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1-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25分)

  • 1. 中国近代历史上,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北伐、西征之后 D、《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之后
  • 3. 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的交战时屡战屡败。在下列交战中,侵略者攻入北京烧杀抢掠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近代,中国人进入日本在苏州开设的工厂里做工,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 5.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B、要求增加通商口岸 C、要求在中国驻扎军队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6. 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 7. 电影《北洋水师》中,北洋舰队是清朝建立的海军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一支海军,“它”全军覆没发生在(   )
    A、威海卫战役中 B、黄海战役中 C、旅顺战役中 D、平壤战役中
  • 8. 用口诀记忆历史内容效率高而且印象深刻,如:“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军舰长江行,赔款且不论,搜刮老百姓,天津事没完,接着占北京。”该口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是(    )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C、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 9.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是通过(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 10. 成为中国近代维新变法运动导火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1. 比较《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其最大的不同点是(    )
    A、开埠通商 B、索取赔款 C、割占领土 D、开设工厂
  • 12.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感觉不足后,进行的近代化探索主要是指(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13. “舞动的北京”是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 B、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 C、驻扎有外国军队 D、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
  • 14. 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 15.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经历过这次国耻,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6. 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这个纲领是(    )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四洲志》 D、《天朝田亩制度》
  • 17. 一位记者在采访一位农民时问道:“目前,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农民说:“我的心愿与洋务运动后期提出的口号一致。”这位农民的心愿是(   )
    A、自强 B、求富 C、求知 D、自立
  • 18. 19世纪70年代,率清军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是(  )
    A、奕訢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李鸿章
  • 19. 下面是“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的漫画。请问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情形出现(   )
    A、《南京条约》之后 B、《北京条约》之后 C、《马关条约》之后 D、《辛丑条约》之后
  • 20.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 21.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④⑤⑥
  • 22. 近代以来,腐朽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下面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

    A、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3. 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
    A、拒和 B、迁都 C、变法 D、革命
  • 24. 他是晚清思想界 一颗彗星。面对沉重的民族灾难,他发出了“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感慨;变法失败后,他在狱中题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刑场就义前,他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 (    )
    A、胡适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有为
  • 25. 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事件的直接触动有关(    )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二、非选择题(50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泰西各国,皆起于弹丸之地,创造各样利器,未及百年,而成就如此之精,规划如此之远,拓地如此之广,岂非其举国上下积虑殚精,人思自奋之效乎?中国在五大洲中,自古称最强大,今乃为小邦所轻视。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及今为之,而已迟矣。若再因循不办,或旋作旋辍,后患殆不忍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洋务派进行的近代军事工业建设,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为供应工厂燃料等,各类民用企业也纷纷出现。即使在洋务运动停办后,许多民间企业也并没有消失。

    材料三: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了不“为小邦所轻视”,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来看,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梁启超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拉开了这场运动序幕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 27.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让我们共同探究晚清时期的这三部历史。

    材料一: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付诸一炬……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材料三“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洪仁玕自述》

    材料四:义和团民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1)、材料一叙述的是哪次战争中的哪一事件?
    (2)、材料二反映的条约签订于何时?还有一个重要条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请你写出这一条款内容?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中“东王升天,北王亦丧”指的是什么事件? 该事件标志着什么?
    (5)、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6)、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再列举两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史实。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为了给她过万寿节,从1892年开始,朝廷就开始组成以辅政王大臣为首的60庆典组委会,全方位操办万寿大典。庆典费用主要来源:从军费中提用一百万两,从铁路经费中挪用二百万两。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前方战事吃紧,而慈禧却为自己的生日庆典大肆挥霍。

    ——摘自人教网

    材料三: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的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材料四: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陈天华《猛回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被迫接受的“条件”写在哪个条约里?请说出条约签订的时间?
    (2)、举出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一例。
    (3)、材料三中的“三次灾难性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用一句话来概括)
    (4)、材料四中所描写的现象和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5)、清政府近代的反侵略斗争中屡战屡败,带给我们哪些历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