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0-09-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有关能源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短跑前运动员常服用葡萄糖溶液,因为葡萄糖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B、ATP、DNA和RNA中均含有含氮碱基腺嘌呤(A) C、有氧条件下,蓝藻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都能产生ATP D、给叶面施肥时,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的ATP可用于该细胞吸收叶面上的离子
  • 2. 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分别表示H2O、O2 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18O标记葡萄糖,则在产生的水中能检测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 3. 下图表示某地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间CO2浓度的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e点时单位时间内棚内植株消耗的CO2总量与消耗的O2总量之比(体积比)的是( )

    A、 B、 C、 D、
  • 4. 对下列相关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表示细胞周期,秋水仙素可作用于a、c段能诱导染色体加倍 B、图2中的温度在a、b时酶分子结构被破坏、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CO2吸收量减少,C3含量下降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相同的
  • 5. 分析下面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三张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 c 点时的温度如果对应是乙图的 t1 , 则当温度变成 t2 时,c 点向左上方移动 B、从乙图可以看出,一天 24 小时,12 小时光照 12 小时黑暗条件下,温度为 t4 时, 植物可以正常生长 C、如果乙图的光强度位于光饱和点,那么白天环境温度为 t2 时,植物能获得最佳的生 长收益 D、从丙图可知,用于地膜覆盖、大棚种植等的塑料薄膜的颜色最好为红色或蓝紫色, 这样有助于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 6. 如图为桑叶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分减少的日变化曲线图,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为降雨后第2、8、15天测得的数据。若光照强度的日变化相同,则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在水分充足时桑叶没能出现“午休”现象 B、曲线Ⅱ双峰形成与光照强度的变化有关 C、导致曲线Ⅲ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D、适时进行灌溉可以缓解桑叶“午休”程度
  • 7. 以测定的 O2 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阳生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在4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最多 B、光照相同时间,两曲线的交点 A、C 两点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C、低于A 点对应温度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D、光照相同时间,A、B两点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 8. 把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的装置(如图)置于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经检测,装置中葡萄糖减少了a摩尔,气体的体积总量增加了b摩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此过程酵母菌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CO2量为6a-3b摩尔 B、此过程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热量和ATP中包含了a摩尔葡萄糖分解后的全部能量去路 D、反应结束后向装置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瓶内溶液会变黄
  • 9. 图甲是在水分充足的夏日观测到的植物甲相关生理指标的日变化趋势曲线。图乙是在 实验室不同温度下,植物乙在光照下 CO2 的吸收量或黑暗中  CO2 的释放量柱形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 b 曲线在 12:00 出现低谷,此时蒸腾速率最强 B、图甲中 M 点和 N 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植物乙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温度较为敏感,其最适温度为 25℃ D、若每天 12 小时光照 12 小时黑暗,则最有利于植物乙生长的温度是 20℃
  • 10.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下列实验中,只需设置对比实验的有几项(   )

    ①设置有氧和无氧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

    ②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 , 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氧的来源;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分别与活的R型细菌一 起培养,探究哪种物质才是遗传物质;

    ④用35S、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 11. 下列有关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白鼠吸入18O2 , 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 B、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 C、将某精原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上的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50% D、在缺氧时给水稻提供14CO2 , 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14C314C2H5OH
  • 12. 下图为某雄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细胞②中 B、细胞①中的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组数之比为8︰8︰0︰4 C、通常情况下细胞①和③产生的子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 13. 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雄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 1 中 a、b、c 柱表示染色体的是 a,图 2 中表示体细胞分裂的是图乙 B、与图 1 中 III 对应的相当于图 2 中丙,图 2 中丙细胞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 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图 1 中数量关系由 II 变化为Ⅲ,相当于图 2 中细胞间:丙→乙的变化过程 D、符合图 1 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卵细胞或(第二)极体,图 1 中Ⅲ和Ⅳ时期所对应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14. 图 1 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A、a、B、b、C、c 分别表示染色体;图 2 表示该动 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变化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 和 B 染色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B、若图 1 中的乙细胞对应图 2 中的 d 时期,则 m 所代表的数值是 1 C、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 2 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15. 如图,图Ⅰ表示某动物细胞(2N=4)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Ⅱ中①〜④表示该动物有性生殖时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物质或结构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Ⅰ中甲、丁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而核DNA数目相同 B、该动物性腺中存在图Ⅰ所示的所有细胞分裂方式 C、图Ⅱ中处于③时期的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Ⅱ中②对应的时期包含了图Ⅰ中的丙
  • 16. 图甲表示基因型AaBb的某雄性哺乳动物正在分裂的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含量的比值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B、图甲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图甲可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 C、若图乙为有丝分裂,则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2个染色体组 D、若图乙为减数分裂,则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1条X染色体
  • 17. 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上的DNA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 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
  • 18. 一对表现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有3条性染色体的红绿色盲男孩。某同学结合下图分析该男孩的病因,其中判断合理的是(   )

