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1-05 类型:中考真卷
一、积累与运用(1-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
1. 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相比往年,今年的中高考“姗姗来迟”,新冠(guàn)肺炎疫情肆虐,南方洪涝灾害泛滥,考生的考试生活可谓一波三折,跌宕(dàn)起伏。 B、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硬仗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坚韧(rèn)不拔的斗志和迈着铿(jiān)锵步伐奔小康的决心。 C、黄与绿主宰(zhǎi)着,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D、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地球之巅(diān)”,为珠峰“量身高”。世界最高峰峰顶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白雪的映衬下熠(yì)熠生辉。2. 下列加点粗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自治区重大课题调研坐谈会上,市长表示,贺州要坚持高起点谋篇部局 , 把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推动贺州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机遇。 B、客家围屋静静矗立在一旁,以一种沉稳的姿态凝视着这座城市的人来人往,苍海桑田。 C、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D、当前,我市禁毒形势依然严峻 , 学校开展禁毒教育事在必行。3. 下列加粗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爱国,是这场舆论战的制高点,一切遭受打压或忍辱负重或奋起抗争的企业,都会被视为民族英雄。 B、在“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上,他的一番高谈阔论获得了大家的肯定与赞许。 C、技术创新对于老字号而言,具有生死存亡的意义。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 仅仅攥着祖传的老秘方是不够的。 D、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源远流长 , 博大精深。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北斗卫星系统将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B、各地垃圾分类推进力度不一,存在居民分类意识不强,准确率不高。 C、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卫生意识、健康习惯,从文明就餐的点点滴滴做起。 D、据统计,近一半的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原因是由于溺水造成的,远超交通伤害和跌落意外。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吴敬梓,字敬轩,号粒民,明代小说家,代表作《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白杨礼赞》《子夜》《林家铺子》等。 D、《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6. 阅读下面文段,在文中四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破万卷”,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豁然开朗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逆境中“读书破万卷”,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①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
②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
③梅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破万卷”,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
④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石穿”的韧性
A、④③①② B、④①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二、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身佩荷囊,衣袂飘香
王树金
①香囊,最初由佩囊发展而来。佩囊是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布兜。古人衣服没有口袋,一些随身携带的必需品,如印章、凭证、钥匙、手巾、钱币、珠宝、书籍、食物或香草等,多贮放于这种囊内,外出时将其佩于腰间,故谓之“佩囊”,又称“荷囊”。因时间、形制、材质与盛放物品不同,佩囊又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容臭、缨、缡、佩帏、熏囊、香囊、縢囊、香袋、花囊、香包、荷包等。香囊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人佩戴香囊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佩戴香囊风俗日盛。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古人把香料佩带在身上,目的是让人与生活环境更加洁净、清香。
③到汉魏时期,“香囊”的名称正式出现在文献中。如繁钦的《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可见,将香囊系在肘臂之下、藏在袖中,是当时一种佩戴香囊的方式。
④渐渐地,香囊应用越来越广。比如,可悬挂于帏帐内,用于增加整个居室的香气。还有古人为了防止蠹(dù)虫蛀书,在书箱中放上香囊,让其挥发气味驱除蠹虫。还有人在厕所里置香囊以消除异味。可见,香囊在古代富贵人的生活中用途较广泛,是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
⑤在古人看来,很多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年闻香识味,有助于防治疾病。加之部分香草、香料本身即具有驱虫驱蚊功能,因此佩戴香囊逐渐被赋予更多文化含义,如祛恶气、避邪秽等。
⑥香囊的制作工艺也更加丰富。形制、质地方面,除了布帛之外,还有玉镂雕而成的,有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的。形状方面,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倭角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腰圆形、方胜形等。
