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25:我们的中华文化
试卷更新日期:2020-10-3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近日,许多中国留学生收到了中国驻外国大使馆发放的健康包,包里除了口罩、中成药等抗疫物品外,还有亲手题写、墨透纸背的两句诗:“细理游子绪,菰米似故乡。”海外留学生收到祖国的健康包,感到了祖国的温暖,一位留学生读着诗句,激动地说:“太有心了!”这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独特的中华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就是要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①为开发和保护文化遗产提供根本保证 ②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提供重要见证
③有利于显示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和价值理念 ④有利于探索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 近年来,随着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少国家掀起了“汉语热”,汉语拼音成为了解中国的必修课。在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Jiaozi(饺子)、Renminbi”(人民币)赫然在列,拼音化的汉语词汇逐渐被世界接受。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 ②汉语拼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语拼音见证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 ④汉语拼音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 “门格早桑,五点半综,春西头及活,南滴带敲,女滴带框,细小滴带麻胎”。盐城方言的形成与移民以及民族融合有很大的关系。方言被称作我国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在普通话逐渐普及的今天却日渐式微。方言需要得到保护,主要因为方言是( )A、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B、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C、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D、民族生存的精神根基5. 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都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特性铸就了它的精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③各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归属感
④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渐趋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 面对全球治理的固有难题和新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赞赏,并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因在于( )①中国当代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 ②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
③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 我国古籍总数超过三千万册,其中善本超过二百五十万册。由于各种原因,约有一千万册古籍急待修复,传承古籍修复技艺、推动古籍修复职业发展迫在眉睫。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古籍和古籍修复技艺承载中华历史文化成就
②古籍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修复古籍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④古籍修复技艺能够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 由陈柯宇创作的《生僻字》发表后迅速在网络走红。“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所通用 ②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 ④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9. 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________的特点( )A、源远流长 B、多样性 C、民族性 D、博大精深10. 六博棋是古代棋戏的一种,是象征当时战斗形式的一种游戏,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都非常盛行。在海昏侯墓出土的5200余枚简牍中,研究人员辨识出千余枚竹简上记载了六博棋的行棋口诀,为人们了解六博棋的玩法提供了参考。这表明(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②文化是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 《史记》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书典籍( )A、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丰富成果 B、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C、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化进入全盛时期 D、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的唯一体现12. 古诗词蕴含百味。“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春天的味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生活的味道;“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家乡的味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妈妈的味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祖国的味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①古诗词的魅力在于超脱政治经济而直击人们心灵
②古诗词由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在生活中共享
③古诗词集中展示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价值追求
④古诗词内涵丰富,风格独特,反映人们精神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 自北宋末年王钰首提“文话”之名,迄于明代,至清中叶以降,“文话”逐渐凝练为我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载体之一,成为与诗话、词话鼎足而三的文体。据此我们可感悟到( )①中华文学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中
②中华民族具有美好的精神向往和文化追求
③中华文学艺术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④中华民族具有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楠教授从1999年起,将古老与新潮融为一体,设计出系列甲骨文表情包,把数千年前的古老文字定格成动画,说出一个个小故事,希望让汉字承载的中华文化在年轻人的日常中刷屏、滚动、传递下去(如图6)。假如要写一篇推广介绍,下列选项中与介绍主题相符的有( )①品传统味,感受甲骨文从古至今散发的魅力
②守民族根,将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发展的血脉
③创时代魂,在生活中赋予古老文字新的内涵
④领文明风,象与形中提升人际交流的新温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 3000多岁的古琴、中国篆刻,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藏医药浴、妈祖信俗,还有京剧、西安鼓乐……这40项代表中国入选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活着的人类财富,被列为全人类共同享有的文化瑰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④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是特定族群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族群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一个地区的标志性元素之一,承载着一个族群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的“亲近感”。因此,有人说:“乡音,是最动人的情话”,这是因为( )①方言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方言具有区城性,体现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
③方言能塑造特定人群共同的文化心理
