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1-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 1. 书写句子:请用楷书抄写下面的诗句,注意正确,端正,美观。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 2. 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

    我 zì háo , 我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正以 nán yǐ zhì xìn的速度迅猛发展。世界最长的高铁网络,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 rì xīn yuè yì 的航天技术……这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正 yī rú jì wǎng地带领全国人民坚定地迈向更伟大的征程。

  • 3. 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遣返(qiǎn fǎn)    矫健(jiāo jiàn) B、酝酿(yùn niàng)    玲珑(líng lóng) C、摄取(liè qǔ)    窠臼(cháo jiù) D、歧途(qǐ tú)    腼腆(mián diǎn)
  • 4. 下列成语与“国泰民安”所表示的含义类似的一项是(    )
    A、流离失所 B、哀鸿遍野 C、生灵涂炭 D、丰衣足食
  • 5.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震耳聋——随心所 B、世闻名——一反三 C、为命——相守相 D、直气壮——日万机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负荆请罪”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廉颇和赵王的故事。 B、《落花生》《示儿》的作者依次是:许地山,李白。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与“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两句诗中包含的情感是一致的。 D、《桂花雨》中的桂花表达了作者和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7. 默写。
    (1)、“问渠那得清如许?”,这句诗选自朱熹的《》。
    (2)、在“民间故事”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七夕的由来是《》的故事;了解到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是让他们在天河上相会。我们还开了民间故事会,下面的图片分别对应哪一个民间故事?请你连一连。

    梁山伯与祝英台    守株待兔    嫦娥奔月    白蛇传

    (3)、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曾国藩认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告诉我们读书要具备的条件。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看到身边的同学不认真读书,可以用“ , 岁月不待人”来劝导他。

二、阅读与欣赏(本大题共3小题,共39分)

  • 8.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忆读书(节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批注: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其极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1)、在文中找出表示“我”喜欢读《水浒传》的原因的句子,找出表示“我”不喜欢读《荡寇志》的原因的句子。
    (2)、读读文中画“”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在文章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请在批注栏内写一写。
    (3)、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第一次读书是在其舅父杨子敬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的,是舅父教她怎样读《三国演义》的。 B、“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主要是说母亲催促她睡觉,而她还想读书,于是哭了。 C、作者在一知半解读书时,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是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 9.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窃读少年(节选)

        ①每晚我去夜市书摊淘书,总能看到一个羞涩的少年,一身不合体的成人衣服松松垮垮地套在身上。他蹲在书摊一角,在路灯下认真地读书。

        ②夜市上有一家旧书摊,摊主是一个老人。少年在书摊前转悠,目光不停地搜索,突然他眼睛一亮,从中默明扫描全能王创建扫描全能王创建抽出一本,旁若无人地读了起来。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面带微笑,一副陶醉的样子。直到老人收摊了,他才依依不含地离开。

        ③渐渐地我习惯了这个少年陪读,一周没见到,我就会莫名其妙地胡思乱想。这天,少年终于出现了,我很兴奋地迎了上去,问他这几天怎么没来,少年眼神(郁闷忧郁)地说:”父亲住院了。”我从他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得知:他家在农村,父亲无力供他读书,带着他出来在工地打工,父亲砌墙,他搬砖。他喜欢读书,可没钱买书,只能到这里窃读。

        ④少年依然每晚光临书摊,(贪婪 贪心)地窃读。我发现他很喜欢读童话,每次来都拿起前一天晚上读的书,接着读。那天他又在书摊上翻找,老人说:“孩子啊,你是不是要找《吹牛大王历险记》”说着老人从三轮车上取出了这本书,说:“看你这几天一直在读这本书,我只有这一本,怕有人看中买走,所以特意为你留下,等你看完后再卖。”孩子高兴地接过书,蹲在地上读了起来。

        ⑤我被这一老一少的行为感动,一位善良的老人,一个爱读书的少年。第二天晚上,我把孩子不看的童话书全整理打包送给了少年,少年如获至宝,不停地向我道谢。

    (1)、请在文中括号内找出合适的词语。
    (2)、根据文章内容,补充下列表格。

    主人公

    读书事件

    读书地点

    读书爱好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第③段介绍了少年贫苦的家境,这是少年窃读的重要原因。

