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7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试卷更新日期:2020-09-29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 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2. 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 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 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3. 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4. 如图为《明代地契》,它的出现导致租佃制下的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包括( )A、生产关系的重要调整 B、在选择雇主方面有更大自主权 C、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 D、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5. 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表明宋代( )A、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 B、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 C、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 D、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6. 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十大商帮之首,他们经营的盐、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金融等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称雄商界长达500年之久。这说明这一时期( )A、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转变 C、商品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D、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7. 下图是我国出土的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金币,铸造时间约为491—518年。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以地中海地区为中心 B、大宗商品有起绒棉.绒线毯等丝织品 C、商品允许在民间集市——“草市”交易 D、中国经济重心在丝绸之路沿途地带8. 北魏时期政府多次下诏,规定:“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这主要反映出( )A、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 B、世袭制有利于手工业技术传承 C、北魏政府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 D、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9. 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䃜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 )A、战国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10. 明代万历年间,北京西山煤炭民窑窑主联合采煤工和运煤的脚夫等从业者,集体拥进京城,痛诉督管西山煤税的太监王朝的恶行。不久,明神宗下旨,由太监陈永寿代替王朝,督管西山煤税,并免除契税。这反映了当时( )
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B、煤税已成为政府的主要税源 C、资本的意识使权利开始觉醒 D、宦官专权已经丧失生存环境11. 唐代民间工匠必须在官府作坊服差役,从事一定天数的无偿劳役;宋代工匠服官府差役,付给一定的“雇值”,有的生产部门如铸钱作坊,还出现了类似计件给雇值的方式。这表明( )A、铸钱作坊带动了生产领域的流通 B、宋代工匠的社会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C、官营手工业体系在宋代已经瓦解 D、唐代民间工匠的技术水平低于宋代12. 下图是1985年山西省朔县出土的汉代彩绘铜雁鱼灯。采用传统的禽鸟衔鱼的艺术造型。此釭灯由雁衔鱼、雁体、灯盘和灯罩四部分分铸组合而成。灯盘、灯罩可转动开合以调整挡风和光照,鱼身、雁颈和雁体中空相通,可纳烟尘。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汉代的青铜铸造开始繁荣 B、造型艺术体现了古代的环保意识 C、可以窥见普通百姓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面 D、说明当时山西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中心13.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商贸之路、友谊之路。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上发现了大量古代的遗迹、遗物。下列遗物中,可能出现在汉代的是( )A、葛布、曲辕犁 B、玉米种子、水排 C、绒类织物、罗马金币 D、丝绸、定窑孩儿枕14. 下表中有关古代中国手工业历史信息的表述错误的是( )①
司母戊鼎
商代青铜器礼器
②
素纱禅衣
汉代丝绸“丝国”
③
“釉下彩绘”
唐代瓷器铜官窑
④
孩儿枕
宋代青瓷定窑
A、① B、② C、③ D、④15. 《天工开物·乃粒第一》记载:“其湖、池不流水,或以牛力转盘,或聚数人踏转。车身长者二丈,短者半之。其内用龙骨拴串板,关水逆流而上。大抵一人竟日之力,灌田五亩,而牛则倍之。”材料描述的工具是( )A、 B、 C、 D、16. 据记载,广东陆川县“清季洋布、洋纱盛兴,几无人不着洋布,无家不购洋纱,麻棉稀种”。这从侧而反映出当地( )A、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B、棉纺织业工业化发展迅速 C、农业生产商品化受到重挫 D、传统手工棉织业逐渐衰落17. “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上述诗文所描绘瓷器的成熟烧制始于( )
A、东汉时期 B、北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北宋时期18. “夷货非衣食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何我也,何可得哉!“基于这种认识,统治者( )A、推行实业救国 B、实行重农抑商 C、抑制土地兼并 D、奉行闭关锁国19. 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小农经济在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从战国时期开始,封建政府推行( )A、重农抑商 B、发展商业 C、编户齐民 D、盐铁官营20. 清顺治十八年,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问,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日:敢山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海难发生 B、严格控制对外贸易 C、杜绝西方思潮 D、防止鸦片走私21. 某中学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闭关锁国”意味着取消一切对外贸易 B、“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盲目自大. C、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成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D、“闭关锁国”虽然妨碍了自身发展,但同时也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22. 有学者研究表明,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局面 B、推动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普遍发展 D、与当时抑商的国策相配合23. 明朝前期,大规模远洋航海外交促进了朝贡贸易的发展,明代王折曾说,外夷贡品,由市舶司接收后,“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由此推知,明朝朝贡贸易( )A、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抵制了西方的欺诈性贸易 C、有利于白银的大量流入 D、一定程度上有私商的参与24. 古代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万国来朝”“天下共主”的国际秩序模式,称为朝贡体系。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在中国建立起新的中外关系模式,称为条约体系。