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川大附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2-0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庆祝活动的情景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彩旗飘扬 B、气球升空 C、燃放烟花 D、歌声嘹亮2. 下列变化不是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 B、醋的酿造 C、食物的腐烂 D、天然气的燃烧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氧 B、洁净的空气 C、汽水 D、氯化钠溶液4. 对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所含成分进行比较,正确的是( )
①氧气:空气>呼出气体;②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③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6.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多种物质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铜用于制导线 B、酒精可用作燃料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8. 根据分子的相关性质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食物腐烂﹣﹣分子停止运动 B、闻到花香﹣﹣分子间有间隔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D、水结冰﹣﹣分子变成了原子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0. 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11.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C、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12. 科学家因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结合图示,有关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C、
表示核内有3个电子
D、离子符号是Li+ .
13. 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时反应刚好停止 B、红磷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C、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 D、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O2迅速消耗造成的14. 如图,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二、填空题
-
15. 应用所学知识填空。(1)、化学学科有一套专有的“符号体系”,即“化学用语”。
①每一种纯净物都有一个对应的化学符号,如用“CO2”表示“二氧化碳”,请你试着写出三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 , CCl4的命名为。
②欢迎参加我们的化学俱乐部,请你写出符合与下列特征提示相关的物质符号:
提示1
提示2
提示3
物质符号
物质1
液体
银白色
温度计
物质2
液体
无色
制氧气
物质3
固体
黑色
可做催化剂
物质2和物质3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有四种气体:aO2;bCO;cCO2;dSO2 , 请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①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③能做燃料的气体是;
④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3)、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变化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图A中可知,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属于种元素的粒子,其中与E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填写图片下方的字母),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③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符号是。
16.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他得出了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的1/5的结论(填“质量”或“体积”)。(2)、饼干敞开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饼干会变软,这说明空气中含有。(3)、鱼虾等生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在水中溶于水。(4)、氮气常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是因为氮气。(5)、除了氮气和氧气之外,有一种空气中的气体含量虽然不算多,但是霓虹灯的闪烁离不开它的功劳,这就是空气中的 , 用作霓虹灯体现的是它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6)、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来制备氧气,这主要是因为液态氮与液态氧的不同,该过程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17. 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北京
92
TSP
Ⅱ
济南
76
TSP
Ⅱ
天津
82
TSP
Ⅱ
武汉
83
NO2
Ⅱ
哈尔滨
96
TSP
Ⅱ
重庆
98
SO2
Ⅱ
上海
74
NO2
Ⅱ
贵阳
69
TSP
Ⅱ
注:TSP——空气中飘尘
(1)、酸雨是绿色植物的“刽子手”,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2)、北京市的首要污染物是。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3)、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填物质类别)。空气中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导致的环境问题是。(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2012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公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必列入检测范围的是()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 PM2.5 D二氧化碳
(5)、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是(______)A、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反雾霾口罩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三、实验题
-
18. 结合下列三个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甲,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2)、如图乙,硫在氧气中燃烧。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其原因是。(3)、如图丙,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①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为 , 其符号表达式为。
②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
③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大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19.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实验)图I是课本中的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烧杯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此实验说明了。(2)、(实验改进)老师对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II所示),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的长条形滤纸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
③再往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分析讨论)①若实验II的现象不明显,应当进行的改进操作是。
②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4)、(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I和图II所示装置虽能够证明分子的性质,但无法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图III和图IV所示装置。
按照图III和图IV所示装置操作,几分钟后烧杯B中溶液变化有何不同。
(5)、对比图III和图IV所示的装置,说明了。四、科学探究题
-
20. 为探究某塑料的组成元素,设计了实验I和II。回答下列问题:(1)、I 制取氧气
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 ,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填标号),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 试管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2)、欲制取干燥的O2 , 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填标号)。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 C中(填“a”或“b”)端相连。(3)、II组成探究定性检测(已知:无水 CuSO4 遇水变蓝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试剂并按上图进行实验。通入O2 , 一段时间后,点燃J处酒精灯。
装置K中无水CuSO4变
①色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H2O
装置L中②。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CO2
③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塑料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