    ②老人把《吹牛大王历险记》藏起来是想留给少年看。

    ③我把童话书打包送给少年,是因为孩子不看了,正想把这些书处理掉。

    (4)、第②段画线语句是对少年的描写,从“眉头紧锁”“面带微笑”等词语,我知道少年读书时
  • 10.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题目。

    无声的尊重

        ①一个冬日的傍晚,身在德国的我如往常一样加入候车队伍,等待回家的公交车。候车者五六人,有序而安静。此时,一个人牵着一只狗,从远处走来。

        ②渐行渐近,只见年轻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紧贴着他的德国牧羊犬配有专业的拉杆——这是导盲犬的标准装备。哦,是一位盲人,男子徐徐走向车站,在候车队伍的不远处停了下来。

        ③没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我也正犹豫着是否上前领他过来,却看到候车队伍中为首的中年男子,瞬间收起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已然大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后,其他候车人也陆续紧随其后。我身旁一个短发女孩,瞥了一眼导盲犬,想必是怕烟味影响到它的嗅觉,稍作迟疑便掐灭了刚刚点燃的烟,跟了过去。

        ④一个新的候车队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后排开。陌生的人们在无声之中达成的默契,令我惊异。

        ⑤沉默依旧,直到公交车的到来。“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司机刚要离开驾驶座准备搀扶盲人男子上车,被男子礼貌地回绝了:“谢谢,不用。”盲人男子执意在导盲犬的引领下,自行上车。此时正值下班高峰,车上已满是乘客。然而,自那名男子上车后,人们迅速向后部集中,在原本狭促的车厢里为他腾出小块空间。

        ⑥紧挨着司机身后,坐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站在旁边的妈妈猛地拉起小男孩,让出了座位。虽然妈妈举动突然,但乖巧的小男孩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悦。导盲犬抬头看了一眼,便将主人引领到空座上。这些过程,盲人男子全然不知。

        ⑦“您好,您要去哪里?”“您好!我要去莫尔大街。”

        ⑧“好的,陛下!”司机__________的回答惹得车内一阵欢笑,汽车载着欢乐的人们继续前行……

        ⑨车上,人们都在默默地打量着憨态可掬的导盲犬:即使在急转弯的时候,它也摇头晃脑地努力保持直视前方的姿态,神情专注。与平日里对待宠物狗的情形不同,没有人试图靠近去抚摸它,或是用手机拍照。

        ⑩小城不大,男子很快到站了,与司机简短道别后与导盲犬下了车。公交车内沉默依旧,而此时的我,在沉默中体会到了无声的关爱、深沉的尊重。

        ⑪窗外,寒风习习。心里,暖意浓浓……

    (1)、关于文中的盲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是个年轻人,身材高大。 B、他有一只导盲犬为他引导。 C、他需要司机的帮助才能上车。
    (2)、第④段中“陌生的人们在无声之中达成的默契”指的是(    )
    A、人们在一人一狗的身后排开一列新的队伍。 B、人们把盲人男子领到空座上。 C、人们在车厢为盲人和导盲犬腾出小块空间。
    (3)、在第⑧段的括号里填上一个词,恰当的是(    )
    A、诙谐幽默 B、充满讥讽 C、紧张不已
    (4)、对于短文的题目“无声的尊重”,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因为是盲人,所以没有人对他说话。 B、大家用自己的行为默默关爱着盲人男子。 C、大家不想打扰导盲犬的工作。
    (5)、短文的结尾写到“窗外,寒风习习”,这样写的作用是(    )
    A、写出了天气的寒冷。 B、衬托出盲人的坚强。 C、反衬出人们心里的暖意。
    (6)、陌生人们为盲人男子做了什么?用简洁的语句填在表格中。

    人物

    做的事情

    收起手中的书籍,走到盲人男子身后。

    短发女孩

    一位妈妈

    (7)、读了短文,对于“尊重”,你有什么新的看法?

三、习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 11. 真情习作。

    窃读的少年,迷上了阅读。这种“迷”,是陶醉其中的着迷,是难以抑制的迷恋。生活中的我们,迷上了什么呢?迷上了一本书,迷上了一道美食,迷上了一处风景,或者,迷上了篮球、钢琴、书法、电脑……请补充题目《我迷上了………….》,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注意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写出着迷时的样子,表达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