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9:物态变化

试卷更新日期:2020-10-19 类型:复习试卷

一、熔化和凝固

  • 1. 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
    A、熔化吸热 B、熔化放热 C、汽化吸热 D、升华吸热
  • 2. 下列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是(   )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河面上形成雾 C、深秋,草地上形成霜 D、严冬,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 3. 隆冬,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升华
  • 4. 某同学游玩时捡到一物体,对该物体加热,测得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体是非晶体 B、该物体的熔点为80℃ C、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不吸收热量 D、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的内能不变
  • 5. 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冰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图所示中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 6. 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为48℃,则标准大气压下48℃的海波(   )
    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都有可能
  • 7.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 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 8. 水无常形,于千变万化中孕育自然奇观,下列水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雪融成溪 B、 气结成露 C、 气凝成霜 D、 水滴成冰
  • 9. 一般情况下,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A、海波 B、松香 C、玻璃 D、沥青
  • 10. 水结成冰的条件是(   )
    A、水和周围的温度都是0℃ B、水和周围的温度都高于0℃ C、水的温度是0℃,周围的温度低于0℃ D、水的温度可以高于0℃,周围的温度必须不高于0℃
  • 11. 如图中表示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的(   )
    A、 B、 C、 D、
  • 12. 如图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冰在熔化过程中,质量和温度均不变,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分析图象信息,冰在熔化前后,加热时间相同,冰升高的温度(选填“较高”或“较低”),说明冰与水的不同。

  • 13.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则属于晶体的是 , 固体甲在第10分钟的状态是。乙在熔化过程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 14. 下表是某小组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

    4

    3

    2

    1

    0

    0

    0

    0

    0

    1

    2

    3

    4

    (1)、该物质的熔点是
    (2)、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3℃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 15. 如图是给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此晶体的熔点是℃;
    (2)、熔化过程持续了分钟;
  • 16. 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填序号)。

    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⑤装有海波的试管

    (2)、为了使试管中的海波受热均匀,应选择的海波进行实验(选填“大颗粒”或“小颗粒”)。
    (3)、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温度是℃。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中的段(选填“AB”或“BC”)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海波在B点的内能C点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由实验可知,当海波的温度处于48℃时,其状态是_______。
    A、固态 B、固液共存状态 C、可能固态、液态,也可能固液共存状态

二、汽化和液化

  • 17.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湿衣服晾干 B、冰棒周围冒白气 C、冰雪消融 D、用久的灯泡内壁发黑
  • 18. 湿毛巾晾晒后会变干,这是因为湿毛巾上的水发生了(   )
    A、熔化 B、蒸发 C、沸腾 D、升华
  • 19. 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如图所示,护目镜内侧产生“雾气”的现象属于(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华
  • 20. 风把汗水吹干的过程中,汗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 21. 夏天,打开冰箱门会看到一股“白气”,形成该“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
  • 22. “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对此应用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只能暂时止沸 B、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D、“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 23. 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 玻璃上的“冰花” B、 嘴里呼出“白气” C、 湿衣服变干了 D、 雪人直接变小
  • 24. 下列措施中,为了使蒸发变快的是(  )
    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给墨水瓶加盖 C、将新鲜蔬菜存放在保鲜袋里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 25. 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时,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定在沸腾 B、一定在蒸发 C、可能在沸腾 D、蒸发和沸腾可能同时进行
  • 26. 如图所示装置是某同学在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观察水的(填“沸腾”或“液化”)实验。由图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第10分钟后,水的温度(填“不变”或“升高”),但要继续吸收热量。

  • 27. 物理课堂上,小金老师让学生观察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奇特现象。她将干冰放入试管,将气球套在试管口上,过一会儿看到气球被充气,越来越大,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过一段时间发现试管壁外面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试管外壁结霜的现象说明干冰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 28.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且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形成,表明水在沸腾。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选填“空气”或“水蒸气”),杯口的“白气”是(选填“液态”或“气态”);
    (3)、如图所示,是小明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的水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水面上的气压(选填“大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仔细观察图像还发现:加热5min后到水沸腾前,水的温度升高得慢一些,水温升得慢的主要原因是

三、升华和凝华

  • 29. “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霜的形成属于(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 30.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 C、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 D、冬天,背阴处的雪没熔化却变少
  • 31.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 32. 如图是自然界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其对应的条件,其中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液化 C、蒸发 D、熔化
  • 33.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露的形成是吸热汽化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放热凝华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吸热凝固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泪是放热熔化
  • 34. 在下列四个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窗玻璃上形成冰花 B、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C、草叶上形成的露水 D、冰棍周围冒“白气”
  • 35. 下列事例中的“小水珠”,形成过程属于吸热现象的是(   )
    A、青草上的露珠 B、烧开水时的锅盖上的水珠 C、寒冬学生哈出的“白气” D、冰块上滴落的水珠
  • 36. 如图所示装置,称为“碘锤”碘锤的两头向内凹陷,锤内有一些碘粒,在下端微微加热,在碘锤中部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这时锤内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停止加热,让其冷却一会儿后,发现有碘颗粒析出,这时锤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在上端内凹部分滴几滴冷水,可以发现,上端内凹部分的内表面上析出的碘比容器壁上的(选填“多”或“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