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3 超声与次声

试卷更新日期:2020-09-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B、听到雷声知道可能要下雨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超声波探测鱼群所在的位置和距离
  • 2. 声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下面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利用超声波江水“击碎”成水雾,增大房内空气湿度 C、利用超声波探查金属、陶瓷等材料制品内部结构 D、利用鸣枪声警告歹徒
  • 3. 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这是因为(   )
    A、蚊子飞行时用力大 B、蝴蝶飞行时,根本就不发声 C、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慢,低于人的听觉范围 D、蚊子数量多,蝴蝶数量少
  • 4. 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C、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D、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 5. 某智能机械宠物,每分钟振动翅膀120次,则其振动频率为(   )该声波是(   )
    A、120Hz   次声波 B、120Hz   超声波 C、2Hz     次声波 D、2Hz     超声波
  • 6. 下列关于声的应用中,主要体现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声波震碎玻璃杯 B、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C、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 D、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
  • 7. 用硬纸片把一个音响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的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如图所示。这个实验中小“人”在音乐声中跳舞不能说明的是(   )

    A、声音由振动产生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固体可以传声
  • 8. 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已建成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察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 9. 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 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D、声音的音调太低
  • 10.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二、填空题

  • 11. 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调低于20Hz。上述频率的声音,人耳听见(“能”或“不能”)。
  • 12. 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于2019年12月17日下午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航母上装备的声呐,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下同)来发现水下目标的;同时它能通过设备监测来获取海上台风的信息。
  • 13. 由于雾霾严重,小明咳嗽看医生,医生用听诊器听肺音诊断疾病,是因为声可以传递;小明发现超声波加湿器和烧开水都会冒“白气”,加湿器是利用声波传递 将水打碎形成小水滴。
  • 14. 如图所示是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该设备利用 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达到去污作用: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发现,7赫兹的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给人伤害,用这种声波制成的武器威力巨大,可以传得很远,如果要减少伤害,可以制造隔离罩,从而有效的阻止声波的传播。

  • 15. 在四川发生地震前夕,某些动物能明显感知到,是因为地震时产生了;地震中的有些幸存者,不是通过大声喊叫,而是通过在废墟中敲打铁管而获得营救,他们是利用能传声的特点。
  • 16. 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⑤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以上事例,表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表明声音可传递能量的是
  • 17. 蝙蝠傍晚出巢捕食昆虫,它是靠发出和接收(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发现昆虫位置的。请你举出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一个实例:
  • 18. 超声与次声

    超声:通常把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称为

    次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称为

    人的听觉范围: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Hz到20 000 Hz之间的声音 . 不在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都听不到.

三、计算题

  • 19. 有一个发声体,每分钟振动1.8×106次。问:
    (1)、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是多少?
    (2)、这种振动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否听到?
    (3)、如果利用这个发声体作为声源来探知某一海洋的深度,测得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则所测量的海底深度为多少?(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四、综合题

  • 20.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及声呐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有限。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声呐系统是超声波应用的一种,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1)、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4)、假设开始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此时信号频率不变,此时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为m(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且传播速度不变)。接下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此时潜艇B在向潜艇A(选填“靠拢”或“远离”),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请问声波频率变低1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为m。
  • 2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 20Hz20000Hz .低于 20Hz 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 20000Hz 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申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3)、探测船发出声音是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波,原因是 . 此处利用声波来传递
    (4)、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因为
  • 2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

    自从手机上使用指纹识别以来,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成为智能手机上的标配,最近科学家又开发了一种新的指纹识别技术——超声波指纹识别。

    超声波指纹识别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随材料的不同产生大小不同的回波(超声波到达不同材质表面时,被吸收、穿透与反射的程度不同)。因此,利用皮肤与空气对于声波阻抗的差异,就可以区分指纹波峰和波谷所在的位置。其工作过程就和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类似,是靠特定频率的信号反射来探知指纹的纹路和表面皮肤的深浅并据此绘制出指纹的“高低起伏”特征进行识别。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所使用的超声波频率10Hz- 103Hz,能量被控制在对人体无损的程度。

    以前的指纹识别技术是2D图像,而超声波扫描可以对指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采样,甚至能渗透到皮肤表面之下识别出指纹独特的3D特征。因此仅凭一张指纹的平面图是无法蒙混过关的,安全系数大大增加。

    (1)、频率高于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已知超声波海水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m/s,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若4s后收到回声信号,则海底深度为m。
    (2)、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声波获取指纹的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
    A、超声波体外碎石 B、医生用B超诊断病情 C、超声波加湿器对空气加湿 D、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3)、放大手指局部,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下面是超声指纹识别系统,在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36ms、 0.30ms、0.36ms、0.26ms。 根据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如图2中的 (1ms=0.0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