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09-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表示反应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二、选择填充题
-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电线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
-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 B、
铁丝燃烧 C、
稀释浓硫酸 D、
溶液的pH
-
4.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点石成金:碳酸钙中含有金元素 B、釜底抽薪:木柴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C、水乳交融:水和油混合物属于溶液 D、百炼成钢: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5. 取一滤纸条,等间隔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 B、氨气和氯化氢反应后生成物为固体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
6. X表示某金属元素,下列表示X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且是碱类物质的是( )A、X(OH)2 B、X2OH C、X2(OH)3 D、X2CO3
-
7. 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④36.5%的浓盐酸与65%的浓硝酸混合后,两种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少;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①④⑤ B、①③ C、②③⑤ D、①③④
-
8. 下列各物质的俗名中,属于同种物质的名称是( )A、沼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B、熟石灰、消石灰、生石灰 C、金刚石、大理石、石灰石 D、烧碱、火碱、苛性钠
-
9. 用金属的性质解释有关事实,不正确的是( )A、因为铝制品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所以不能磨损铝的表面 B、因为铁比锌活泼,所以常将锌镀在铁表面,以保护铁不受腐蚀 C、因为铁易生锈,所以常在铁器表面覆盖油漆 D、因为铁比铜活泼,更易生锈,所以古代铜器比铁器更容易保存至今
-
10. 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饱和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浓盐酸
-
11. 下列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氢氧化钠 硫酸铁 氯化铵 B、硝酸钠 氯化钡 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钾 硫酸钠 硝酸铜 D、稀硫酸 硝酸铵 氯化亚铁
-
12. 将一定量的水加入下列物质中,充分振荡后,再滴入酚酞试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CaCO3 B、CO2 C、CaO D、Mg(OH)2
-
13. 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无色酚酞及相互反应能区别的一组是( )A、KOH、Ba(OH)2、NaCl B、NaNO3、HCl、CaCl2 C、NaOH、HCl、NaCl D、NaOH、HCl、H2SO4
-
14.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A、
向混有NaOH的NaHCO3溶液滴入稀盐酸 B、
向 NaOH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 C、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D、
向MnO2固体上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
15. 取一定质量Fe2O3 与Al2O3的混合物,恰好和100g质量分数为9.8%稀硫酸完全反应,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0.8g B、1.6g C、1.8g D、3.6g
三、信息分析题
-
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氧气 B.氮气 C.生石灰 D.熟石灰 E.氢氧化钠 F稀盐酸G 氢氧化铝”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单质;(2)、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是;(3)、常用作“洗去”钢铁表面铁锈的是:;(4)、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碱;(5)、清洗炉具的洗洁剂中的碱。
-
17.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40℃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填“>”、“<”或“=”);(2)、要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只填一种);(3)、在20℃时,把甲、乙各15g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乙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升高到50℃,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4)、10℃时,向12%的100g甲溶液中加水140g,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18.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1)、实验室在制取气体时必不可少的步骤是。(2)、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里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要制取NH3 , 应该选用上图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要收集到干燥的NH3 , 应该选用仪器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出口接、接。
③如G图,若将收集满氨气的大试管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AgNO3、Zn(NO3)2和Cu(NO3)2三种物质,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写出操作一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固体Y加稀硫酸无气泡产生,滤液B中的溶质最多有种。
③滤液A的质量(填“>”、“<”或“=”)废液的质量。
(4)、小华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并测定其酸碱度。考试时,小华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①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b.。
②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用序号字母表示)。
③上图所示操作中,若C中砝码为12g,游码的读数为2.5g,则碳酸钠实际质量为 g。
④小华在测定所配制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再进行测定,则测的溶液的pH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
19.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因敞口放置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产生了兴趣,老师安排第一小组做除去NaOH溶液中Na2CO3的实验。第二小组同学做测定该固体混合物中NaOH质量分数的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知识准备】:
(1)、氢氧化钠不能敞口放置的原因是:;(2)、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之一是向样品中加盐酸,加入盐酸后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3)、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样品溶于水,再向样品中加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Ⅰ、第一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为了除去溶液中的Na2CO3杂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选择下列试剂进行实验。其中合理的是。甲:适量稀盐酸乙:过量KOH溶液
丙:适量Ca(OH)2溶液丁:适量CaCl2溶液。
(5)、Ⅱ、第二小组的同学讨论测定该固体混合物中NaOH质量分数的方案【提出问题】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设计方案】
小明同学称取1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0. 5g。“能否用小明同学实验所得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认为可以,小刚思考后,觉得不妥,理由是:。
(6)、【解决问题】:小刚同学重新设计方案:称取10g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7.3%的稀盐酸,直至无气泡放出,共用去稀盐酸100g,只放出0.88g二氧化碳气体。请根据小刚的方案,求: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