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

试卷更新日期:2020-10-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在T℃时,铬酸银(Ag2Cr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时,Ag2CrO4Ksp数值为 1×10-11 B、T℃时,在Y点和X点,水的离子积Kw相等 C、图中a= 2 ×10-4 D、向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固体AgNO3能使溶液由Z点变为X点
  • 2. 常温下,向10mL0.1mol·L-1KCl溶液和10mL0.1mol·L-1K2CrO4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AgNO3溶液。滴加过程中pM[表示-lgc(Cl-)或-lgc(CrO42-)]与所加AgNO3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bc所在曲线对应K2CrO4溶液 B、常温下,Ksp(Ag2CrO4)<Ksp(AgCl) C、溶液中c(Ag+)的大小:a点>b点 D、用0.1mol·L-1AgNO3标准液滴定上述KCl、K2CrO4溶液时,Cl-先沉淀
  • 3. 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sp(AB2)小于Ksp(CD),则AB2的溶解度一定小于CD的溶解度 B、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Ksp增大 C、在氯化银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钠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 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溶解平衡不移动
  • 4. 取1 mL 0.1 mol·L-1 AgN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中所用试剂浓度均为0.1 mol·L-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①白色沉淀是难溶的AgCl B、由实验②说明AgI比AgCl更难溶 C、若按①③顺序实验,看不到黑色沉淀 D、若按②①顺序实验,看不到白色沉淀
  • 5. 下列有关溶度积常数Ks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sp减小 B、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减小 C、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增大 D、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sp不变
  • 6. 25℃时,在含有大量PbI2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平衡:PbI2(s) Pb2(aq)+2I(aq),加入KI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Pb2和I浓度都增大 B、溶度积常数KSP增大 C、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中Pb2浓度增大
  • 7. 已知Ksp(AgCl)=1.8×1010 , Ksp(AgI)=1.5×1016 , Ksp(Ag2CrO4)=2.0×1012 , 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AgCl>AgI>Ag2CrO4 B、AgCl>Ag2CrO4>AgI C、Ag2CrO4>AgCl>AgI D、Ag2CrO4>AgI>AgCl
  • 8.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
    A、CuSO4 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 Zn+CuSO4=ZnSO4+Cu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Ca(OH)2+CO2=CaCO3+H2O C、Na2O2 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Na2O2=2Na2O+O2 D、Mg(OH)2 悬浊液中滴加足量 FeCl3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二、综合题

  • 9. 某温度时,Ag2S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点表示Ag2SO4( 填“过饱和”“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该温度下Ag2SO4的溶度积常数 Ksp=。(列式代入数据并计算出结果)
    (3)、现将足量的Ag2SO4 固体分别加入:

    a.40mL0.01mol·L-1K2SO4溶液

    b.10 mL 蒸馏水

    c.10mL0.02mol·L-1H2SO4溶液。

    则Ag2SO4的溶解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字母)。

    (4)、向Ag2SO4悬浊液中加入足量Na2CrO4固体,可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Ag2CrO4为砖红色),写出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 10. 活性氧化锌(ZnO)广泛用于橡胶、涂料、陶瓷、电子等行业,以粗氧化锌(主要成分为ZnO,还含有少量MnO、CuO、FeO、Fe2O3等)为原料经深度净化可制备高纯活性氧化锌,其流程如图所示:

    几种难溶物的Ksp

    物质

    Mn(OH)2

    Fe(OH)2

    Fe(OH)3

    ZnS

    CuS

    Ksp

    1.9×1013

    8.0×1016

    4.0×1038

    2.5×1022

    6.4×1036

    (1)、将大小为66nm的高纯活性氧化锌粉末分散到水中,所得分散系为
    (2)、“浸取”过程中ZnO与NH3·H2O、NH4H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Zn[(NH3)n]CO3和H2O。若有1mol ZnO溶解,则在该转化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H3·H2O和NH4HCO3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大值为(已知:1≤n≤4)。
    (3)、“深度除锰”过程中双氧水可将“滤液1”中的Mn(OH)2转化为更难溶的MnO2·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滤渣2”中存在的物质除了MnO2·H2O还可能含有(用化学式表示)。
    (4)、“深度除铜”过程中当溶液中 c(Cu2+)c(Zn2+) ≤2.0×106时,才能满足“深度除铜”的要求,若溶液中Zn2浓度为1mol/L时,则最终溶液中S2的浓度理论上的最小值为mol/L。
    (5)、“蒸氨”过程中Zn[(NH3)n]CO3分解为ZnCO3·2Zn(OH)2·H2O、NH3和CO2。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请设计循环利用NH3和CO2方案
    (6)、“煅烧”时ZnCO3·2Zn(OH)2转变为高纯活性氧化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 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CeFCO3)是提取稀土化合物、冶炼铈的重要矿物原料,以氟碳铈矿为原料提取铈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CeFCO3中Ce的化合价为
    (2)、氧化培烧时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
    (3)、氧化焙烧后的产物之一为CeO2 , 则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HT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则操作Ⅰ的名称为
    (5)、为了提高酸浸率,可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但温度偏高浸出率反而会减小,其原因是
    (6)、有机物HT能将Ce3+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该过程可表示为Ce3+ (水层)+3HT(有机层) CeT3 (有机层)+3H+ (水层)。向CeT3(有机层)中加入稀硫酸能获得较纯的含Ce3+水溶液,从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
    (7)、已知,298K时,Ksp[Ce(OH)3]=5×10-20 , 若溶液中c(Ce3+)=0.05mol·L-1 , 加碱调节pH到时Ce3+开始沉淀(忽略加碱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
    (8)、写出向Ce(OH)3悬浊液中通入氧气得到产品Ce(OH)4的化学方程式:
  • 12. 某铜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为80%~90%,还含有Fe等。通常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其中Cu的含量,步骤如下:

    Ⅰ.称取a g样品,加入稀H2SO4和H2O2溶液使其溶解,煮沸除去过量的H2O2 , 冷却后过滤,滤液定容于250 mL容量瓶中;

    Ⅱ.取50.00 mL滤液于锥形瓶中,加入NH4F溶液,控制溶液pH为3~4,充分反应后,加入过量KI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呈棕黄色;

    Ⅲ.向Ⅱ的锥形瓶中加入c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锥形瓶中溶液为浅黄色时,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继续滴至浅蓝色,再加入KSCN溶液,剧烈振荡后滴至终点;

    Ⅳ.平行测定三次,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平均为v mL,计算铜的质量分数。

    已知:ⅰ.F与Fe3+生成稳定的FeF63−(无色)。

    ⅱ.I2在水中溶解度小,易挥发。

    ⅲ.I2+I ⇌ I3(棕黄色)。

    ⅳ.I2+2Na2S2O3= 2NaI+Na2S4O6(无色)。

    (1)、Ⅰ中Cu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2)、Ⅱ中Cu2+和I反应生成CuI白色沉淀和I2

    ①加入NH4F溶液的目的是

    ②Cu2+和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加入过量KI溶液的作用是

    (3)、室温时,CuSCN的溶解度比CuI小。CuI沉淀表面易吸附I2和I3 , 使测定结果不准确。Ⅲ中,在滴定至终点前加入KSCN溶液的原因是
    (4)、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为(列出表达式)。

三、解答题

  • 13. 已知Cu(OH)2的Ksp=2×1020:某溶液中c(Cu2)=0.02 mol·L1 , 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大于?(写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