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试卷更新日期:2020-11-04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B、人口在地球上可以不断地增长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人类活动会影响臭氧层的稳定2. 下列有关全球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前的全球人口状况和人类活动还未影响到地球的生态平衡 B、全球人口还将在几十年内继续增长 C、人口剧增将使得人均淡水资源、粮食资源日益减少 D、控制人口的目标是在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3. 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不包括( )A、矿物质和化学品 B、制冷剂中的氟利昂 C、化学肥料 D、水土流失的冲积物4. 下面关于人类活动致使臭氧减少危及地球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圈对流层的臭氧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遭长波辐射的伤害 B、人类大量使用氟利昂使臭氧的分解作用大于生成作用 C、臭氧减少会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作物产量 D、大气圈上层的臭氧层空洞会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5.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及雾霾等都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B、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引人其天敌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森林、草地等 D、我国实行的二孩政策可提高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组成6. 下列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层空洞会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强 B、温室效应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C、酸雨会导致树木生长缓慢并容易感染病害 D、水体富营养化是水域生态系统稳态失衡的结果7. 下列人类活动中,与酸雨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煤的大量燃烧 B、氟利昂的使用 C、工业废水的排放 D、外来物种的迁入8. 下列不属于臭氧减少导致的危害的是( )A、南极冰盖开始融化 B、农作物产量减少 C、人体免疫功能减退 D、皮肤癌患者增加9. 下列叙述能体现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的是( )A、冬虫夏草是珍贵药材 B、豌豆是良好的杂交实验材料 C、森林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某种生物对人类的作用尚不清楚10.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可靠飞沫传播,说明病毒可独立进行代谢 B、创可贴“透气”是为了保证伤口组织细胞有氧呼吸 C、二孩政策是为了调控我国人口性别比例 D、煮鸡蛋时高温会导致蛋白质变性,但鸡蛋的营养价值不变11. 随着人口的增多,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可以改造环境,不断扩展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和范围,从而不断提高人口的环境容纳量 B、由于环境容纳量有限,现在即使不控制人口数量,到了一定阶段,人口也会出现了S型增长,所以不必担心人口增长过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C、环境污染问题是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将大大减轻 D、人口增加,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12. 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B、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C、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D、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13.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 B、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C、雾霾现象可自行退去,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会减小14. 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举措不能达成该目标的是( )A、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B、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D、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产的作物新品种15. 在一个封闭的池塘,水体受大量生活污水的污染而出现富营养化,其水中含氧量的变化曲线可能是图中的( )A、 B、 C、 D、16. 随着近年来的退渔还湖和不断治理,苏州的太湖的水质逐年提高,在今年夏天的汛期中,太湖防洪方面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退渔还湖的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 B、东太湖的旅游观赏价值体现了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 C、去除人工养殖的网箱会提高生物多样性,使太湖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D、为进一步保护太湖的自然环境,应当禁止一切的开发和利用17. 我们常见的蜻蜓以苍蝇、蚊子等多种害虫为食,苍蝇喜食粪便或腐尸,蚊子吸食动植物体内的液体营养物。“蜻蜓点水”时蜻蜓将卵产在水中,其幼虫在水中发育,可用来监测环境污染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苍蝇、蚊子营腐生生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蜻蜓、苍蝇和蚊子的成虫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C、蜻蜓、苍蝇和蚊子可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D、上述实例说明蜻蜓既有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又有直接价值18. 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微生物及他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19. 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们大力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是因为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 B、森林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其正常功能 C、桑基鱼塘是通过延长食物链的方法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 D、植物造林可以提高生物群落对无机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缓解温室效应20.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综合题
-
21.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位“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曲线.(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22. 《海南日报》报道, 黄粉虫幼虫喜食麦麸,在国内常被用作饲养鱼、鸟、家禽的饲料。然而,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在饲养黄粉虫幼虫的过程中,发现这小小的虫子具有一项神奇功能--将塑料转化为有机肥,包括塑料中最难降解的聚苯乙烯(俗称泡沫塑料)。请结合报道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简要写出“探究聚苯乙烯能否为黄粉虫幼虫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实验设计思路。(2)、研究发现, 黄粉虫幼虫能利用塑料是其肠道中共生的微生物的作用。描述从黄粉虫幼虫肠道中分离聚苯乙烯分解菌的基本操作过程。(3)、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从环保角度谈防治塑料废弃物污染的具体对策(至少三条)。23. 藏羚羊主要生活在海拔3700~5500米的青藏高原,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及其生活环境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8年左右)。请回答。(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时通常采用。丙的年龄组成类型为。(2)、藏羚羊主要位于食物链上的第营养级。它的数量变化,对青藏高原其他种群数量会造成很大影 响。在维持高原生态平衡上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藏羚羊种群数量曾达到濒危状态。在国家的大力举措下,数量已有所回升。其中实施措施,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藏羚羊及其栖息地最有效的保护。24.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人关注。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无法回收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2)、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甲图(碳循环示意图)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写出两点):。(3)、若图甲中的生物种群及相互间的食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1×1010 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8 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当A只捕食C时,则A的能量值是。(4)、某景区水域由于污染,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减小。相关部门多次投放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虽然可取得明显效果,但存在的主要缺点是。专家建议:①在水域内种植一些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利用这些植物与浮游藻类的关系,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增长;②在水域内投放鲢鱼、草鱼等草食性鱼类,利用这些草食性鱼类 , 制约浮游藻类数量增长。25. 高等植物凤眼莲可用于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爆发程度对凤眼莲的治理效果会造成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数据如下图.(1)、水体中的蓝藻和凤眼莲存在关系,从细胞的结构特点来看,蓝藻与凤眼莲的主要不同是蓝藻 .(2)、分析图1可知,蓝藻水华聚集后,导致凤眼莲根区 , 会抑制凤眼莲根细胞的 , 造成根系发黑、发臭,老根大量脱落.(3)、蓝藻水华聚集造成的环境变化对凤眼莲有不利影响,但分析图2实验数据发现T1组根系活力 , 结合图1推测其原因是凤眼莲对逆境产生了 . 要证实上述推测,需进一步培养凤眼莲,若观察到有 , 可证实上述推测.(4)、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在利用凤眼莲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时,要尽量避免 , 以充分发挥凤眼莲的生态净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