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21:文化对人的影响

试卷更新日期:2020-10-28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周期性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利用文字、语言图片、影像等媒介形式传播英雄事迹和精神,民众在视觉和听觉的震撼中、真善美的体悟中产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接受健康文化影响的过程往往是被动的

    ③价值观是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④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 火神山医院可能是史上关注度最高、监工人数最多的建筑工程。央视24小时直播,有6000多万“闲疯帝"在线监工,网友在给建设者加油鼓劲的同时,也让处在战“疫”一线的人们知道:他们的贡献,正在被记录、被围观、被赞扬;他们的背后,有亿万人在关注、关心、关切。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③科技推动文化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    ④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 袁枚《续诗品·尚识》中有云:“学如弓弩,才如箭链。识以领之,方能中鹄(鹄:箭靶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一诗句,激励当代广大青年( )

    ①通过优秀文化塑造精彩人生

    ②积极主动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③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

    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2020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图书馆界发布了以“全民战‘疫’知识共享”为主题的系列全民阅读活动。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阅读承载人文精神的经典作品不仅可以洗涤心灵、涵养德性,还可将其中的道理应用于社会实践。由此可见(   )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B、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和实践活动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
  • 5. 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在分享他的阅读人生时称,阅读就像树木需要阳光照耀而成长,但它始终在以树木的方式成长,这就如同阅读的力量,它不会让你迷失自己,只会让你越来越像自己。这表明(   )

    ①人们的“三观”是在阅读中形成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可以抹去的

    ③人们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也在塑造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引领人们前行的旗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 在举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微博、微信先后推出的一组全国版海报,携各省特色美食给“武汉热干面”加油,一半是热干面,一半是家乡美食,拼成同一碗美食,以最有烟火气的应援,为武汉鼓劲!每个看到这组海报的观众,都会跟着家乡美食的那张对号入座,产生共情效应,体会到“热干面”同胞的疾苦,推己及人,引发共鸣。这组看似“简陋”的海报,得以“品效”双收,一时间刷屏。这表明(   )

    ①充满温情的海报,为人们团结抗疫提供了精神力量

    ②海报引发的共鸣,基于家乡饮食文化的深远持久影响

    ③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地理环境是文化差异的决定因素

    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AA制植根于西方的文化土壤里,属于典型的西方文化产物。在中国,总体上人们对AA制的认同度并不高。这主要说明(   )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西方的交往方式优越于我国的交往方式
  • 8. 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上海各区、街镇举行主题教育活动,向先烈们表达哀思和敬意。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 9. 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尤其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创设创新环境。这是因为(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国家的创造力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④“工匠精神”是解决创新不足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 幽幽书香,百年沧桑。云南腾冲市和顺图书馆就像一部古老的史书,触目尽是乡愁,咀嚼全是文化。建馆92年,藏书10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这座隐匿于边陲小镇的乡村图书馆久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谱写出一部边陲古镇的儒雅传奇。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是因为(    )

    ①优秀文化浸润心灵,启发智慧滋养浩然之气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乡村发展积蓄强大物质力量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发展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健康有益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培育文明乡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1. 《太子少傅箴》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与下列成语或俗语相一致的是(    )
    A、耳濡目染 B、乡音难改 C、千古流芳 D、一脉相承
  • 12. 幽幽书香,百年沧桑。隐匿于云南边陲古镇内的和顺图书馆就像一部古老的史书,触目尽是乡愁,咀嚼全是文化。这座乡村图书馆建馆92年,藏书10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1万多册,内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久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谱写出一部边陲古镇的儒雅传奇。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是因为(    )

    ①优秀文化浸润心灵,启发智慧,滋养浩然之气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乡村发展积蓄强大物质力量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健康有益文化活动利于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培育文明乡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 继《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之后,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热播再度让文物成为“网红”:文化遗产走出博物馆,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走入百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插上“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翅膀,开辟出产业发展新天地……近年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抓手、传承有新路。这反映了(    )

    ①优秀文化能给人以丰厚的精神滋养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 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眼中自有生活的春夏秋冬。阅读从来不是凌空蹈虚,也不是要让人双脚离地,而是要让人即便遭遇困难,仍能循着阅读的暖流勇毅前行,笑迎坎坷。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

    ②文化源于实践又能引导实践发展

    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阅读对人的交往行为有深刻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5. 下列说法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与漫画《模仿》寓意一致的是(   )

    ①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④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作为网络用户中最庞大、最活跃的群体,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缺乏辨识能力,容易出现价值迷失、道德滑坡等问题。因此,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难以抹去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D、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 17. “小文化”即家庭文化和学校文化,“小文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父母个性、家庭交往、朋友圈及学校文化环境等。要重视“小文化”,是因为(    )

