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10-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屠呦呦 C、门捷列夫 D、拉瓦锡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净化后的空气 C、稀有气体 D、酸雨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取用固体粉末 C、
加热液体 D、
点燃酒精灯
4.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B、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D、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可以排放到江河里5. 下图是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D、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6.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2H2O=O2+2H2↑ B、 C、Zn+HCl=ZnCl+H2↑ D、C2H5OH+O2=H2O+CO2↑7.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 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8. 从微观视角认识事物是化学的重要特点.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因为蔗糖分子被分解了9.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足量)或方法
A
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用木炭来代替红磷
C
区分软水和硬水
用肥皂水
D
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用燃着的木条
A、A B、B C、C D、D10.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二、填空题
-
11. 用化学用语填空(1)、3个亚铁离子(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12. 生活与化学关系密切,请从①二氧化碳、②稀有气体、③氮气、④一氧化碳这些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1)、可用作蔬菜大棚气体肥料的是;(2)、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3)、可做燃料且有毒的是;(4)、常用来填充灯泡以延长使用寿命的是。13.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某同学对松花江水样进行了相关的探究。(1)、除去江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可以用的方法;(2)、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14. 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前后共有种分子;(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15. 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2)、为解决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问题,需要开发其他能源,如(填一种即可);(3)、“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耗用较少的能量,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生活方式符合“低碳生活”并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 B、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C、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16. 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回答化学中的一些问题。(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但两者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2)、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依据是。
三、实验题
-
17. 二氧化碳已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物质。依据下图回答问题。(1)、实验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2)、实验2瓶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3)、如图进行实验3,回答:A中的现象是 , 写出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8.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2)、用A与D相连可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验满的方法;(3)、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可以用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填序号)。
四、科学探究题
-
19. 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1)、(提出假设)
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
(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图所示,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图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结论)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你认为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3)、请写出图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5)、(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材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缜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结论应用)
环保部门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为:。
五、计算题
-
20. 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