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0-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sāo)     (guàn)冕     箴(zhēn)言        (jiǎo)揉造作 B、(qī)      (kè)守       成吉思(hàn)     差(qiáng)人意 C、(hài)     (chù)立      强(guō)不舍     (jiàn)不容发 D、(xiè)渎     (pīng)婷     (zhé)守         心无旁(wù)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骄娆    摇曳    觥筹交错    银装素裹 B、奔驰    嘶哑    出谋画策    相得益彰 C、斑斓    赞誉    李代桃僵    心旷神怡 D、端祥    制裁    孜孜不倦    彬彬有礼
  •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B、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依依不舍,大家希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C、新疆赛里木湖每年一到严冬,岸边就开始隆冰。这种冰制奇观,好似高昂可人的冰美人,每年都能吸引无数游客。 D、习近平主席在 G20 会议上的讲话高瞻远瞩,开放包容,体现出大国领导的风范。
  • 4. 下列病句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想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中国不仅有发起“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九江超过130万人以上。 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对青少年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民族精神?什么是优秀经典? B、“庆文。”处长指着档案中的一处记录说。“你这里的档案有篡改的痕迹,这有你很大的管理责任啊!” C、两国政局的稳定,双边贸易的繁荣,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是促使两国合作持续向好的基础。 D、桃花开了,灼灼其华;梨花开了,皑皑胜雪;茶花开了,艳艳似火;连翘开了,灿灿若金;鸢尾开了,紫气氤氲: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 6.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信等先进技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⑤①③②④ B、⑤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⑤ D、②⑤①③④
  • 7.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诗歌中的“意境”,是指诗人笔下所描绘的画面或事件与诗人的主观感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B、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C、“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二、综合题

  • 8.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惊艳上线,其间传统诗歌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新歌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其中也不乏经典的声音,比如陈力在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的《枉凝眉》和杨洪基老师演唱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虽然都是老歌曲,但演唱者一张口就把观众带回到那个桃花底下读西厢的红楼场景中,又或者带到了群雄并起、吞吐天下的三国纷争里。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八个词语或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这期节目作宣传。

    演离合悲欢当代常有观抑扬褒贬岂无前代事座中剧中人

三、默写

  • 9. 根据要求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1)、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2)、 ,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鸟下绿芜秦苑夕,。(许浑《咸阳城东楼》)
    (5)、面对外物的或好或坏,人生的或得或失,我们可以向古仁人学习,以博大的胸襟坦然面对,便可以做到“;” 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我们也可以向苏轼学习,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寄月传情:” 。”

四、古诗文阅读

  • 10.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

    (节选自宋濂《游琅琊山记》)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望之而蔚然深秀者     蔚然:

    ②有亭翼然于泉上者   临:

    ③饮少醉             辄:

    ④复西行约三里       许:

    ⑤可毛发             鉴: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

    (3)、(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泉水,都从两个方面描摹,而(乙)文还写到了泉水的特点。
    (4)、依据(甲)(乙)两文,说说琅琊山闻名天下的原因。
  • 11.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乙文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 , 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 , 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节选自《武昌九曲亭记》,作者:苏辙)

           【注释】①苏轼,字子瞻。是苏辙的哥哥。②浮:泛舟。③褰裳:提起衣服。④厌:满足。⑤姑:姑且。

    (1)、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时先主新野              九百人大泽乡 B、至其翩独往              秦王怫 C、知得失之所在          百姓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D、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也
    (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逍 遥 泉 石 之 上 撷 林 卉 拾 涧 实 酌 水 而 饮 之

    (3)、请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句子。

    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4)、乙文中苏辙选择了三个细节来表现苏轼游山玩水时的心情,请概括回答。
    (5)、结合上文,请简要评述“少年”时的诸葛亮和苏轼。

