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2-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5 小题,第1~10 小题,每小题 4 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 ,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进行化学实验时非常容易出事故,所以我们在操作过程中都有严格的操作要求。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倾倒液体 C、闻气体的气味 D、稀释浓硫酸
  •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在慈溪,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分别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下列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
    A、废日光灯管 B、卫生纸 C、剩菜剩饭 D、塑料瓶
  • 3.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关于化学试剂的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
    A、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B、亚硝酸钠用于腌制食品 C、盐酸用于配制药品 D、熟石灰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 4. 央视 3·15 晚会曝光辣条食品问题后,食品安全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下列有关加工食品的做法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小苏打制作馒头 B、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C、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苹果表面给苹果“保鲜” 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 5. 伏打电堆于1800年问世,它利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中的一条化学反应是:2Zn+O2+2H2O=2Zn(OH)2 , 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6. 2020 年 5 月 8 日下午 23:35 分左右,河北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分公司合成车间甲醇回收装置发生爆炸,造成 78 人死亡。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响实验室安全警钟。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酒精灯不慎碰到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该灭 B、强碱触及皮肤而引起灼伤时,要先用强酸中和,再用大量水冲洗 C、分解 KClO3 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应少于试管容积的 1/3
  • 7.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都是催化剂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碱溶液成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8.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物质,我们也需要对物质进行分门别类。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氧化物

    A

    HNO3

    Na2CO3

    Cu(NO32

    Fe3O4

    B

    HCl

    NaOH

    NaCl

    C2H6O

    C

    H2SO4

    KOH

    NH4NO3

    H2O

    D

    H2O2

    Ca(OH)2

    ZnSO4

    O2

    A、A B、B C、C D、D
  • 9. 与图示微观变化相符的化学反应是 (   )

    A、2CO+O2 __ 2CO2 B、H2+CuO __ H2O+Cu C、2H2+O2 __ 2H2O D、H2CO3 __ H2O+CO2
  • 10. 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操作方法

    A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加碳酸钠, 观察产生气泡快慢

    B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除去木炭中少量的CuO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FeSO4、CuSO4混合溶液中的 CuSO4

    加过量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 11. 将一定量金属 M 加入 ZnSO4 和 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滤渣,滤液为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金属活动性:M>Zn>Cu B、滤液中可能只含有一种溶质 C、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 M D、该过程一定发生了如下反应:M+CuSO4=Cu+MSO4
  • 12. 将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 13. 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 B、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 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和NaCl
  • 14. 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② B、实现③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 C、实现⑤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 D、实现⑥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 15. 小余取 8.0g 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敞口的锥形瓶中,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发生潮解,一段时间后测得锥形瓶内物质质量为 10.0g。为进一步探究上述现象的成因,小余立即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将试剂 X 逐滴滴入锥形瓶中,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装置前后质量减少了 1.1g。(不考虑滴加液体体积、气体密度变化和结晶水的生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⑴试剂 X 可以是硫酸

    ⑵固体 Y 可以是生石灰

    ⑶滴加试剂 X 前锥形瓶内水的质量为 1.35g

    ⑷若没有球形干燥管,测得氢氧化钠固体从空气中吸收水的质量会偏小

    A、(1) (4) B、(1)(3)(4) C、(2)(3) D、(1)(2)(4)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7小题,每空 2 分,共36分)

  • 16. 某牛奶的营养成分表如图所示。请回答:

    (1)、“钠”、“钙”指的是(填“单质”、“原子”、“离子”或“元素”)。
    (2)、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 17. 某品牌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其反应原理: LiFePO4FePO4+Li 。该电池具有容量大、续航能力强的特点。
    (1)、LiFePO4 , 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该电池充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 18. 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NaCl) 和纯碱(Na2CO3)。
    (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
    (2)、为鉴别这两种物质,某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 19. 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

    (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
    (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 ”“”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填写离子符号)。
  • 20.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选填字母)
    (2)、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
    (3)、丙同学在选用B装置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的实验,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 21. 如图中的 a、b、c、d 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或其水溶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其中甲是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乙为氯化物,是家庭做菜时必要的调味品;a 为常见的单质,它的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极广,其组成元素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所必需的;c 中含有三种元素,c 和 d 相混时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物丙。

    (1)、c 的化学式是
    (2)、a 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 与 d 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22. 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O3)可作补血剂。某硫酸厂产生的炉渣中除了有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兴趣小组利用炉渣尝试制备FeCO3 , 其流程如下:

    【已知:Fe+Fe2(SO4)3=3FeSO4;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操作①的名称是
    (2)、溶液A中的溶质除H2SO4外,还存在
    (3)、上述流程中生成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3分.共 48 分)

  • 23. 材料一:1673 年,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与原来金属相比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1703 年,施塔尔提出“燃素学说”,其主要观点有:①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件下被禁锢在可燃物中;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分离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