这两种关系体系( )A、均为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国际关系体 B、是平等与不平等两种外交关系的反映 C、体现了王道与霸道不同交往观念的差异 D、符合主权国家观念及其相应的国际秩序25. 下列有关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扼杀了商业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B、使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得不到正常的发育 C、强调发展农业,限制一切商业发展 D、此政策自战国开始出现后在有些朝代有过松动26.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7. 1684年,清廷户部设江海关(驻松江)、浙海关(宁波)、闽海关(泉州)、粤海关(广州),监管货物出入和收取关税。此外,清廷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这表明当时( )A、政府严格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B、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 C、政府突破朝贡贸易体系 D、外贸繁荣倒逼政府对外开放28.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 )A、商人大多走官商结合之路 B、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C、传统崇本抑末的观念根深蒂固 D、徽商虚伪的反映29.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深刻影响 B、海外贸易主要发展在东南沿海地区比较繁荣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倾销30. 中国某一朝代的诗人热衷于描绘风土人情,“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下列选项中符合诗句中所描述的情景的是( )A、草市已经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B、城市经济日趋没落 C、商税成为主要税收之一 D、农村市场发展繁荣二、材料分析题
-
31. 事物的变化,历史的延续,是人们观察、分析问题的重要尺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大概)也。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则纤啬(计较细微)之风日益甚,然则睦姻任恤之风往往难见于士大夫,而转见于商贾,何也?则以天下之势偏重在商,凡豪杰有智略之人多出焉。其业则商贾也,其人则豪杰也。为豪杰则洞悉天下之物情,故能为人所不为,不忍人所忍,是故为士者转益纤啬,为商者转敦古谊。此又世道风俗之大较也。
——沈垚《落帆楼文集》
材料二: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自黑龙江之瑷珲(今黑河市),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中国96%的人口密布在总面积约占36%的东南土地上,而总面积64%的西北地区人口才占到4%,“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此即“胡焕庸线”。
有意味的是,“胡焕庸线”与长城的线路走向多有叠合,与400毫米等降水线几乎重合。有研究者认为,“胡焕庸线”出现于1240年左右,在“胡焕庸线”两侧,自然生态禀赋差异明显,由此锁定了中国古代经济的格局。翻检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等凝聚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精神的世界文化遗产,亦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的东南一侧。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突破“胡焕庸线”的一缕曙光已然初现。
——整理自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李扬等主编《智慧城市论坛》
(1)、根据材料一所论“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结合所学,以汉、唐为例,概括指出宋代以前商人的社会地位,并提炼总结作者的主要观点。(2)、围绕“胡焕庸线”的认识,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胡焕庸线”所反映的南宋以来中国古代经济格局与突破“胡焕庸线”的“一缕曙光”。②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与明清中国商帮的关系及其商业文化特色。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布局
图2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
比较图1和图2,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后期起,古老的骆驼商道有了一条对等的海路。瓷器成为新途径的首选,方便、大宗、价值又高,能提高船东的利润。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宋瓷则追求纹饰低调、比例均衡、形态流动、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文化孤芳的排外心理。元朝青花瓷的诞生是泉州穆斯林商贾和景德镇窑主共同推动的,接纳了西南亚地区(中东)的传统审美价值。明朝青花瓷工艺改进并流行。清初,珐琅彩进入中国,使瓷器用色逐渐涵盖彩虹的所有缤纷。
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和商人频繁往来于欧洲与中国,世界开始聚焦中国。耶稣会士的中国报告和以拉丁文翻译的儒家经典,陆续在法国出版,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中国瓷器的造型风格、优良质地及瓷器上的图案花式和绘画深受欧洲人喜爱,欧洲各国作坊加以仿造。1769年,英国玮致伍德建立陶厂,此后引进机器生产,并采用新式转印技术。他不仅采用景德镇的精密分工制度,还推出创新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商业经营事项,如市场调查、报纸广告等。
18世纪中期后,熟悉中国的欧洲商人开始反驳耶稣会士描述的理想化形象,指出中国的官吏腐败衰弱的一面。西方知识分子很快转而反对中国,觉得不该把它视为西方社会的榜样;同样的,欧洲人也停止把中国瓷当成典范。18世纪末,欧洲瓷业将中国瓷器逐出国际市场,这与中国在世界事务上划时代的衰退同步进行,也与西方势力上升、前进成为全球重心的时序相互对应。
——摘编自罗伯特·芬雷《青花瓷的故事一中国瓷的时代》、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从唐朝至清朝中国瓷器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中国瓷器在欧洲命运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该变化的原因。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下是史籍关于明朝中后期江南民众社会生活的记载。“便服裘帽,惟取华丽,或娼优而僭拟帝后,或隶仆而上同职官,贵贱混淆,上下无别。”“至于民间风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莫过于三吴。自昔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赴观焉。……南都(指南京)服饰,在庆、历前犹为朴谨。近年以来,殊形诡制,日新月异。”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本地止以商贾为业,人无担石之储,然亦不以储蓄为意。即舆夫仆隶奔劳终日,夜则归市酒,夫妇团醉而后已,明日又别为计。”“乃今之江南犹多此俗人家,儿子娶妇,辄求分异。……兄弟当分,异居异财。”“婚娶颇多论财,嫁女竞侈,穷极靡丽,富贵妆资从厚。”
——摘自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中后期江南民众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江南民众社会生活带来的历史影响。3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周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徒和征调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元代实行匠籍制度,官府工匠世代不得脱籍,不允许从事私人生产。明代匠籍制度下的工匠必须定期到官府作坊服役,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低下。明代民户为三等,“曰民、曰军、曰匠”,匠户最为卑贱。其中“匠”世代不能转业脱籍,不得做官。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一四八五年),发布了班匠以银代役的法令,根据法令,凡愿出银者可以出银代役,不愿者仍旧当班,这是双轨并行的办法。清王朝建立后,于顺治二年就下令废除匠籍。班匠制度废除后,官营手工业缺乏必要的技术工匠和一般工匠,致使官营手工业逐渐趋于衰落。
——转引自《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匠籍制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2)、分析清朝废除匠籍制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