五、阅读理解

  • 1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温暖的劈柴肖复兴

        ①那一年,父亲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还不到三十岁,也还没有结婚。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母亲已经老了。那时候,我还年轻,心像长了草,总觉得家狭窄憋屈,一有空就老想往外跑,好像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可以让自己散心,也能够让自己成材,便常常毫不犹豫地把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甩在家里。母亲从来不说什么,由着我的性子,没笼头的马驹子似的到处散逛,在她的眼里,孩子的事,甭管什么事,总是大的。

        ②都说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其实,年轻时最不懂得的是父母。

        ③那时候,我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有一次,放寒假了,我没有想到有时间了,可以在家里多陪陪已经老迈的母亲,相反觉得好不容易放假了,打开了笼子的鸟,还不可劲儿地飞,便利用假期和伙伴们到河北兴隆的山区玩了一个多星期。

        ④回来的那天,到家已经是晚上了。推门进屋,屋里黑洞洞的,没亮灯。正纳闷,听见一个老爷子的声音:是复兴回来了吧?然后听见火柴噌噌响了好几声,大概是返潮,终于一闪一闪的,点亮了炉膛里的劈柴。正是冬天,我才感到屋里一股冷飕飕的寒气。

        ⑤说话的是邻居赵大爷,年龄比母亲还要大几岁,身板很结实。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赵大爷对我说: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人在家别出什么事,进你家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了呀。这不赶紧找劈柴生火,连灯都没顾得上开。

        ⑥炉火很快就生着了,火苗噌噌往上蹿,屋子里暖和了起来,被子里的母亲也稍稍舒展了腰身。赵大爷一身的灰和劈柴渣儿,母亲对我说,多亏了你赵大爷。我连忙谢他,他说街里街坊的,谢什么呀,快给你妈做饭吧。母亲连连摆手,说嘴里一点儿味儿没有,不想吃,让我先坐壶开水。我往水壶里灌好水坐在炉子上,回过头看了一眼瘦弱的母亲,心里充满愧疚。

        ⑦赵大爷出门前,回头对我说:你要不先到我家拿点儿劈柴去,你家的劈柴没有了,我刚才找了半天,才找出一点儿,刚刚够点着火炉子,明天火要是又灭了,你没的使。

        ⑧我跟着他走到他家,他抱来满满一怀劈柴放到我的怀里,送我走岀他家院门的时候,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他说:“复兴呀,

        原来孔圣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别说是你们年轻人了,就是搁谁也做不到,但改一个字,父母老,不远游,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⑨那天的晚上,没有星星,天很黑,很冷。走在回家的夜路上,耳边老响着赵大爷的这句话。心里很惭愧,怀里的劈柴很沉,但很暖。

    (1)、通读全文,说说标题“温暖的劈柴”中“温暖”的含义。
    (2)、句子品析。

    ①选文第④段画直线句子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②选文⑥⑨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分别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3)、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赵大爷的人物形象。
    (4)、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母老,不远游”的理解。

六、名著导读

  • 13. 名著阅读                                                         
    (1)、在横线上填写与内容概述相应的篇名(范围为《艾青诗选》)。

    ①《》:抒发了诗人对抚养她的保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这首诗发表时第一次署名“艾青”,是他的成名作。

    ②《》:是诗人“归来”之后创作的一首哲理诗,引发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水浒传》中的李逵,金圣叹说他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然而,也有人认为,李逵极为可恨,心智体能不全,无视他人生命。

    对此,你怎么看待?请结合《水浒传》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七、写作题

  • 14. 任选一题作文。

    (一)学习,我们需要完成一次次的知识答卷;成长,我们需要完成一次次的人生答卷……

    请以“答卷”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什么叫价值?两根竹子,一根做成了笛子,一根做成了晾衣竿。晾衣竿不服气地问笛子:“我们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凭什么我天天日晒雨淋,一文不值,而你却价值千金呢?”笛子说:“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刚,精雕细琢。”晾衣竿顿时沉默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