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0-10-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图是关于燕麦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实验(图中锡箔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下列各项中能产生向光性弯曲生长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 2. 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促生长物质”的是(   )
    A、 B、 C、 D、
  • 3. 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一面 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
  • 4. 有关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在背光处的分布比向光侧多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实验的单一变量是胚芽鞘尖端放置的位置,所以实验是在光照下进行的 D、温特实验的对照组的设计,应将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
  • 5. 在右侧单侧光照射下,下图中胚芽鞘会弯曲生长的是(    )
    A、 B、 C、 D、
  • 6. 下列哪组实验可用于探究植物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7. 如图为温特的部分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暗培养的目的是排除光照对实验的干扰 B、给予右侧单侧光,幼苗将向右弯曲生长 C、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大于苗尖端 D、图示实验证明幼苗的生长与琼脂块无关
  • 8. 有关下图所示燕麦胚芽鞘实验的结果预测和原因分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弯曲生长的胚芽鞘有①②⑤ B、①去除光照,与②比较可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 C、③的实验结果可证明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 D、④直立生长、⑤向光生长,说明光能影响生长素的产生
  • 9. 把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如下图所示。假设生长素在琼脂块中均匀分布。下列对实验结果的预测中错误的是(    )

    A、甲将向右侧弯曲生长 B、甲、乙、丙都可以生长 C、乙将向左弯曲生长 D、丙将向左弯曲生长
  • 10. 学者拜尔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端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 )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应 D、有胚芽鞘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 11. 如图是关于“生长素的发现”的一些实验,其中幼苗能向光弯曲的是(  )
    A、 B、 C、 D、
  • 12. 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由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实验来探究生长素的成分和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B、鲍森•詹森的实验选择琼脂证明该种影响能够透过琼脂 C、温特的实验必须在单侧光下进行,否则不能得出支持达尔文假说的结论 D、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 13. 首先分离出的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  )
    A、2,4﹣D B、苯乙酸 C、吲哚乙酸 D、吲哚丁酸
  • 14. 将如图装置置于黑暗的环境中,灯泡连续照射,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此植株的生长与下列哪一个图示最相似(  )

    A、 B、 C、 D、
  • 15. 如图所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一小窗,有单侧光照,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的生长状况是甲;如果固定纸盒,旋转植株,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乙;如 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丙,则甲、乙、丙分别代表(  )

    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小窗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小窗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小窗生长

二、实验探究题

  • 16. 关于植物生长素,达尔文、温特等科学家相继进行了长期的具体研究.某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1)、实验一

    实验假设: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

    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

    实验设计:见实验设计示意图(一)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假设成立.

    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一)不完善,缺少的是 , 你的具体改进是

    (2)、实验二

    实验假设:如果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小麦胚芽鞘的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则小麦胚芽鞘向光弯曲.

    实验材料:同实验一(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不增加其他材料器具).

    实验设计:在上述示意图(一)改进(未在示意图(二)中画出改进)后的基础上进行单侧光照射,实验设计及其实验预测结果如图(二).

    实验结论:实验假设成立.

    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二)中的实验结果预测是错误的,你认为正确的现象应该是

    理由是

    (3)、科学探究通常包括: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和⑥表达交流等过程.某同学及其他同学对生长素进行的上述探究过程,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相比,缺少的是和⑥.
  • 17.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实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该实验应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其原因是该物质分布会受到的影响。
    (4)、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较。后来的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 根据其作用取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