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

试卷更新日期:2017-09-28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反映的是(  )时期的我国北方的历史情况
    A、七国之乱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八王之乱
  • 2. 以下四张图片反映的是一场大战,这场战役是(  )

    A、炎黄战蚩尤 B、春秋争霸 C、秦统一全国 D、赤壁之战
  • 3. 下列有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影响,不正确的是(    )

    A、鼎立局面比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状况前进了一步 B、使中国陷入政权割据状态,是历史的倒退 C、为后来全国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D、三国客观上都促进了各地的发展
  • 4.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西晋历史的关注。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王朝之一。下列对西晋短命而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 B、晋惠帝昏庸无能,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 C、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 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
  • 5. 古诗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请问南朝时相继出现的四个朝代是(  )

    ①梁  ②陈  ③宋  ④齐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 6.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掳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中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气候温暖湿润,优于北方 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C、北方统治者实行强制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劳动力
  • 7.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
    A、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 8. 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9. 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 10.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段。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
  • 11. 推动孝文帝改革的重要背景是(  )

    A、民族交融趋势的出现 B、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汉族大臣的大力支持 D、各族人民不断发动起义
  • 12. 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的问题。网友吴铭说,有迁都的可能性,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迁都过。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  )
    A、长安 B、洛阳 C、应天 D、燕京
  • 13.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以下属于经济生活交融的现象是(  )

    A、十六国时期,兽医术、相马术、畜产品加工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 B、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 C、汉人胡服,胡人汉服 D、鲜卑姓氏改汉姓
  • 14. 我国古代众多的石窟艺术中形象生动的塑像、壁画、浮雕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影响极大的(  )

    A、民族文化 B、儒家文化 C、佛教文化 D、道教文化
  • 15. 下列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特点的是(  )

    ①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 ②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③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④社会上佛教盛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2)、材料二中提到的“三国”指的是哪三国?
    (3)、材料一中的“周郎”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4)、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材料二  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1)、材料一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什么现象?下列简图比较准确反映这个历史现象的是(  )
    A、 B、 C、 D、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4)、综上所述,你认为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什么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 18.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

    (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右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 19.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乱世风云对文化的发展有着阻滞和破坏作用,但是也存在着许多新的发展因素。此时期科技文化承上启下,在我国历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科技显辉煌】

    材料一

     

        农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

    【艺术放光彩】

    材料二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
    (2)、材料一中的图二是哪个领域的著作?这部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3)、材料二中的两幅作品的名称分别是什么?这两幅作品的作者的性格中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4)、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具有怎样的特点?对此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