表达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贫瘠,原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① , 要不断地工作,也要不断地沉思。生命原是一个不知来自何处去至何方的奇迹,存在也是一个时空的偶然,我们需要不停地奋斗,来印证我们生命的真正存在。这样我们便须活跃我们的思维,点燃灵台的明灯,照亮我们该走的路,②。生命是需要不断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绩,不管昨日你园圃里有多少花朵,那是属于昨日;③ , 就难享今日更清醇的欢欣。今日,一个新的开始,更需要我们前进,更需要我们去孕育。人生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而泪尽。
9. 根据下面的情境,回答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吸引了西北师范大学师生党员的广泛关注,大家通过平台获取知识、交流思想,“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已成为该校师生党员的移动“加油站”。据统计,在西北师范大学5183名党员中,截至记者发稿时,已经完成注册学习的党员有5107人,占全体党员人数的98.5%,每天活跃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的党员人数超过3500名。(2019年3月报道)
请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2个字。
七、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得者黄旭华,在与世隔绝的荒岛上一干就是三十年,用算盘加磅秤,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
材料二:2020年阿里达摩院青橙奖获得者赵保丹,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工作者,她说:学习物理是很美的一件事,学得越多反而变得越少,最终统一成很少的几个公式。
材料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再次位列第14名,是唯一进入前30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国。
作为一名中学生,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综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