    ①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③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

    ④生活环境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有着重大意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18. 文化,传承着历史,牵系着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优秀的电视节目,利用科技、传媒等手段,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激活文化基因,点燃文化记忆。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悄然改变着国人的文化生活,体现了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此观点对应的诗句是(    )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④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19. 2018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开展主题为“弘扬革命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的延安精神进校园交流座谈会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了暑假在延安参观学习时的心得体会。天津医科大学开展此类活动旨在 (   )

    ①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②发挥优秀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③发挥先进文化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决定作用   ④发挥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 孟子曰:“居移气(气质),养移体(体质),大哉居乎!”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指出:“居,谓所处之 位。养,奉养也。”由此可见(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 定的文化环境
    ④环境、地位等是人的素养形成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1.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国家对各领域各行业做出重大贡献、享有崇高声誉、道德品质高尚、群众公认的杰出人士,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奋斗精神,使中华民族焕发新的蓬勃生机。材料表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②理想信念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优秀文化决定社会全面进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2. 2019年9月1日,第三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在贵阳孔学堂落下帷幕。作为国内唯一以国学为主题的书博会,本届书博会共展出10万余种国学图书及文创产品,几十场国学名家讲座、爱心捐书赠册、共建贫困山区孔学堂国学图书室等文化活动。近几年,读者对国学类书的需求明显增大,国学热持续升温。这反映出(   )

    ①读者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寻找精神家园的心理需求

    ②国学类图书承载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优秀文化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④国学类图书决定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3. 2019年9月1日,第三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在贵阳孔学堂落下帷幕。作为国内唯一以国学为主题的书博会,本届书博会共展出10万余种国学图书及文创产品,几十场国学名家讲座、爱心捐书赠册、共建贫困山区孔学堂国学图书室等文化活动。‘近几年,读者对国学类图书的需求明显增大,国学热持续升温。’这反映出(   )

    ①读者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寻找精神家园的心理需求

    ②国学类图书承载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优秀文化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④国学类图书决定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4. 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的格局是教育的根,父母是叶,父母要用自我成长去影响孩子,孩子耳濡目染,努力生长,才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这表明家庭教育(   )

    ①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5. 2019年是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7周年。77年来“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④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 26. 某市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了“四室一场一园”(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和村落小公园)为内容的“村落文化宫”建设目标和标准,并且每年从市财政中拨出专项基金加以扶持。经过多年的努力,“村落文化宫”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带来了农村文化的繁荣,改变了农民的落后观念,而且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公共卫生和人际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建立“村落文化宫”对于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27. 2014年9月,由海南省民宗委、省教育厅和省文体厅共同组织开展的海南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民歌、民舞、民服进校园”活动启动。使学生在了解各民族历史、民情民俗、语言文字、民间工艺等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祖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牧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塞罕坝三代人近56年发扬塞罕坝精神,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使当地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去迹。随着绿色发展的提速,塞罕坝积极发展以森林为主体的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塞罕坝林场坚持合理种植,建立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每年收益过千万。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塞罕坝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为202亿元。寒罕坝林场建设者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被联合国和感动中国组委会分别授予2017年“地球卫士奖”和“感动中国”团体奖,让塞罕坝人获得了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塞罕坝精神对于创造美好生活的作用。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年伊始,央视四套推出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四季)。该片选取了100多个传统村落实地走访拍摄,通过找寻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宗族的故事,探索、发现、研读着属于我们共有的文化过往,敲打着每一个游子、过来人的心胸,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古建筑专家眼里,它是”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在历史学者心中,它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古村中发生的历史故事给后人深刻启迪;民俗学者评价,它展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传统文化习俗中蕴含的强走道德力量带给人们直观的感悟,深切的感受……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则点燃了埋藏在内心深处,感时溅泪的那份情愫、那丝愁绪。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央视《记住乡愁》节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

    材料一  “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 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材料二  湖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赵春光,于2020年2月13日给父母写了一封家书,在这封家书中,我们读到了赵春光关爱父母而又舍家为国的博大胸怀。“惟愿我父我母:衣暖,食饱,寝安,身健。儿在他乡,亦当自顾,父母无以为念…疫事一起,儿自请缨,蹈火而行,生死不念…若儿成仁……青山甚好,处处可埋忠骨,成忠塚,无需马革裹尸运长沙,便留武汉,看这大好城市,如何重整河山”。正是因为有者计许许多多象赵春光这样爱家爱国的凡人英雄,总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所以,无论中华民族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总能够迎来无限春光,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并请就青年学生如何学习赵春光、践行家国情怀提出二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