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复习专题:05 百家争鸣
试卷更新日期:2020-10-15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在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主张是( )A、以“德”教化人民 B、以“礼”治理国家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
2.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了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B、各学派的思想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 C、各学派互相辩论,学术氛围浓厚 D、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
3. 网课结束,复学考试中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老师引用了哪家学派的思想教育学生(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
4.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 )
A、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 B、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 C、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D、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 -
5. 央视播出的《法治中国》在序言中提到:法者,治之端也。下列言论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民贵”“君轻”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君主应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威势
-
6. 郭沫岩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里的“黄金时代”主要是指( )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变法运动 D、礼乐文明
-
7.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
①社会变迁 ②思想言论自由 ③全体公民参政议政 ④文字趋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8.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张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广泛和深入的影响。下列文化精华,属于孔子思想内涵的有( )
①关心爱护他人
②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③加强个人修养
④以“德”教化人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9. 史学者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
10. 学了《百家争鸣》后,809班的同学们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③科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④社会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11. 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最可能出自下列那本书( )A、《韩非子》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
12. 视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起知识界热烈反响。其中平“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与之相符合的中国古代思想是( )A、自然无为 B、法与时移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
13. “失败乃成功之母”指的是无论什么失败,只要你跌倒后能马上爬起来,跌倒的教训会成为有益的经验,帮助你取得未来的成功。主要思想与这一段话的意思一致的学派(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兵家
-
14.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甲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乙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丙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A、甲生-儒家,乙生-墨家,丙生-法家 B、甲生-道家,乙生-儒家,丙生-法家 C、甲生-儒家,乙生-法家,丙生-道家 D、甲生-道家,乙生-墨家,丙生-法家 -
15.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下列伟大思想家、所属学派及其主张相吻合的一组是( )
选项
思想家
学派
主要主张
A
孔子
儒家
强调“仁”,“仁”就是“爱人”“克己复礼”
B
老子
墨家
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侵扰百姓
C
墨子
道家
强调以法治国,主张树立君主权威,集权中央
D
韩非子
兵家
主张“非攻”,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互爱
A、A B、B C、C D、D -
16. 2019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向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赠送了一份特殊礼物—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该特殊礼物反映出法国很早就有学者宣传(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兵家思想 D、法家思想
-
17. 某同学在历史剧中扮演孙武时所说台词最恰当的是( )A、民为贵,君为轻 B、法与时移,主张变法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
18. 下列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 )A、汤——“灭夏建商” B、查理——“三分帝国” C、周武王——“灭夏建周” D、老子——“提出法家思想”
-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时引用了于谦的《咏煤炭》诗中“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习总书记的抱负和情怀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20. 《论语·乡党篇》记载,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马夫属于“圉”,为最下等级的人。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张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
21. 提出“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形,高低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
22. 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A、《韩非子》 B、《道德经》 C、《论语》 D、《墨子》
-
23.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不同学派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各有看法。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A、仁政治国,轻徭薄赋——道家 B、进行改革,依法治国一一法家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 D、兼爱非攻,互爱互助——儒家
-
24. 有学者将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道、墨、法 B、墨、法、道 C、儒、法、墨 D、道、法、墨
-
25.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
26. 为探究西汉初年的统治思想,课堂上老师出示右边幻灯片。该幻灯片内容说明这一时期的统治思想是( )
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恬静的样子)无治而无不治也。《淮南子·原道训》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
27. “(曹)参为汉国相,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可见,汉初的治国思想来自于(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二、材料分析题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中国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表格填写完整。诸子观点
体现的思想(主张)
所属学派
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①
②
⑤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③
道家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强调“法治”
④
(2)、习近平曾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勤政为民的重要性。他借鉴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
29.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全球已建立300多所孔子学院和近400个孔子课堂,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
(1)、据材料一,若有孔子学院的学生想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他可以阅读哪一著作?从中能学到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2)、材料二图中的人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以下是他们其中的思想,请对号入座,把他们的名字填在括号里。①主张互爱互利,反对不义战争;( )
②认为人顺应自然,对现实人生采取乐天安命的态度;( )
③主张廉政、廉洁、自律( )
(3)、近年来,全国各地严抓醉酒驾车。运用所学知识,你来分析:如果是孔子或韩非子,他们会主张采取哪些举措来治理醉酒驾驶现象?(请选一个人物并结合他的思想主张作答) -
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中国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表格填写完整。诸子观点
体现的思想(主张)
所属学派
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①
②
⑤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③
道家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强调“法治”
④
(2)、请列举正反史实各一例,印证“行仁政而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的重要性。 -
31. 【关键词:百家争鸣】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画像。
材料二:某班新学期刚刚开始,班上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会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1)、他创立了什么学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孔子在教育上有哪些主要成就?(3)、结合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分析概括蕴含了哪三家思想学派的什么思想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