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0-10-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我国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如图),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日本投降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 2. 卢沟桥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为“世界上最好的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中国全民族抗战从这里开始。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双十二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 3. 日军炮轰卢沟桥,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具体时间是(    )
    A、1937年7月7日 B、1931年7月7日 C、1937年9月18日 D、1931年9月18日
  • 4. 1937年8月13日,日本以8月9日一名日本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击毙一事为借口,出动大批海陆军和飞机进攻上海,史称“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由此打响了( )
    A、长沙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 5. 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认为,淞沪之攻防战损失过重,非中国可能负担,但从抗日局势来看,这场会战(    )
    A、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中国军民与日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
  • 6.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的诗句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7. 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的抗日民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B、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国民政府对目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D、两安事变的爆发
  • 8. 他是山东菏泽人,时任二十九军中将师长,曾在长城抗战中率领大刀队奇袭日军,闻名中外,七七事变发生后,率部参加北平保卫战,在南苑指挥部奋勇抗击日军。他冲入日军,挥舞大刀砍杀日军。最后壮烈牺牲,年仅39岁。他是(  )
    A、杨靖宇 B、张自忠 C、左权 D、赵登禹
  • 9. 宣传画可以代表政府或某政府组织的态度。下列宣传画体现的政治态度是(  )

    A、踊跃参军,抗美援朝 B、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C、联合英美,坚持抗战 D、发动民众,支援北伐
  • 10.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    )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C、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1. 南京大屠杀是震惊中外的惨案,但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这一事实。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B、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历史著作的记述
  • 12. 下列图片反映的军队称号.出现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13. 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所描述战役的意义在于(    )
    A、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14.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
    A、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记住历史,记住仇恨 D、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 15.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抗战通电的发表,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致力于(   )
    A、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发动百团大战

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10月9日宣布,将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 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申遗的11组档案形成于1937-1948年间,均为记录大屠杀的第一手史料,其中包括了:①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6毫米摄影机及其股片母片、②南京市民罗瑾冒死保存的日军屠杀平民及奸淫妇女的照片、③身中37刀的幸存者李秀英的证词、④中外人士的目击记述、⑤南京军事法庭调查罪证。

    ——改编自黄金生《从中国记忆上升为人类记忆》

    材料二  1937年12月24日《纽约时报》报道:今天收到信件,“证明占领南京后日军……集体屠杀平民,处决解除武装的士兵,强暴、屠杀妇女,有计划地摧毁、洗劫财产  

    材料三  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等人镜头下的日军暴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写出《南京大屠杀档案》第一手史料形成的时段, 并对材料中的史料进行归类,根据提示将其余四个史料的序号填入对应的横线上。

    史料形成时段:

    史料归类:A.影像资料:①、; B.受害人证词:

    C.目击者记述:;      D.法庭调查证据: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向世人简述南京大屠杀。

    (3)、继2014年确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后,我国又将《南 京大屠杀档案》成功申报《世界记忆名录》,这些做法有什么现实意义?

  •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

    ——蒋介石1937年庐山谈话

    材料三:危机一发,万不能坐以待毙。

    ——1937年7月24日北平24位教授通电

    (1)、材料一为何时何组织的通电引文?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布的?通电表明了什么态度?
    (2)、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反映了当时什么社会现状?
    (3)、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日态度基调上有什么区别?
    (4)、在此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