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四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2-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想试探一下,看看人们对我们建议的反应。 B、对这件事情,他始终保持缄默 , 不予解释。 C、乐山大佛的建造工艺太伟大了,令人叹为观止 D、妈妈的手真巧,把我的破裤子修理得天衣无缝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二、句子默写

  • 3.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2)、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3)、崔颢在《黄鹤楼》中既融入了仙人乘鹤的传说,又描绘了黄鹤楼近景的诗句是: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从动物的变化来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5)、默写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后四句。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三、字词书写

  • 4.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fēi hóng()的轻云。
    (2)、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kuān hòu()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还没等观众从yǎn huā liáo luàn()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
    (4)、这个物理学家hé yán yuè sè()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四、综合性学习

  • 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六盘水市空巢老人约6万户,35%的老人感到生活孤苦。每到节假日,对他们来说,期待的不是电话短信的问候,而是孩子的陪伴。

    (材料二)

    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更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概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2)、你从材料二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请简要概括。

五、课内阅读

  • 6. 阅读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风烟俱  

    互相  

    泉水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描写山水,从动与静、声与色、明与暗等多方面进行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景。 B、文章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热爱自然、鄙弃功名利禄、厌倦官场政务的思想情绪。 C、文章按总分结构安排,“分”的部分先写山后写水,围绕“独绝”二字展开。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一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从听觉角度来描写山林美景。

六、课外阅读

  • 7. 阅读

    令仪被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 , 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

    (注)①市井人:生意人。②忤物:这里是得罪人的意思。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是(   )
    A、如其欲之/未复有能其奇者 B、寡悔/湍绿潭 C、十千足以衣食/一狼骨止 D、卒为民/清荣峻茂,多趣味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谓  曰  尔  贫  甚  夜  负  十  千  以  归  恐  为  人  所  诘。

    (3)、结合文段,请说说于令仪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除了每时每刻和眼前的电脑屏幕对话之外,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这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者指出,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年10月,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盘子离席。

    ⑧由手机引发的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恰好反映了手机致使人际关系变得冷漠、隔阂的现象。

    (选自《国际先驱导报》,有删改)

    (1)、下列对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研究表明,眼睛聚焦阅读手机图文比聚焦阅读书报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B、使用一下智能手机,就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 C、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D、埋头于手机网络世界的“低头族”,不仅“错过了”身体健康,还“错过了”正常的人际关系。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低头族”。 B、“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一句中的“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而又有力地说明了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明显上升。 D、文中“调查显示”“研究指出”等内容,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3)、《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请结合文意,联系生活,以手机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芬芳的蜡梅花

    秦湄毳

        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

        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

        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

        ⑤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

        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

        ⑨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路给老师摘蜡梅花去!”

        ⑩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

        ⑪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

        ⑫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蜡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9年第4期,有删改)

    (1)、本文回忆了“我”与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

    “我”自称患有咽炎,→为了给“我”治“咽炎”,学生们寻找蜡梅花→学生们的行为让“我”感动,

    (2)、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

    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谈谈你对下列语句的理解。

    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

    (3)、第⑫段划线句说“我想说,此刻,我陶醉”,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我”会因为什么而陶醉?
    (4)、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以“芬芳的蜡梅花”为题有哪些作用?

八、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成长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是迈向人生的第一步,它意味着我们不再是别人眼中幼稚的孩童,而是意味着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审美观和道德观,意味着我们已经可以独立、自律和自控。

    但是,成长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成长这条道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也一定品味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而这一切都是你成长途中的宝贵财富。现在,请静下心来细细思索,并将其诉诸笔端。

    请以“成长”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自拟题目;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不少于500字;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九、名著阅读

  • 11.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彭德怀过去即有这样一种斗争历史,我原来以为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经垮了。结果我却发现彭德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上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不进的结果。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

    ②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件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③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顿饭。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一般是白菜、面条、豆、羊肉,有时有馒头。宁夏产瓜,种类很多,彭德怀很爱吃。可是,好吃惯了的作者却发现彭德怀在吃瓜方面并不是什么对手,但是在彭德怀参谋部里的一位医生面前只好低头认输,他的吃瓜能力已为他博得了“韩吃瓜的”这样一个美名。

    ④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山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1)、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彭德怀是一个怎样的人?
    (2)、联系原著,说说彭德怀加入共产党前的两件英雄事迹。
    (3)、请列举出书中描写的另外两名红军领导人物,并简单介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