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9-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雪》兼用写景、抒情、议论,诗人寓情于景,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又寓情于议,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自信的革命情怀。 B、《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长篇小说集《羊脂球》,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的态度的不断变化,揭露了金钱扭曲的人性。 C、《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这部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现实。 D、杨志、诸葛亮、范进,这三个小说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二、基础知识综合

  • 2. 阅读下列语段,按照要求完成题目。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miè(A)视……这些复杂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不容发。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做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gē(B)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

    (节选自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A.  B.

    (2)、加点字“间”的正确读音是:( )
    A、jiàn B、jián C、jiǎn D、jiān
    (3)、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改为

三、情景默写

  • 3. 古诗文名句默写。

    我国的悠久历史,留下了灿烂的诗文硕果。学习这些优秀的古诗文,我们可以看见作者欣赏的风景,如“浮光跃金,”;又如“大雪三日,”。学习这些优秀的古诗文,我们可以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如:“长风破浪会有时,”;又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学习这些优秀的古诗文,我们可以触类旁通、借题发挥:如想表达美好的祝福,不妨借用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中的句子:“”;如想描绘紧张的气氛烘托重大事件的发生,可以借用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的句子:“”;再如想表达心中领悟的哲理,还可以借用积累的诗句:“”。

四、课内阅读

  •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北通巫峡,南潇湘(
    (2)、商旅不行,樯楫摧(
    (3)、毳衣炉火(
    (4)、湖中焉得有此人(

五、名著阅读

  • 5. 阅读关于名著的提示性文字,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1)、任务一:抗战期间,艾青的诗语言朴素但情感凝重深厚。同学们决定选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参加学校组织的“元旦诗歌朗诵比赛”,但对两个句子的朗读重音有异议。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请你给小组成员出谋划策,并说说处理朗读重音的理由。

    (2)、任务二:《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学们很仰慕这些英雄,想用“人物小传”卡片记录。请你从备选中挑选一个人物,概述他的一个典型事例,突出个性特征。50字左右。

    英雄人物:武松  林冲  鲁达

    人物小传

    姓名:

    籍贯:

    生平事迹:

六、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与虫共眠

    ①我在草丛中睡着时,我的身体成了众多小虫子的温暖巢穴。那些形态各异的小动物,从我的袖口、领口钻进去,在我身上爬来爬去,不时地咬上两口,把它们的小肚子灌得红红鼓鼓的。吃饱玩够了,便找一个地方自在地酣然而睡。对它们的活动我却一点都不知道。

    ②那天我翻了一下午地,又饿又累。本想在地头躺一会儿再往回走,田地离村子还有好几里路程,我干活时忘了留点回家的力气。时值夏季,田野上虫声、蛙声、谷物生长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支巨大的催眠曲。我的头一挨地便酣然入睡,天啥时黑的我一点都不知道,月亮升起又落下我一点没有觉察。醒来时已是另一个早晨,我的身边爬满各种颜色的虫子,它们已先我而醒又开始在忙活它们的事了。这些勤快的小生命,在我身上留下许多又红又痒的小疙瘩,证明它们来过了。我想它们和我一样睡了美美的一觉。对这些小虫来说,我的身体是一片多么辽阔的田野,就像我此刻趴在大地的某个角落。大地却不会因搔痒和难受把我捉起来扔掉。大地是沉睡的,它多么地宽容。在大地的怀抱中我比虫子大不了多少。我们知道世上有如此多的虫子,给它们一一起名,分科分类。而虫子知道我们吗?这些小虫知道世上有刘亮程这条大虫吗?有些虫朝生暮死,有些仅有几个月或几天的短暂生命,几乎来不及干什么便匆匆离去。既没时间盖房子,也没时间创造文化和艺术。它们好像根本没时间为自己和别人去着想。生命简洁到只剩下快乐。我们这些聪明的大生命却在漫长的岁月中寻找痛苦和烦恼。一个听烦市嚣的人,躺在田野上听听虫鸣该是多么幸福。大地的音乐将永无休止。而有谁知道这些音符是多么仓促。

    ③我因为在田野上睡了一觉,被这么多虫子认识。它们好像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我,对我的血液和肉体的味道赞赏不已。有几个虫子,显然趁我熟睡时在我脸上走了几圈,想必也大概认下我的模样了。现在,它们在我身上留了几个看家的,其余的正在这片草滩上奔走相告,呼朋引类,把发现我的消息传播给所有遇到的同类们。我甚至已感到成千上万只虫子正从四面八方朝我呼拥而来。我的血液沸腾,仿佛几十年来梦想出名的愿望就要实现了。这些可怜的小虫子,我认识你们中的谁呢,我将怎样与你们一一握手。你们的脊背窄小得签不下我的名字,声音微弱得近乎虚无。我能对你们说些什么呢?

