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6 凸透镜成像规律 复习提高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1-0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在系统拍照过程中(   )
    A、人脸是光源 B、人脸经摄像头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 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 2.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变,只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再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 B、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投影仪 C、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 D、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 3.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C、当物距u=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 4.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A、f<2cm B、2cm<f<4cm C、5cm<f<8cm D、4cm<f<5cm
  • 5. 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 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光屏向左移动 B、光屏向右移动 C、蜡烛向左移动 D、蜡烛向右移动
  • 6. 小明同学模拟投影仪成像原理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让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小一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向右移动少许 B、蜡烛向左移动多一点,光屏向左移动少一点 C、蜡烛向左移动少一点,光屏向左移动多一点 D、只需要将蜡烛向左移动
  • 7.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距为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当物距为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距为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当物距由20cm变大时,像逐渐变小
  • 8. 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 9. 一人照完一张半身像后,又想照一张同样大小的全身照,摄影师应使( )
    A、照相机远离人,暗箱拉长 B、照相机远离人,暗箱缩短 C、照相机靠近人,暗箱拉长 D、照相机不动,只调大光圈
  • 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好有一个小飞虫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
    A、变成了小飞虫的像 B、像的中间没有了 C、像的形状没有变化,只是比原来暗一些 D、是小飞虫的像和烛焰像重合在一起

二、填空题

  • 11. 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及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要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时间后, 蜡烛变短了,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会向(选填“上”或“下”)移。

  • 12. 同学们课间在走廊上眺望远方。此时晶状体变(填“厚”或“薄”),晶状体的发生变化,远处的景物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有些同学看不清远处的景物,可以佩戴透镜制作的眼镜矫正视力。
  • 13. 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凸透镜.

三、实验探究题

  • 14.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操作如下:

    (1)、实验前,小明调节、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将蜡烛放在如甲图所示的位置,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等大的实像,小明计算出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把蜡烛移到 25cm 刻度线处,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以得到倒立的、的实像(选填  “放大”或“缩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上。
    (4)、乙图中,能够观察到烛焰所成的虚像的是(选填“A”或“B”)。
  • 15. 下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装置图,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上;
    (2)、将实验器材按图中位置放置,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应用此规律工作的是;(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是8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
    (4)、实验中,不小心用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的像。(填“变暗”“无变化”或“变残缺”)
  • 1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

    (1)、此时光屏上形成的是蜡烛(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小”)的像;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本实验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在cm的范围之间;
    (3)、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个凸透镜,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 “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该操作可以用来模拟(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
    (4)、如果从蜡烛的一侧观察凸透镜的表面,也会看到一个蜡烛的像,这个像是由于光的 (填“折射”或“反射”)形成的。
  • 17.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器材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 , 要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
    (2)、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的像的特点是_____。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3)、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①小明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调整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

    ②小芳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 18. 某同学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度尺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焦距为cm;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40m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左右移动光屏,出现图乙所示现象(成像清晰)。为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调节;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将蜡烛移至34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续向左移动10.0cm,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移动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