⑦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4件“信期绣”香囊,是难得的保存至今较为完整的汉代布帛香囊。4件香囊形制相同,分为领部、腰部和底部,腰部有带用于封口系戴。腰以上的领部和囊里都用斜裁的素绢缝制,腰以下的囊部除1件黄褐色菱纹绮香囊用香色罗绮外,都以精美的信期绣缝制。香囊内均盛有香料。
⑧除了布帛香囊外,金属制香囊在唐代较为常见。这是一种以花卉和动物纹镂空图案为主的空心金属球。
⑨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香囊”,是迄今全国发现最大、最精美的一枚,重547克。香囊内外分三层,中间的焚香盂用于放置香料。它通身用花叶装饰,等距离的六簇团花内都錾刻两只飞蜂,花叶间镂空,可使香气外溢。
⑩到明清时期,精雕细琢的玉制香囊越来越多,如故宫博物院藏的清代白玉镂雕荷包式香囊和白玉镂雕双鱼式香囊等。
(选自《人民日报》2020.6.26.有删改)
(1)、下列与“香囊”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香囊最初由佩囊发展而来,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 B、古人佩戴香囊,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目的是让人与生活的环境更加洁净、清香。 C、香囊的制作工艺从材质上看,有布帛制香囊,玉制香囊,还有金属制香囊等。 D、香囊的应用很广,可佩戴于身上或系于肘后,也可悬挂于帏帐中,甚至放到书箱中或厕所里,成为古人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在古人看来,很多植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药用价值。常年闻香识味,有利于疾病的防治。 B、佩戴香囊逐渐被赋予祛恶气,避邪秽等文化含义,因此部分香草,香料具有驱虫防蚊的功能。 C、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4件“信期绣”香囊,是难得的保存完整的汉代布帛香囊。 D、除了布帛香囊外,玉制香囊在唐代较为常见。(3)、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香囊。文章介绍了香囊的发展过程,应用及制作工艺。 B、本文按从商周时期到明清时期的顺序来说明香囊的发展过程,采用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C、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从文献记载来看”不能删去,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⑨段为了说明金属制香囊的制作工艺。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和分类别等说明方法。8. 文言文阅读,完成问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①贫吊②死,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③ , 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④ , 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振:救济。②吊:慰问。③成:讲和,和解。④弊:同“疲”。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选拔,任用 B、人恒过 过:错误 C、越王勾践反国 反:同“返”,返回 D、厚遇宾客 遇:对待,招待(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行拂乱其所为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C、置胆于坐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D、而越大破吴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发现和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B、【乙】文写的是: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卧薪尝胆,通过礼贤下士、与民同劳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大败吴国。 C、【甲】文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D、【乙】文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终破吴的故事可以用作[甲]文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4)、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5)、[甲]文中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和[乙]文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9. 古诗词鉴赏,按要求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结合小令内容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景语”,表达了怎样的“情语”。三、诗文默写(10分)
-
10. 求填空。(1)、潮平西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3)、 ,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4)、 ,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5)、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新奇的比喻,将残酷严寒的冬天写的奇丽壮美,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两句诗是:“ ,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表达了自己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7)、“乡愁”是中国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请你写出蕴含思乡之情的连续两句古诗(词):
“ , 。(答案不唯一)
四、综合性学习
-
