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章末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0-11-03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人类等动物的食物最终来自于(     )
    A、肉类 B、绿色植物 C、无机物 D、太阳光
  • 2. 在我们生活的生物圈中,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是(   )
    A、土壤 B、动物 C、 D、绿色植物
  • 3. 小李的白裤子被新鲜菠菜的汁液染上了一团绿色,将裤子上的绿色除去的最佳材料是( )
    A、普通洗衣粉 B、酒精 C、沸水 D、肥皂水
  • 4. 如果垂柳主干上的树皮被环剥一圈,垂柳将会死亡,原因是(   )
    A、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运输到枝和叶 B、根吸收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枝和叶 C、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 D、木质部得不到树皮的保护
  • 5. 把生长健壮的树枝,剥去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一段时间后,伤口上方会形成瘤状物。这个现象说明(   )
    A、水和无机盐通过筛管由上向下运输 B、有机物通过筛管由上向下运输 C、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由上向下运输 D、有机物通过导管由上向下运输
  • 6. 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用铝箔把一张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经光照、脱色、漂洗,再滴上碘液,发现整张叶片变蓝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有(  )

    ①脱色时间过短  ②光照时间过短  ③植株在暗处时间过短  ④铝箱遮光不严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 7. 如图是“环剥枝条与树瘤形成”的示意图,如果树木枝条的树皮被环剥一圈,会形成树瘤,下列对树瘤的形成及形成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树瘤的形成与无机盐的积累有关 B、树瘤位于环剥处的下方 C、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是叶→茎→根 D、有机物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 8. 在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  )
    A、淀粉 B、脂肪 C、叶绿素 D、叶绿体
  • 9. 小宝同学学习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完成了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的探究活动后,利用天竺葵叶片、碘液、酒精等制作出一片如图所示的带有“M”字样的叶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前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制作过程中对字母“M”以外的区域进行遮光处理 C、制作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使叶片脱色 D、滴加碘液后,字母“M”区域不变蓝
  • 10. 下图示“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四个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④叶片遮光部分呈现蓝色 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是防止温度过高破坏叶绿素 D、步骤①是为了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
  • 11. 图1为某生物小组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的作用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步骤②是设置见光与不见光的对照实验 C、步骤③中应选择的装置是图2中的I D、步骤⑤中见光部分经碘液染色后变蓝
  • 12.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说明了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②光转变成了淀粉 ③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④光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 13. 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中,给天竺葵叶片遮黑纸片的方式是(    )
    A、只需要遮住叶片的上面 B、只需要遮住叶片的下面 C、叶片的上、下两面都得遮住 D、只需要遮住一面,但一定要遮住叶片向阳的一面
  • 14. 下图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装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 15. 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部分实验步骤,其中大烧杯、小烧杯、滴管内分别是什么液体(      )。

    A、酒精、清水、酒精 B、酒精、清水、碘液 C、清水、酒精、碘液 D、清水、清水、碘液

二、综合题

  • 16. 观察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表示 , 其功能是运输。右图表示 , 其功能是运输
    (2)、在各图的下边用箭头表示水分或有机物的运输方向
  • 17. 某生物小组以天竺葵为材料进行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填图中序号)
    (2)、图中③是把叶片放入盛有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片里的溶解到这种液体里。
    (3)、图中④的目的是
    (4)、图中②叶片先用清水漂洗,然后滴加碘液染色,来检验是否有光合作用的产物 生成。本实验中叶片上被黑纸遮盖部位(变蓝、不变蓝),未被黑纸遮盖部位(变蓝、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18. 光合与探究

    某中学生物学社团组织了一次“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探究光合作用”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每组利用实验室里的一株紫苏(两株长势基本相同)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紫苏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对其中几个叶片的部分区域同时进行遮光处理后,将紫苏移至光下照射5小时;取下这几个叶片,去掉遮光纸片,脱去叶绿素,用碘液染色。第一小组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第二小组的实验结果与第一小组稍有不同,即实验叶片的遮光部分也有些变蓝。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所设置的对照及变量分别是______。
    A、b区与a、c区对照;叶片颜色 B、b区与a、c区对照;光照 C、a区与c区对照;叶片颜色 D、a区与c区对照;光照
    (2)、实验中需要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你认为同学们采用的方法是
    (3)、分析第一小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两个结论是: (两空可换位。)
    (4)、第二小组同学分析本组实验叶片的遮光部分有些变蓝的原因时,认为是在遮光处理上有不当之处。该不当之处可能是(答出一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