④方言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 中国的文学善用修辞、虚构与畅想,喜欢用风花雪月:“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风;还有花,“春花秋月何时了”;雪,“孤舟養笠翁,独钓寒江雪”;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可见,中国文学( )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②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集中展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 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从古人在龟甲或兽骨上深深浅浅的刻痕里,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生活,也看到了他们如何一路走来,成为今天的我们,这些文化符号也塑造了我们的心灵与精神。由此可见( )①甲骨文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见证
②甲骨文的发现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
③甲骨文可以成为人们透视古人生活的重要载体
④文化传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①消除各民族文化在发展程度上的差异 ②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
③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④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 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曾给月亮起过上百个表字、昵称和小名儿?“金蟾”伴“玉兔”,“清虚”纳“广寒”,“素魄”影“桂宫”,“望舒”共“婵娟”……咱中国的月亮,入诗人骨人相思,入口入味人肝肠,“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材料展示了中华文化(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1. 我国古代贤哲对“天人关系”“人地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提出过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如主张“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思想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由此可知( )①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生命力和无穷魅力
②中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固定不变的
③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
④古代优秀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2. 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的砖雕有多个流深,苏派砖雕精细典雅,天津砖雕题材丰富、刻工精良,临夏砖雕技艺繁复多样、风格独特。由此可以看出( )①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②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
③各民族文化都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④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3.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上指出,“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这对我们发展中华文化的启示是( )①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实现融合统一
②倘若长期自我封闭必将会导致自身文明走向衰落
③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源于对其他文明的吸收借鉴
④要坚持求同存异.发扬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 《礼记》中将餐具的数量、材质等与等级制度挂钩,我国古代按礼制要求实行分餐制。楚汉相 争中的鸿门宴、成语典故“举案齐眉”、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都能证明古代中国长期实行 分餐制。宋明时期,随着“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和和气气的合餐制在我国逐渐取代了分餐制。 材料表明( )①中华餐饮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③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 展 ④不同时代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5. 2019年9月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语文部编教材,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育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该教材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选文数(136篇/首)的49.3%.可见,部编语文教材的使用(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②发挥了教育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 功能
③凸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④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在此同来自古印度、古波斯等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汇聚交流,造就了独特的敦煌文化。敦煌文化集建筑、彩塑、壁画艺术和佛教文化于一身,历史底蕴雄浑厚重,艺术形象美轮美奂。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以“敦煌文化·民族瑰宝”为主题撰写演讲提纲。(不超过150字)。
27. 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员和十几亿民众、传承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得益于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戏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也形成对不同流行地域的覆盖。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个国家最强大的武器不是金戈铁马,也不是洋枪洋炮,而是文化。
不同于其他文明靠武力征服来推动文化传播,中华文明自古以来都是靠自身文化特质 的吸引力来实现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的。古代中国不曾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但却对它们具 有巨大的影响力,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圈”。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古代中国在经济文化上长期领先世界各 国,这使古代中国人拥有强大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也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上。佛 教在汉朝的时候传入中国,汉明帝修建白马寺等,使之后几千年儒佛道在我国并存,而唐宋
时期,在儒佛道三家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禅宗和理学。
有人认为,“中庸协和”“延绵坚韧”是我国古代文化强大的重要特质,是中华文化源远流 长的重要原因。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
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遍布全国各地。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人居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是活着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传统村落所承载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对于当今城乡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但实践中不少地方出现了拆古建新、拆真建假以及过多外迁村民等现象,过度的商业开发使一些乡土建筑原有的生态环境、历史风貌被肢解、破坏。古村落旅游开发存在严重的跟风现象,各乡村提供的旅游产品基本相似。景观设计、房舍风格、建筑形式表现生硬,不土不洋……有学者认为,历史文化价值是传统村落的根基,也是传统村落的未来。通过发展旅游来保护传统村落,需要我们理性思考,科学规划。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传统村落对当今城乡规划与建设的启示。(2)、发展旅游保护传统村落,需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突出以人为中心。据此有人说:“只要由商人开发古村落旅游,保护好传统村落就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观点加以评析(3)、传统村落的稀缺性和原生性使其日益成为旅游活动的一个热点。请你为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提两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