    材料三:1756 年,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他将金属铅装入容器后密封、称量。然后把容器放到火上加热,银白色的金属变成了灰黄色,待容器冷却后再次称量,发现容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罗蒙诺索夫对此的解释是: “容器里原来有一定量的空气,且容器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多少,金属灰的质量就比金属增加多少,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后来,拉瓦锡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定量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认。

    (1)、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3)、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多选)
    A、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D、科学研究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勇于创新
  • 24. 做酸碱实验时,小敏将稀盐酸逐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如图),发现一直无明显现象,突然想起忘记加无色酚酞试液,为探究反应的进程,过程如下:(已知 BaCl2溶液呈中性)
    (1)、【建立猜想】①氢氧化钡过量②盐酸过量③
    (2)、【实验设计】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得出猜想①错误。

    步骤二:继续探究

    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重新取样,滴加少量AgNO3 溶液

    白色沉淀

    猜想②正确

    重新取样, 滴加足量 Na2CO3 溶液

    猜想②正确

    白色沉淀

    猜想③正确

    ①对方案Ⅰ的结论进行评价:

    ②表格空白处的实验现象是:

    (3)、【表达交流】为确定猜想②是否正确,还可以选择的试剂有

    A.紫色石蕊试液 B.铜片 C.铁锈

  • 25. 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它可溶于水,得到黄绿色的氯水。它易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与硫酸反应。
    (1)、小明对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1: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

    假设2: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小明向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由溶液变红可知氯水显 性,从而知道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假设2成立。

    (2)、小明对褪色现象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了解到氯水有漂白性。氯水中有氯气分子,还有氯气与水反应得到的盐酸和次氯酸(HClO)。他对氯水的漂白性提出了3种假设:

    A.盐酸有漂白性

    B.氯气有漂白性

    C.次氯酸有漂白性

    经过认真思考,小明否定了假设A,请写出依据 。

    实验室制备的氯气往往带有水蒸气和其他杂质。为了探究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必须要用纯净、干燥的氯气。图甲是小明为了干燥氯气所设计的装置图。请在图甲中将广口瓶中的导管画完整,并在图中的处写出试剂名称。最后,将经过除杂后得到的干燥氯气通入装有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如图乙),布条颜色不变。得出结论: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3)、次氯酸除有漂白性外还有不稳定性。小明设计了一套装置,收集到一试管次氯酸见光分解后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发现木条复燃,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
  • 26. 在“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小科发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内出现了灰白沉淀。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小科在老师指导下,猜想灰白色沉淀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①镁;②氯化镁;③氢氧化镁;④碱式氯化镁[Mg(OH)Cl]。

    老师肯定了小科的猜想,并鼓励他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一:将上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和灰白色滤渣。

    步骤二: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镁粉末,粉末全部溶解。

    步骤三:取少量灰白色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无其他现象。

    步骤四:将剩余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取洗涤后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反思及结论】

    (1)、从步骤二可知,灰白色沉淀不可能是氯化镁,因为滤液是氯化镁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从步骤三可知,该沉淀中没有
    (3)、步骤四中将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是为了
    (4)、根据实验探究可知,该反应产生的灰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

四、解答题( 本题共 5小题 ,第 27 题6 分 ,第28题8分,第 第 29 、30 、31 题 题 9 分 ,共 共 41 分)

  • 27. 木糖醇(C5H12O5)是一种天然、健康的甜味剂,常用于口香糖、甜品等的制作。木糖醇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甲醇,熔点92~96℃,沸点216℃,10%水溶液pH5.0~7.0。按要求计算:
    (1)、木糖醇的 10%水溶液 pH5.0~7.0,这种性质属于性质。(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木糖醇中 C、H、O 质量比为
    (3)、15.2g的木糖醇晶体中含有的C元素的质量为
  • 28. 向含CuCl2和HCl的100 克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200克,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Cu(OH)2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

    (1)、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2)、N点所得溶液的pH值为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m1为多少克?(列式计算)
  • 29. 某同学用足量的金属镁与 7.3 克 5%的稀盐酸反应,测量产生气的体积。

    (1)、已知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应选择甲图中的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
    (2)、乙图为检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当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产生,则表示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3)、已知氢气的密度为 0.09 克/升,请计算能收集到多少升氢气。(计算结果精确到 0.01%)
    (4)、反应结束后,发现实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计算值要大,请分析可能原因(写出两点)
  • 30. 为了探究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X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取50克滤液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镁溶液20克,接着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加入溶液的质量与烧杯内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滤液X的pH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液X中含有的溶质是
    (4)、滴加入30克稀硫酸时,烧杯中沉淀的质量m2的值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31. 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1.5g。某实验小组将这份样品完全溶解,配成50g溶液。然后缓慢滴入7.3%的稀盐酸,同时进行搅拌,使二氧化碳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多次测得溶液pH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6次

    第16次

    第21次

    第26次

    滴加的盐酸总质量/g

    0

    5

    15

    20

    25

    溶液总质量/g

    50

    55

    m

    69.78

    74.78

    溶液pH

    12.4

    12.1

    7.0

    2.2

    2.1

    请分析计算:

    (1)、第次测量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2)、表中m=
    (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1.5g样品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