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八单元综合测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17-09-28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1945年9月,毛泽东曾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的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

    A、广州 B、重庆 C、西安 D、北平
  • 2.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图是中共和谈代表与美国驻华大使在延安机场的合影。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B、联合蒋介石抗日 C、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D、结束长期内战局面
  • 3. 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 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 4. 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5. 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

    A、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C、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D、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 6. 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7. 194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献词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此,中共于4月发动了(  )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 8.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说:“他……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

    A、魏源 B、张謇 C、陈独秀 D、胡适
  • 9. 张謇是中国近代的著名实业家、近代儒商的典范。他以“实业救国”为理想,创办的企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大生纱厂
  • 10. 毛泽东曾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之洞和张謇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洋务派的代表 B、都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C、都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D、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11.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

    A、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 C、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 12.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井田,开阡陌”﹣﹣严复。“此事”指(  )

    A、清政府废止科举考试 B、《申报》在上海创刊 C、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D、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的拍摄
  • 13. 文艺作品能折射出时代的印迹,下列作品反映同一历史题材的最佳选项是(  )

    ①《黄河大合唱》 ②《义勇军进行曲》 ③《狂人日记》 ④《愚公移山》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
  • 14. 人民音乐家聂耳谱写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优秀歌曲,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是(  )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春天的故事》 D、《我的中国心》

二、综合题

  • 15.

    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在图一中的①②③长条形框内,根据要求分别应填写上什么相关内容?

    (2)、图二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进入哪座城市的情景?为了使这座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也使该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将领是谁?

    (3)、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决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运筹帷幄,前线将领各展才智。请至少写出四位三大战役中前线主要指挥员的名字。

    (4)、请简要回答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从材料一看,你觉得国民党对谈判有诚意吗?为什么还要“假戏真做”呢?

    (2)、材料二中的“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的诗中准确描述当时占领南京的诗句是什么?

    (4)、简要概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大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从三则材料纵观国民党政府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问答题

  • 17.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百日维新”失败后保留下来的教育成果是什么?

    (2)、科举制产生于我国的哪一朝代?何时被废除?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 18. 阅读下面三段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年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年

    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材料二:  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停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材料三:  近代中国老百姓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有许多是从外国进口的,因此有许多东西都带有一个“洋”字,被称为“洋货”。当然,有些日用品我国也能生产,人们一般把国产的东西称为“国货”。

    (1)、材料一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状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近代中国市场上会有那么多“洋货”?

    (4)、想一想,造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