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达标试卷(一)

试卷更新日期:2017-09-27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 1. 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约公元前21世纪由禹建立 B、约公元前20世纪由禹建立 C、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D、夏朝末年,纣王无道,被犬戎杀死
  • 2.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 3.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殷人”的“殷”是指(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 4. 下图所示战役的作战双方是(    )

    A、炎帝、黄帝和蚩尤 B、炎帝和黄帝 C、商汤和夏桀 D、周武王和商纣
  • 5. 小红同学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做了以下整理,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
    A、统治残暴 B、外族进攻 C、内部纷争  D、天灾人祸
  • 6. 下图中的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 7. 下列历史人物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    )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
  • 8. 2016年3月13日,清华大学公布2016年自主招生简章,申请人文科学实验班要求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等蒙学读本。“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
    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泰、韩
  • 9. 尊王攘夷、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合纵连横、朝秦暮楚等成语反映了下面的哪一内容(    )
    A、夏商西周的更迭 B、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C、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D、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 10. 下面两幅图片所示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    )

    A、半坡聚落时期 B、夏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时期
  • 11. 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主要是因为 ( )

    A、商鞅变法 B、牛耕的进一步推广 C、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 D、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 12. 假设你是商鞅变法后秦国的一位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大力开垦荒地 B、当兵建立军功 C、经商发财 D、多生产粮食布帛
  • 13. 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这突出地说明,商鞅变法(    )
    A、没有改变土地制度 B、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C、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D、违背了历史潮流
  • 14. 清代的金石学家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龙骨”上刻有明显“符号”的人,并断定其为商代的文字,使蒙尘三千多年的“符号”免于湮没。这种“符号”应是(    )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 15.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中出土于殷墟,为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的是(    )
    A、 B、 C、 D、
  • 16. 在中华传统美德里,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就是“仁”。提出“仁”的学说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 17.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 18. 2016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实行“法治”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 19. 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展开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C、《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 20. 工程造福人类。使“水旱从人”,让当地获得了“天府”美誉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    )
    A、四川 B、湖北 C、广西 D、陕西

二、非选择题

  • 21. 填空题。

    是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

    ②约年,商朝建立;年,西周建立。

    ③商朝建立者是;西周建立者是

    ④公元前770年一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时期;公元前475年一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时期。

    ⑤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

  •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注:“天下为公”是指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的。“天下为家”是指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私产。)

    ——《礼记》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这说明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三都与西周的什么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中居于金字塔顶端和最底端的分别是谁?这一制度的实行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 23.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大动荡、社会大变革时期。

    【政治动荡】

    材料一: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社会变革】

    材料二: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谁?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除了使用武力外,还积极展开政治和外交攻势,当时主要有两种相互对立的外交策略,它们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请写出这场变法中可以使秦国“富国”和“强兵”的措施。
    (4)、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以这一时期的变法为例,说说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 24.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宫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

    材料二:2015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期间,在伦敦出席了全英孔子学院和孔予课堂年会开幕式,并与安德鲁王子共同为全球第l 000所孔子课堂——奥特利尔中学孔子课堂揭牌。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材料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历史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在表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短剧时,说了下列台词,请在横线上写出这四句台词的代表人物。

    A.“民贵君轻,仁政于民”

    B.“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C.“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3)、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4)、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针对这种情况,孔子采取什么措施突破了这种限制?
    (5)、材料三中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