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1-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 2. 女高的“高”是指声音的(   )
    A、速度快 B、音色好 C、音调高 D、响度大
  • 3.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日食 B、黑板“反光” C、桥在水中的倒影 D、池水看起来变浅
  • 4. 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 B、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 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 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
  • 5. 小明和爸爸、妈妈乘游艇在松花江上逆流而上,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妈妈 B、小明 C、游艇 D、岸边的树
  • 6. 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及矫正的图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7. 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ρ>ρ B、ρ<ρ C、ρ=ρ D、无法判断
  • 8. 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 9. 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 10. 将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空心铁球和铝球分别注满水( ρ>ρ ),再比较它们的质量,则(  )
    A、铁球质量大 B、铝球质量大 C、两球质量一样大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 11. 小明在操场上跑步,听到同学的加油声是通过传到他耳里;以他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12. 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
  • 13. 冬天,常看到楼道里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因为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 , 密度 , 体积(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4. 现在爆破,由于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5. 在军事题材的电影中常看到指挥员手拿透镜在地图上看,通过它可以看到正立、的“地图”,这种透镜实际是透镜。
  • 16. 自拍杆给旅游者带来方便。如图所示,当自拍杆拉长时,可以物距,像的大小,从而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 17. 如图,一束光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当水面上升时,入射角(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底的光斑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 18. 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车的速度大;10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m。

  • 19. 如图,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两个与音叉接触的乒乓球都将会弹起。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还能说明声波传递;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不能弹起的是(选填“甲”或“乙”)装置的乒乓球。

  • 20. 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 , A物质的密度与B物质密度的之比

三、计算题

  • 21. 小明准备利用假期从距北京2160km的某地到北京参观游览。他在火车站咨询得到的信息:本地前往北京有高铁车和特快列车两种乘车方式可供选择。高铁车的平均速度是216km/h,乘坐高铁车要比乘坐特快列车少用6小时。求:
    (1)、乘坐高铁车到北京所需的时间。
    (2)、乘坐特快列车的平均速度。
  • 22. 一个空瓶子质量是1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600g,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500g,求:
    (1)、该瓶子的容积。
    (2)、这种液体的密度。

四、实验题

  • 23.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器材更合理。
    (2)、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可知水的沸点为℃;若水停止吸热,水(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3)、图丙a 、b是给水加热过程中出现的情景,则这两种情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选填“b→a”或“a→b”)。
    (4)、实验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 24.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方向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当入射光EO 向ON 靠近的过程中,发现反射光 OF ON(选填“远离”或“靠近”)。为了精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除了图中的器材和刻度尺,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如图乙所示,保持左侧纸板和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右侧纸板绕 ON 向后转动,此时在右侧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这是因为:
    (3)、如图丙所示,射向平面镜的一束光AO经镜面反射后沿水平方向OB射出,图中ON是∠AOB的角平分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α。
  • 25.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关系。
    (2)、在寻找A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或“B”)这一侧观察。
    (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记录蜡烛A、蜡烛B的位置。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蜡烛A位于2位置时的像在点;蜡烛A由2位置移到3位置,像的大小
    (4)、人看到蜡烛像是由于反射光进入人眼,请在图丙中画出与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 26.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上。
    (2)、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3)、如图乙所示,他通过凸透镜能观察到窗外远处景物清晰的(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选填“左”或“右”)侧;然后他又把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继续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焦距(选填“长”或“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些。
    (4)、在图丙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 27. 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先将移至零刻度处,然后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g;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cm3 , 石块的密度是g/cm3
    (3)、如图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然后从量筒中取出小石块直接测量质量,所测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