    ④当千万只小虫呼拥而至时,我已回到人世间的某个角落,默默无闻地做着一件事。没几个人知道我的名字,我也没认识几个人,不知道谁死了谁还活着。一年一年地听着虫鸣,使我感到了小虫子的永恒。而我,正在世上苦度最后的几十个春秋。面朝黄土,没有叫声。

    (选自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

    (1)、请用文中的词语形容“虫”,理顺行文思路。

    自在→勤快→→可怜→

    (2)、按照括号内的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大地却不会因搔痒和难受把我捉起来扔掉。(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②大地的音乐将永无休止。(请赏析这个句子。)

    (3)、联系文章,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4)、从表达的意思来看,哪个句子与本文的主题最接近?(  )
    A、“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敬业与乐业》) B、“‘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C、“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刘亮程和《一个人的村庄》”的主题阅读

    人生经历:

    刘亮程,1962年出生,新疆沙湾县人。30岁后走进城市乌鲁木齐成为一位文学编辑。他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首版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都有隆重介绍。

    作品评价:

    刘亮程的作品,阳光充沛,但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他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林贤治

    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旷野里,同时获得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李锐

    (节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央视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节目中采访刘亮程的摘录:

    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是他在三十多岁时出版的作品。作品中展露了他记忆中的村庄。这部作品还让刘亮程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一个人把乡音忘掉,去学说另一种语言,是一种很漫长的事。我在城市这么多年,做梦梦见的全是当年在乡村的生活。”30岁才走进城市,刘亮程觉得不晚。城市聚集那么多有思想的人,有才能的人。城市也给了刘亮程这样的时间,写出《一个人的村庄》,接纳他每年春节不变的离开,却从未走进他的梦乡。“有时候会觉得对不起城市。”刘亮程如是说。

    “对我们这种半路来到城市的人来说,城市注定是一个半路的家园。乡愁是谁的?是城市人的。”刘亮程说,农民愁的是天下不下雨,粮食丰不丰收,能不能卖上好价钱,是现实问题。而乡愁的愁是乡村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情怀。这里的乡村是古代中国给我们留下的语序,在唐诗宋词、山水国画中构筑的世界。不过,虚构是文学作品的唯一特征,文学呈现的是一个作家内心情感的真实。

    现实的农村和意境中的农村间的巨大差别,因而乡愁带给人巨大的忧伤。刘亮程认为,写农村文学的作家,心中都有一个古老的乡村。面对现实乡村的困难与矛盾,焦虑与烦恼,希望与失望,造就了现在所谓的乡村文学的整体面貌。《一个人的村庄》是写作者刘亮程构筑的一个世界。“经过这么多年的写作,我其实在逐渐构筑自己的文学世界。用这块土地上的尘土,用它一场一场的风,用它的落日和朝阳,用它自己的白天、黑夜和满天星光,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梦与醒,来构筑自己的不完整、自主的一个世界。”刘亮程说,这个世界可以叫一个村庄,但这个村庄不等于大地上种粮食、养牛羊、生儿育女的村庄。而是一个孤悬于尘土之上,在云端的村庄,在内心中安放的村庄。

    “那个孩子的梦想,那个孩子的忧伤,那个孩子白天黑夜的梦,那个孩子独自穿梭于村巷,独自追着一片落叶,独自在那样静寂的夜晚听着狗吠,看着满天星星,完成了对一个村庄,或者对自己整个一生长久的冥想。这是一个人的村庄,是一个人的百年孤独,是一个人的花开花落,是一个人的孤独寂寞,也是一个人的天长地久。”尽管写的是新疆大地上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但是刘亮程从不认为这部作品是乡村文学。他认为,“人类的孤独、微笑和眼泪、梦想和梦幻,这些跟乡村没有关系,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人的头脑中。仅仅因为我在乡村长大,就把这些文字定义成乡村文学,我觉得是不合适的。”

    (节选自2019年8月29日的《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请从《与虫共眠》中找句子验证两则“作品评价”,各引用两个句子。
    (2)、关于“乡愁”,刘亮程有怎样独特的理解?
    (3)、《一个人的村庄》是不是“乡村文学”?
    (4)、从写作的题材来看,哪首诗歌与《一个人的村庄》不同?(  )
    A、《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B、《商山早行》(温庭筠) C、《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D、《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

七、对比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某再拜启:山州穷绝,比乏水泉。昨夏秋之初,偶得一泉于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又理其傍为教场,时集州兵弓手,阅其习射,以警饥年之盗。或亦与郡官宴集于其中。方惜此幽致,思得佳木美草植之,忽辱宠示芍药十种,岂胜欣荷!山民虽陋,亦喜遨游。今春寒食见州人靓妆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为春游。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实出厚赐也。愧刻!愧刻!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书简》)

    【注释】①启:告,陈述,书信用语。这是欧阳修贬官滁州修建丰乐亭后写给韩琦的一封短信。

    (1)、请用“/”给[乙]文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

    今 春 寒 食 见 州 人 靓 妆 盛 服 但 于 城 上 巡 行 便 为 春 游。

    (2)、根据提示,按照要求完成题目。

    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关于“比”的义项,主要有四项:A.并列,挨着;引申为靠近、到处。B.及,等到。C.比较。D.比喻。

    [乙]文开头处“比乏水泉”一句中“比”的意思,最适合选用哪一项?()

    ②《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关于“刻”的义项,主要有四项:A.古代的一种计时单位。B.刀刻,雕刻。C.刻薄,苛刻。D.减损,削减。

    [乙]文结尾处重复出现的“愧刻”中“刻”的意思,最适合选用哪一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又理其傍为教场,时集州兵弓手,阅其习射,以警饥年之盗。

    (4)、[甲][乙]两文都写了滁州人出游,有何不同?

八、诗歌鉴赏

  •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这首词以“江水”比喻;又以“浪花”比喻
    (2)、从上下片画线的两个句子来看,诗人表达了怎样的领悟和情怀?

九、作文

  • 10. 看图说话:联系实际,请谈谈你的看法;或者介绍你的做法,选一个方面,写100字左右。

  • 11. 作文。

    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次第亮起来了。如果你细心观察,便会发现:灯光就是星星,点缀着夜空;灯光就是花朵,展现美丽姿颜;灯光就是方向,指引人前行;灯光就像殷殷父母,等着你平安回家……

    请以“灯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除诗歌外;(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