11. 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想了一想,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与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车。但这不是不能胜过的困难,有他的身体与力气做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然后去赁辆新车,说不定很快地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一年两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打上一辆车,顶漂亮的车!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
(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作者是。(2)、文中的他没有实现自己理想的原因是什么?12. 实践活动,完成下列各题。今年我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每一位市民都满怀热情地参与其中。
(1)、请你辨识下面的文字,并用正楷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创文明城市,建美好家园。
(2)、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问题。材料一 自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以来,交管部门加强交通安全整治工作,对骑、乘摩托车出行是否戴头盔,对汽车驾驶员和乘客是否系安全带,进行了全市设卡执勤大检查。
材料二 城市管理局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多措并举加强城区环境治理,确保市容干净整洁,市场规范有序。
材料三 某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美化环境”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齐心协力为村党群服务中心生态园增植添绿,并铺设了3条健身步道。
①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
②学校也在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3)、5月底,我市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在城区各路口开展劝导行动。如果你是一名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正好看到一个闯红灯的行人,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劝阻他(她)。1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泥土温润的光芒
刘学刚
土,能育生万物,古人称为“地母”。人们在土地上种植五谷,繁衍生息,唤醒深藏于泥土之中的无尽能量。
小时候,她是一个爱玩泥巴的女孩;长大后,她成了许多泥人的“妈妈”。她的故事从和面烙油饼开始。
那年,她从山东安丘县城的一家毛巾厂下岗,然后开了一家油饼店。她用一双灵巧的手揉面成团,擀为大饼,将饼搁到鏊(ào)子上,旋转、翻动、刷油,面饼由白转黄,开满金黄的烙花,香味丝丝缕缕飘到街巷上。
她从油饼的香气中嗅到了泥土的味道,她似乎置身于故乡的广阔田野,仿佛看见,有一个扎马尾辫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向她跑来。加上在毛巾厂时,她已能够用纱线呈现花鸟虫鱼的千姿百态,离了厂,这技艺却没有离身。于是,在空闲的时候,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制出一个个小小的泥人。
她捏的那些泥人摆在店铺的窗台上。店铺不大,临街的一间平房,前面是柜台,往里,面板、鏊子分列左右,最里边放着面粉和花生油,小店的格局一目了然。不过,再仔细看,发现在面粉上面的窗台,站了一群小泥人。有一天,店铺柜台外边排队买油饼的人群里,有一位在县城文化部门工作的干部。他看见了那些可爱的小泥人,然后对她说:“专心捏泥人吧。”那个瞬间,油饼的热气熏得她的脸有些发烫,她手抓着面团,眼睛却接上了那些小泥人的目光。
后来,她真的专心捏泥人了。接的第一件活儿,是为本地酒厂捏制一组泥塑群,以此复原酒镇熙熙攘攘的旧日场景:坐着的烧锅,悬着的酒旗,酒肆的店家吆五喝六,赶集的人们摩肩接踵……彼时,她已在县城东郊的青云山上安家落户,终日与泥土厮守。
山上,泥土强大的能量以植物春华秋实、绿叶红果的形式呈现。清晨,山风裹挟着泥土的馨香扑面而至。她抓起一团泥巴,捶打摔揉,要把宁静的时光和甜美的想法揉进泥团里。泥人们站在她的身边,她听得见它们的呼吸,她的内心漾起层层涟漪,一种幸福的涟漪。心满意足的她,手指在泥土里蠕动,那种感觉恍若游鱼归渊,又如飞鸟入林,自在欢畅。骨架早早搭好了,一些木板钢筋铁钉会让泥人更加牢固。接着是上泥堆大形。先在骨架上喷一层水,然后,她把泥团一块一块地往骨架上堆,继而,手持木槌将泥团砸实,那捶打的声音邦邦作响,应和着她心跳的节拍。
山中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树叶的簌簌声、飞鸟的啾啾声、枝条喀吧喀吧的拔节声……这些天籁都为她设定泥人的艺术细节带来了灵感。她又开始思考如何让泥人更加坚固。她选用土质细腻、含沙量少的黄河土渠河泥,加入适量棉絮,让泥土们紧紧抱成团。她又心怀敬慕,远赴陶都宜兴,求教紫砂艺人,变泥人为陶人。最终,她成了“泥人王”,成了非遗文化传承人,让更多的人看见了泥土温润的光芒。
她在城里捏泥人。仔细听,那些质朴的泥人,似乎在讲述着熟悉、鲜活的人生故事。定睛看,那是一幕幕蓬勃、喧闹的生活现场。
(选自《人民日报》2020.6.20.有删改)
(1)、结合全文内容,根据主人公的从业经历,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毛巾厂下岗→→空闲捏制小泥人→→变泥人为陶人,成了非遗文化传承人。
(2)、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①“那个瞬间,油饼的热气熏得她的脸有些发烫,她手抓着面团,眼睛却接上了那些小泥人的目光。”她的脸因何“发烫”?
②“心满意足的她,手指在泥土里蠕动,那种感觉恍若游鱼归渊,又如飞鸟入林,自在欢畅。”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3)、本文主人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4)、请简要分析文题“泥土温润的光芒”的妙处。(5)、本文主人公由玩泥巴的小女孩成为“泥人妈妈”,最终成了“泥人王”,成了非遗文化传承人,她的成长历程,对你有什么启示?五、写作(50分)
-
14.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作文题一:请以“那一抹暖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文章不少干600字,严禁抄袭。(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作文题二:请以“告别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半命题作文要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内容可以是人、事、物,也可以是一种习惯、一种思想、一段时光、一缕情怀……),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文章不少干600字,严禁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