    A、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 XXY,则患病最可能与图丁有关 B、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 XYY,则患病最可能与图丙有关 C、该男孩患病若与图乙有关,其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 XXY D、该男孩患病若与图甲有关,则发病的原因是母亲体内染色体上发生了基因突变
  • 19. 下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传递基因的情况;图2表示该动物的性原细胞在某种正常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和细胞中染色体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根据图1中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情况,可以肯定染色体数目变异发生在细胞①中 B、在图1中,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只有2种 C、图2中基因突变和基因的表达主要发生在A点和F点以前 D、图2中在BC段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D段和GH段变化的原因相同
  • 20. 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是某些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正处于有丝分裂过程的细胞是图①②,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④ B、图丙中① →②,完成了图乙中 AB 段的变化 C、图甲⑤中存在等位基因 Bb,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变 D、图甲中的①③④可以对应图乙中的 BC 段和图丙中的②
  • 21.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项数是(   )

    ①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②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在聚乙二醇的诱导下,融合成的细胞叫做杂交瘤细胞

    ③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新品种植株

    ④在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可采用质壁分离实验检测制备的原生质体的活性情况

    A、1 项 B、2 项 C、3 项 D、4 项
  • 22. 下图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垂体分泌的相关的雌性激素参与该哺乳动物次级卵母细胞的形成 B、受精作用促进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C、细胞 IV 的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出现两个极体时,说明卵子开始受精 D、个体性成熟后在排卵期,在相关激素的作用下完成细胞 I→细胞II
  • 23. 实验人员利用矮牵牛(二倍体,2n=14)的红色花瓣细胞(液泡呈红色)与枸杞(四倍体,4n=48)叶肉细胞,制备了相应的原生质体,并诱导其融合,经筛选、培养获得杂种植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该杂种植株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可利用电激、离心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筛选出杂种原生质体 D、若原生质体均为两两融合,则融合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为62条
  • 24. 如图表示四倍体兰花叶片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四倍体兰花叶片 愈伤组织 胚状体 兰花植株

    A、通过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①②过程发生杂菌污染 B、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植株 C、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前提是①过程,体现在②③过程 D、需生长调节物质调控①②过程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 25. 如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实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B、利用灭活的病毒可诱导细胞融合获得乙,却不能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 C、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 D、丙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才能获得大量所需抗体
  • 26. 如图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分别来自于锥形瓶和试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要加入含32P的无机盐来培养大肠杆菌 B、图中A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偏低 C、若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腺嘌呤50个,3次复制需要胸腺嘧啶350个 D、C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参与
  • 27. 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如图途径进行增殖.如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分别用32P和35S标记EBV的核酸和蛋白质不能证明谁是遗传物质 B、过程①所需的所有成分都由宿主细胞提供 C、过程①所需嘌呤数与过程③所需嘌呤数相同 D、参与过程②的RNA只有2种
  • 28. 用32P标记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杀死后与未经元素标记的R型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得到活的S型和R型细菌.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    )
    A、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有35S B、所有R型细菌含有32P,不含有35S C、所有S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有35S D、所有R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有32P
  • 29.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叙述,正确的有(   )

    ①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②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③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

    ④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核体积变小、色素含量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⑤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

    ⑥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多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⑦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 30. 近日,德国的科学家提出,CAF1(负责染色质组装的蛋白质复合物)可能通过保证DNA包绕在组蛋白周围维持干细胞的全能性。基于这一假设,他们通过抑制CAF1复合体表达,导致染色体重编程进入一种凝集化程度更低的状态,成功地诱导出具有全能性的干细胞。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能够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全能性的干细胞可以过细胞分裂发育成个体 C、CAF1基因是通过控制CAF1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 D、科学家诱导出具有全能性的干细胞的过程就是诱导基因突变的过程

二、非选择题

  • 31. 下面为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实验图,回答相关问题:

    (1)、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 1),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 12 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 重,分别记为 a 和 b(单位:g),则 b−a 所代表的是 12 小时内
    (2)、图 2 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b、c、d 时,CO2 释放量和 O2 吸收量 的关系图,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 c 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 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倍。
    (3)、当光照强度为 5klx,若白天给予植物 12 小时光照,则图 3 植物一昼夜需从周围环 境中吸收 CO2 mmol。
    (4)、图 4 中随时间的延长光照强度逐渐增强, O~D 间此幼苗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 为 (用 S1、S2、S3 表示);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用 S1、 S2、S3 表示)。
  • 32.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杂种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1)、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
    (2)、过程①常用的酶是 , 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诱导融合,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的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当观察到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
    (4)、过程③和过程④依次为 , 过程④中的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
    (5)、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中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的“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植株。
  • 33.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抗 HPV 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准确检测 出 HPV,从而及时监控宫颈癌的发生,以下是以 HPV 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 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有
    (2)、杂交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普通淋巴细胞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在HAT 培养基上存活的细胞可能包括(填下列序号)。

    ①无抗体分泌的细胞    ②抗 HPV 抗体的分泌细胞      ③其他无关抗体的分泌细胞

    (3)、对于抗 HPV 抗体检测呈 (阴、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应尽早进行克隆化, 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既可在体外培养,也可注射到小鼠内培养。
  • 34. 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段(填序号)。图2中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段变化相同。
    (2)、雄性激素能促进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
    (3)、图3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个染色体组,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