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1-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已知线段a=4cm,b=6cm,下列长度的线段中,不能与a,b组成三角形的是( )A、4cm B、6cm C、11cm D、9cm2. 不等式2x-6≤0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 )A、 B、 C、 D、3. 若∆ABC三个内角的关系为 ,则三角形的形状为(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4.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 )A、80° B、80°或50° C、20° D、80°或20°5. 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A、命题“同旁内角互补”是真命题 B、“作线段AC”这句话是命题 C、“对顶角相等”是定义 D、说明命题“若x>y,则a2x>a2y”是假命题,只能举反例a=06. 将一根长度为16cm自然伸直的弹性皮筋AB两端固定在水平的桌面上,然后把中点C竖直向上拉升6cm至D点(如图),则该弹性皮筋被拉长了( )A、2 cm B、4 cm C、6 cm D、8 cm7.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上,A,B两点对应的坐标为(0,3),(0,-3),C为x正半轴上一点,AC=BC=4,则C的坐标为( )A、(5,0) B、(2.5,0) C、( ,0) D、(3.5,0)8. 一次函数 不经过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 , , ,把一条长为2019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 线的粗细忽略不计 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 的规律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A、 B、 C、 D、10. 甲、乙两地高速铁路建设成功.试运行期间,一列动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列普通列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普通列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分析出以下信息:①甲乙两地相距1000千米;②动车从甲地到乙地共需要4个小时;③ 表示的实际意义是动车的速度;④普通列车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⑤动车到达乙地停留2小时后返回甲地,在普通列车出发后7.5小时和动车再次相遇.以上信息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
二、填空题
-
11. 写一个过(3,0)点,且y随着x增大而减小的一次函数解析式12. 若不等式组 的解是 ,则a=13. 在 中, ,BC=6,DE是斜边AB的中垂线,交AC于点E, 的周长为14,则AB=14.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5. 等腰 中,D为线段BC上一点,AD⊥BC,若AB=10,AD=8,则CD=16. 如图,已知在△ABC,△ADE中,∠BAC=∠DAE=90o , AB=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BE.以下四个结论:①BD=CE;②BD⊥CE;③∠ACE+∠DBC=45°;④BE=AC+AD,其中结论正确的是(填序号)
三、解答题
-
17. 解不等式组:1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2),B(4,3),C(a,b),其中C是由A点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1)、求a,b的值;(2)、画出 ,判断它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9. 如图,AD是 的角平分线, , ,垂足分别是E,F,连接EF与AD相交于G点.(1)、证明: ;(2)、AD是EF的中垂线吗?若是,证明你的结论.20. 一次函数 (m,n为常数).(1)、若函数图象由 平移所得,且经过点(4,5),求函数解析式;(2)、若函数图象经过(-1,-2),且交y轴于负半轴,求m的取值范围.21. 已知 ,线段 ,请按要求作图并回答问题.(1)、作 ,使 , ,(2)、已知 , , ,求 的面积.22. 某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一次性使用.考虑到周围群众经常进入公园锻炼的需求,该公园除保留原来的售票方法外,还推出了一种“购买个人年票”(个人年票从购买日起,可供持票者使用一年)的售票方法.年票分A.B.C三类:A类年票每张120元,持票者进入公园时,无需再购门票;B类年票每张60元,持票者进入该公园时,需要购买门票,每次2元;C类年票每张40元,持票者进入公园时,需要再购买门票,每次3元(1)、请列不等式说明一年中进入该公园超过多少次时,购买A类年票相比不购年票比较合算?(2)、设一年进入公园次数为 ,一年购票总费用为 ,请分别写出选择B类和C类年票的费用与次数的函数关系式,并在如图平面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讨论B类年票和C类年票哪一种更合算.23. 在 中, , ,点 为 的中点.(1)、如图; 为线段 上任意一点,将线段 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线段DF,连结CF,过点 作 ,交直线 于点 .
①若 ,求 的度数;
②判断 与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如图,若 为线段 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1)中的其他条件不变,你在(1)②中得出的结论是否发生改变,给出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