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1:内能
试卷更新日期:2020-10-19 类型:复习试卷
一、分子热运动
-
1.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是( )A、雪花纷飞 B、树叶飘落 C、花香扑鼻 D、水波荡漾2. 下列事例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春天,浓雾滚滚 B、夏天,荷香幽幽 C、秋天,落叶阵阵 D、冬天,雪花飘飘3. 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等量、等温的水,用一支滴管分别在水面、水中、水底滴一滴红墨水,记录整杯水变红所用的时间,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红墨水扩散快慢是否( )A、与墨水滴的大小有关 B、与滴墨水的位置有关 C、与烧杯的容积有关 D、与水的温度有关4. 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 B、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D、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分子的热运动会停止 C、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 D、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6. 中秋节期间,学校桂花盛开,花香扑鼻,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不存在空隙7.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可以看到一段时间后,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现象是扩散现象 B、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D、颜色变得均匀后,两瓶中气体分子都停止运动8. 关于分子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盐时,炒菜比腌菜咸得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B、0℃的冰块中的分子是静止的 C、50mL酒精和50mL水充分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 D、手中的笔杆不易被压缩或拉伸,说明分子间既有斥力,又有引力9. 烤熟的红薯香气扑鼻,是因为;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粘到一起,要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表明分子间存在 。10. 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间有。“破镜难圆”说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选填“较大”或“较小”),分子间(选填“存在较大引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二、内能
-
11.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为0℃的物体所含的内能为0J 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12.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B、0℃的冰没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13. 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双手摩擦能发热 B、 烧水时水温升高 C、 钻木取火 D、 锯木材锯子发烫14. 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把冰冷的手放到嘴边哈气,手会变暖 C、用锯条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会发热15.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取火时,不断地摩擦木头 B、 烧水时,用火焰给水加热 C、 打气时,气筒一端明显发热 D、 敲打铁钉时,铁钉温度升高16. 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A、做饭时,用炉火对锅里的水加热 B、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C、勺子放热汤里,勺子变热 D、嘴向手“哈气”,手变暖和17.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发现硝化棉燃烧,说明对物体 , 物体的内能。此过程中将能转化成内能。18. 炎热的夏天,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把大货车停在水坑中,这是通过的方式给轮胎降温。
三、比热容
-
19. 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比热容越大 B、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C、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主要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D、铝的比热容比铁大,质量相同的铝和铁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一定比铁高20.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B、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C、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甲、乙的比热容大小21. 如图为海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 )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22. 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 a、b 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 ma、mb、ca、cb 表示 a、b 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 ma=mb , 则 ca>cb B、若 ma=mb , 则 ca<cb C、若 ca=cb , 则 ma>mb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23. 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铁<c铝)放在沸水里煮直到温度不再升高,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则( )A、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B、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C、铁块、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判定24. 在日常生活中,既可以用水来取暖,也可以用水来降温,主要是因为水具有( )A、较高的沸点 B、较低的凝固点 C、较大的比热容 D、较好的导电性25. 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c/ (J/(kg·℃)-1)
水
4.2×103
煤油
2.1×103
砂石
约0.92×103
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 B、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 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26. 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 )A、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快,甲物质的比热容大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B、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快,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C、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慢,甲物质的比热容大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D、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慢,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27. “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这些热量可以使kg的水从20℃加热至100℃。[c=4.2×103J/(kg·℃),q煤气=4.2×107J/kg]。28. 同样的甲、乙两杯中盛有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现从煮了很长的沸水中同时取出质量相等的铁球和铜球(c铁>c铜),分别投入两杯水中,最后温度高的是。(选填“甲杯”或“乙杯”)29. 利用图中的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情况。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分别接入电阻丝,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插入温度计。(1)、装置中电阻丝的阻值应(填“相等”或“不相等”),实验中用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按照下表中的数据,请计算出煤油的比热容是J/(kg·℃);液体
质量/g
初温/℃
加热时间/min
末温/℃
煤油
150
20
10
50
水
150
20
10
35
(2)、夏天,海边昼夜温差变化小,这是因为水的大;(3)、在烧瓶中重新填装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接入阻值不同的电阻丝,此装置就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30.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少是否相同”,其部分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水和煤油外,其余实验器材都相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请完成下列问题:
⑴取相同(选填“质量”或“体积”)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按图所示组装好器材。
⑵观察并记录加热前两支温度计所测的液体的初温度t1 , 为使两液体升高的温度相同,分别预先设定好两液体加热的末温度t2.
⑶点燃酒精灯,分别同时给两液体加热,同时用秒表记下加热的开始时间。加热时用搅拌器缓慢的搅拌。
⑷当一种液体温度达到 , 停止加热,同时计算该液体加热的时间t。对另一种液体做同样的观察、操作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