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统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1-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

  • 1. 读表1,据表中内容可知(    )

    表1  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

    年份

    由英国进口的贸易额

    对英国出口的贸易额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550

    250

    1790

    230

    1850

    680

    390

    990

    800

    1853

    400

    390

    650

    1330

    1855

    360

    340

    290

    1990

    A、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 B、上海的外贸地位不断提高 C、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D、中国外贸总体呈下滑趋势
  • 2. 1836年《中国丛报》登载“ (中国)是一个不大例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的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 3. 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里的“帝国”“注定……被打垮”的根本原因是(   )
    A、军力不足,装备落后 B、阶级矛盾尖锐 C、闭关锁国,妄自尊大 D、封建制度落后
  • 4. 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   )
    A、外来侵略促进国家意识觉醒 B、闭关锁国造成国民意识的落后 C、晚清时期的中国落后于日本 D、国人学习日本开始于甲午战后
  • 5.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为研究洋务运动确立了一个“守旧与创新”的主题,并摘取了历史学家陈旭麓的一段话作为评判:“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想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下列能说明材料引述内容的是(   )
    A、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民用企业,开创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B、运动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C、洋务运动学习西方,迈出近代中国全盘西化的第一步 D、洋务运动成功抵御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对实现“自强求富”起了促进作用
  • 6. 如图所示岛屿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该岛的面积约76400平方公里,比两个台湾岛还要大。岛上拥有超过6000条河流及1600个湖泊,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裕。强行割占中国这个岛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国 C、日本 D、英国
  • 7. 如下图是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D、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
  • 8. 导致下表中税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协定关税的影响 B、小农经济的衰败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通商口岸的开放
  • 9. 如图是1894年英国讽刺漫画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一个小矮子日本武士挑战全身披挂凶神恶煞的中国巨人,而西方人则站在木板后。下列对此漫画的理解比较恰当的是(    )

    A、表达出了对日本以弱胜强的赞扬 B、准确反映了中日两国的真实状况 C、承认了西方对于战争的默许态度 D、讽刺了西方各国政府的中立政策
  • 10. 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在《致巴特力上尉》中描述某次侵略战争的暴行时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圆明园)。一个进行了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1. 作家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处废墟,我们可以想到的历史信息是(    )

    A、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湘军分兵三路攻破天京 D、太平军曾抗击洋枪队
  • 12.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中国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 D、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 13.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D、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只有英国
  • 14.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 D、“自强”“求富”振兴中华
  • 15.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品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这里的“两国关系的改善”是指(   )
    A、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 B、切实改善中英两国关系 C、两国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 D、保护鸦片走私
  • 16. 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内容的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警世钟》 D、《变法通议》
  • 17. 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

    A、整个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D、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 18. 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知(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9.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

    ②轻视阶段(1840~1905)……

    ④赞赏阶段(1937~1945)……

    ⑥敌对时期(1949~▲)。

    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下列哪一次侵华战争(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0. 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为日后创造铁路建设的突出成就奠定了基础,詹天佑赴美留学,与哪一事件有关(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21. 针对下表的贸易状况,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    )

    年代

    英输华货物总值(单位:万英镑)

    1837﹣1839

    年均不足100

    1845

    约239

    1846

    约179

    1854

    约100

    A、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 B、要求协定关税 C、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D、在中国开矿设厂
  • 22. 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他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左宗棠
  • 23.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24.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清政府(   )

    A、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B、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 25. 马克思在论及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时说道“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在此,马克思旨在强调(    )
    A、两次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英国领先于世界的军事是矛盾的根源 D、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最主要指向英国
  • 26.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之一是清政府(    )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白银2亿两 C、割台湾岛 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 27. 下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28. 清末黄钧宰在书中描述从各省调到广东的军队情形:“奉调之初,沿途劫夺…抵粤以后,喧呶纷扰,兵将不相见,遇避难百姓,指为汉奸,攘取财物。校场中互相格斗,日有积尸。”这反映出(    )
    A、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B、清朝军队腐败、纪律废弛 C、清朝军队凶悍、战斗力强 D、清朝财政困难、军费难筹
  • 29. 联合国“国际禁毒日”的确定与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该历史事件发生的领导人分别是(   )

    A、1839年,林则徐 B、1841年,关天培 C、1842年,陈化成 D、1851年,洪秀全
  • 30.

    下图阴影部分所示的中国领土,是俄国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割占的(   )

    ①中俄《改订条约》                      ②中俄《北京条约》

    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④中俄《瑷珲条约》

    A、①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6分)

  • 31.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历了崛起﹣﹣繁盛﹣﹣衰落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因此,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后来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如下表是初三某同学探究“盛唐气象”学习主题时收集到的资料

    序号

    史料

    唐三彩引起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效仿,出现了奈良三彩、新罗三彩、波斯三彩等。

    敦煌壁画中……人间的荣华富贵被搬到了天上,天国的富丽堂皇又搬回了人间。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三: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为什么说自秦朝起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
    (2)、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表,在A、B处填写史料序号,C处填写研究角度。

    研究角度

    唐朝政治安定

    唐朝对外开放

    唐朝文化辉煌

     C

    史料序号

     A

     B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实施的什么政策,它使中国的世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政策推行近200年,被哪场战争所改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2:“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3:“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洪仁玕自述》

    (1)、材料1,2所述之事各发生在哪一年?在这两年中,太平天国进行了哪些重要活动?
    (2)、材料3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指的是什么?
    (3)、“翼王远征”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综合题(共1题;共14分)

  •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康有为、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先后以“自立”和“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此外,他们还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在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了。

    材料二 “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三十年(注:1894-1924年)。甲午战争把中国打痛了,打醒了。民族矛盾压倒了阶级矛盾,全民族警醒奋起,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今天,面临完成统一大业的中国人多么需要这种精神。这是一个改革和探索的年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英雄时代。”

    ——节选自电视剧《走向共和》

    (1)、史料诊所:材料一中有三处错误,请你在错误的词句下划横线并改正。

    (2)、材料二中提到的“甲午战争把中国打痛了”,指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三十年”中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民族警醒奋起,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史实有哪些。

    (4)、“今天,面临完成统一大业的中国人多么需要这种精神”,这种“精神”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