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潜山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0-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B、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C、爆竹声中除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 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SO2 B、NO2 C、CO2 D、PM2.53.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4. 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5.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A、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节约每一滴水 C、使用节能灯泡 D、经常开车上班6. 对以下反应归纳正确的是:( )
①2HgO 2Hg+O2↑ ②2H2O 2H2↑+O2↑ ③2KMnO4 K2MnO4+MnO2+O2↑
A、都是分解反应 B、生成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 C、都是实验室制取O2的常用方法 D、③中的MnO2是反应的催化剂7. 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 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 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8. 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 取用粉末状固体 B、 检验装置气密性 C、 取液时挤入空气 D、 点燃酒精灯9. 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6 B、8 C、14 D、2010. 最新研究发现,水能凝结成13种不同类型的结晶体。除普通冰外,还有在﹣30℃时才凝固的低温冰,在180℃时状态依然不变的热冰,比水的密度大的重冰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冰的化学性质与普通水相同 B、低温冰中水分子不再运动 C、低温冰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D、重冰中分子间间隔比普通水的间隔大11. 为了纪念门捷列夫创建元素周期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19年为国际元素周期表年。在元素周期表中钕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0,中子数为60 B、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 C、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种类比金属元素多 D、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12. 分类是化学学科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下图呈现的物质分类关系中,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A、空气 B、硝酸钾 C、氦气 D、二氧化氮13. 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有关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看: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青蒿素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C、从变化上看:青蒿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D、从质量上看: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14. 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15. 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二、填空题
-
16.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氖气;
②两个一氧化氮分子;
③四个铵根离子;
④氧化镁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①H2O:
②Fe3+:
三、实验题
-
17.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1)、写出①的仪器名称。(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3)、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4)、A装置还可作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则需对A装置的改进是。(5)、F装置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瓶中液体是澄清石灰水,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四、流程题
-
18. 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Si),如图是某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1)、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比铝(填“高”或低”),二氧化硅中硅元素化合价为。(2)、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要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原因是。(3)、操作I的名称是 ,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五、科学探究题
-
19.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该实验速率快,产物无污染,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实验)书本介绍了除了用二氧化锰外,硫酸铜溶液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铁溶液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那么,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催化的效果怎么样呢?请根据下表四组实验现象,回答下面问题
序号
催化剂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FeCl3溶液
向5mL4%的H2O2溶液中滴5滴0.1%FeCl3溶液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
FeCl3溶液对H2O2的分解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2
FeCl3溶液
向5mL12%的H2O2溶液中滴5滴0.1%FeCl3溶液
试管中有适量气泡
3
CuSO4溶液
向5mL4%的H2O2溶液,
滴5滴0.1%CuSO4溶液
试管中产生少量气泡
CuSO4溶液对H2O2的分解催化效果一般
4
CuSO4溶液
向5mL12%的H2O2溶液,滴5滴0.1%CuSO4溶液
试管中气泡量很少
(思考分析)
(1)、请你写出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反应方程式。(2)、从考虑化学反应速率对收集气体影响的角度,请你从上面的实验,选择一组合适的药品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H2O2溶液和(填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3)、从上面的实验中,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4)、(拓展延伸)另一名同学了解到,加热也可促进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于是进行如下实验,分别取5mL12%的H2O2溶液于试管中进行水浴加热,步骤和现象如下:
序号
加热耗时
水浴温度
分解现象
1
12分
65℃
少量气泡
2
15分
74℃
明显气泡
3
21分
87℃
大量气泡
根据该同学的探究,试分析回答,为什么实验室通常不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氧气?(两点理由):
20. 某化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一包食品脱氧剂的成分,剪开包装袋,发现脱氧剂大部分为黑色固体,其中混有少量白色粉末。[提出问题]脱氧剂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经过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提出猜想:甲同学:可能有铁粉;乙同学:可能有炭粉。
(1)、[设计实验]小组同学根据两位同学的猜想设计了实验方案,请完成下表: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脱氧剂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甲、乙同学的猜想均成立
过滤,将滤渣与氧化铜混合加热
(2)、[反思与评价]有同学提出,可以用一种简单的物理方法验证甲同学的猜想,请写出使用此方法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3)、老师告诉同学们,脱氧剂的脱氧原理是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来吸收包装袋中氧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4)、小组同学又对脱氧剂中的白色粉末产生好奇,经查阅资料,白色粉末可能是硅藻土。硅藻土是一种填充剂,不溶于水,其作用在于吸附水分,为脱氧反应提供水分;并疏松配料,使氧气易于接触铁粉。如图是硅藻土用量与脱氧时间(h)的关系图,可知:①硅藻土的最佳用量是0.35g.
②硅藻土高于或低于最佳量时,脱氧速度会减慢。请分别分析可能的原因:;
(5)、脱氧剂的脱氧速度还有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请写出一条并说明理由,影响因素:理由:21.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将一只烧杯罩在两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上,发现总是高的蜡烛先灭,他们进行了探究。(查询资料)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二氧化碳0.03%。2.石灰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碳酸钙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1)、(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灭?(猜想假设)猜想1:高的先灭是因为。
猜想2:高的先灭是因为上部的氧气被消耗。
(2)、(实验验证一)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和底部,在滤纸上滴加酚酞,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高低滤纸褪色顺序(如图)
上面的酚酞溶液先褪色,下面的后褪色
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高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小红却对小明的结论表示怀疑,她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与20%氧气的混合气体,小红将燃着的蜡烛伸入收集的混合气体中,发现 , 从而证明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3)、(实验验证二)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利用手持技术实验,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测量烧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剩余氧气浓度15.65%,二氧化碳浓度1.898%。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不多,而氧气浓度明显下降。燃烧前后氧气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实验结论)。
(4)、(反思评价)根据图中曲线(装置内氧气浓度)变化分析,在(填“A、B、C、D”)点时蜡烛全部熄灭;请解释曲线AB段、BC段、CD段变化原因。AB段;BC段;CD段。
六、计算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