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9-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
-
1.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②处的历史事件是( )
A、陈朝灭亡 B、隋朝建立 C、隋朝统一全国 D、大运河开通2.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靖难之役3. 下面两幅图片人物反映的唐朝社会特征是( )
A、经济高度繁荣 B、开放与交流 C、科技领先世界 D、民族和谐交融4. “唐朝政局示意图”中的“?”处应为( )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5. 如图是出土于唐朝墓葬的“非洲黑人俑”。对该文物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唐朝时我国已经和非洲有了交往 B、当时有大量的黑人生活在唐朝 C、唐朝和非洲贸易关系非常密切 D、非洲黑人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长安6. 下列史实的正确排序是( )A、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B、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北宋强化中央集权—五代十国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 D、北宋强化中央集权—五代十国—安史之乱—藩镇割据7.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经济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由分裂走向统一 D、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8. 楹联“青山有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纪念的历史人物是( )A、寇准 B、岳飞 C、辛弃疾 D、文天祥9. 有西方学者曾指出:“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种现象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10. 宋朝政府对市区交通实行“限速”制度,除非有紧急公事,任何人不得在城市街巷快速策马、驾车,否则,给予“笞五十(打五十板)”的刑罚。这从侧面反映出宋朝都市( )①交通不便 ②商业繁荣 ③文化生活场所众多 ④店铺林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初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失事沉没于阳江市南海海域的沉船。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瓷都”。我国被称为“瓷都”的地方是( )A、开封 B、临安 C、景德镇 D、大都12. 宋代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的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A、瓦子 B、勾栏 C、市舶司 D、榷场13. 以下四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商业繁荣 B、民族交融 C、国家统一 D、科技发达14.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统一蒙古 B、灭亡西夏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15. 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写过60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A、《资治通鉴》 B、《窦娥冤》 C、《水浒传》 D、《红楼梦》16. “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 )A、监控地方 B、强化皇权 C、提高政府效率 D、加强思想控制17. 如图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是( )
A、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 B、学习汉文化,创立西夏文字 C、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 D、领导农民起义,推翻明朝18.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以上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疆域的描述,该朝代应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9. “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材料描述的场所是( )A、中书省 B、三司 C、厂卫机构 D、军机处20. 我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如图中的节日活动(赛龙舟)的涉及领域主要是( )
A、生产活动 B、宗教礼仪 C、天文气象 D、文化娱乐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
-
21. 唐玄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帝王。阅读下列与之有关的史料(均出自部编初一历史教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唐玄宗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景的辅佐下,实行一系列改革……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材料二 唐玄宗在其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边疆形势边疆形势紧张。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1)、依据材料一,概括“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说说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历史背景;“安史之乱”的主要影响怎样?(3)、请结合材料一、二简单评价唐玄宗。22.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材料三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事件?有何重大意义?(2)、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结合地图,写出元朝对东南和西南边疆地区及山东地区有效管辖的史实。(3)、依据依据材料三写出回族诞生的原因。(4)、综上所述,概括元朝的阶段特征。23. 明清时期,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走向尾声。阅读相关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明、清疆域图
材料二 明清政治: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
(1)、请结合地图写出明清两朝共同的都城所在地;结合所学列举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我国北方地区(也包括西北或东北地区)加强管辖的主要史实各一例。(2)、依据材料二,写出明清时期朝强化皇权的措施。(3)、材料三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怎样?清朝统治者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后果怎样?(4)、综上所述,概括明清时期的一个社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